座落於浙江杭州西湖西北隅北高峰下。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建。印度僧人慧理來此,以爲“佛在世日,多爲仙靈所隱”,即地建刹,因名。唐大曆六年(公元771年)重修。會昌間毁,五代吳越時增拓。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易名景德靈隱禪寺。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復修。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毁於兵燹。明初修復,仍稱今名。宣德、正統間續有增建。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大殿傾圮,後重建。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改稱雲林寺。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重加修葺。三四十年代多次遭毁,其後兩次重修。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寳殿、聯燈閣、大悲閣等。寺有吳越時所建經幢兩座及宋代石塔兩座。參閱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卷十、雍正《浙江通志·寺觀一·杭州府》。

靈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