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食管炎的内镜诊断endoscopic diagnosis of mycotic esophagitis
霉菌性食管炎常是全身性霉菌感染的一部分。在内镜下所见,最初为黏膜白斑,较周围黏膜稍高,周围黏膜充血,但无溃疡形成。以后可发展成多发性白斑,黏膜充血,水肿明显,继之融合成片或呈结节状,可出现糜烂、溃疡、息肉样变、弥漫性黏膜出血,最后出现食管腔狭窄。但最常见的是整个食管呈散在性乳白色斑块,其下为红斑状质脆的黏膜。常在食管下2/3密集,近食管胃连接处很少受到侵犯,乳白色伪膜状斑块具有特征性。注意与病毒性食管炎及反流性食管炎鉴别。Kodsi等将内镜下念珠菌性食管炎表现分为四级:Ⅰ级:少数隆起白斑,直径小于2mm,伴充血;Ⅱ级:多个隆起白斑,直径大于2mm,伴充血;Ⅲ级:融合的或结节样隆起斑块,伴充血和溃疡;Ⅳ级:Ⅲ级表现再加黏膜易脆,可伴管腔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