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Zhè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临汾,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亦收,其据 《姓谱》 注云:“以卦名为姓氏。震,古代 ‘八卦’ 之一,卦形象征雷震。唐有震玩。” 震zhèn❶疾雷。見“震霆”。 ❷驚,使懼。《文選》班固《答賓戲》:“使見之者影駭,聞之者響震。”張衡《東京賦》:“旁震八鄙,軯礚隱訇。” ❸震動。張衡《西京賦》:“光炎燭天庭,囂聲震海浦。” ❹吹拂。《後漢書》張衡《思玄賦》:“雲霏霏兮繞余輪,風眇眇兮震余旟。” ❺八卦之一。即☳。雷之象,亦指東方位。張衡《髑髏賦》:“使東震獻足,西坤授腹。” ❻龍。《易·説卦》:“震爲龍。”見“震鱗”。 震 震zhèn❶大雷。《小雅·十月之交》三章: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毛《传》:“烨烨,震电貌。震,雷也。”郑《笺》:“雷电过常,天下不安,政教不善之徵。” ❷震动,震荡。《大雅·常武》四章:“王奋厥武,如震如怒。”郑 《笺》:“王奋扬其威武,而震雷其声,而勃怒其色。”《说文》: “震,劈历振物者。”段玉裁注:“劈历,疾雷之名。引申之凡动谓之震。” 《鲁颂·宫》四章:“不亏不崩,不震不腾。”毛 《传》: “震,动也。”孔《疏》:“鲁邦是其常有,其坚固如山不可亏损,不可崩落。言其无毁坏之时。其安静如川不可震动,不可乘陵。言其无僭逾相犯。” 《商颂·长发》五章: “不震不动, 不不竦。”郑《笺》:“‘不震不动’,不可惊惮也。”孔《疏》:“汤之陈进其勇,不可震,不可动, 不恐, 不竦惧, 所征无敌,克平天下,百众之禄于是总聚而归之。” ❸威力,威严。《商颂·长发》:“七章:“昔在中叶,有震且业。”郑《笺》:“震,犹‘威’也。相土始有征伐之威,以为子孙讨恶之业,汤遵而兴之。” ❹威慑。《周颂·时迈》一章: “薄言震之,莫不震叠。”郑《笺》:“其兵所征伐,甫动之以威,则莫不动惧而服者,言其威武又见畏也。”孔《疏》:“其所往之处,始欲我武王以军威动之,莫不动惧而服。是威又可畏不假用兵也。” ❺胎动,怀孕。《大雅·生民》一章:“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毛《传》:“震,动。夙,早。育,长也。”孔《疏》:“于是为天神所美大,为福禄所依止,即得怀任,则震动而有身。祭则蒙佑获福之夙早,终人道则生之,既生之则长养之。”朱熹《集传》:“震,娠也。夙,肃也。生子者,及月辰居侧室也。育,养也。震动有娠,乃周人所由以生之始也。” ☚ 趣 震惊 ☛ 震读音zh·en(ˋ),为e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之刃切,去,震韵。 ❶震动。 ❷情绪过分激动。 ❸八卦之一。 ❹雷。 ❺惊恐;害怕。 ❻威风;威严。 上一条: 裖 下一条: 填 震zhèn威吓,吓阻:“我~~他。”对后车大喊:“大哥!把洋炮给我!”(《亲仇》) 震t‘ən53ten53颠簸。《尔雅·释诂》: “震,动也。” 《诗经·鲁颂·閟宫》:“不亏不崩,不震不腾。”毛传: “震,动也。”杨树达《长沙方言考》五十五《震》: “摇动曰震,今长沙读如吞上声。按古无舌上音,此正震之古音也。” 震〔zhen〕 lianx: ~耳。lianxmloux. 震荡〔zhandang〕jidmiad. 震动〔zhandbng〕1.budzhul:响炸雷大地都~了。deusmilsobdabdoubsatbudzhul jul.2.jidhoub:炮声~大地.shobpaotjidhoubdoubnex. 震{}五7014形发抖;哆嗦;颤动。⑴粤语。广东广州〖 〗。佢只手有啲~他的手有点发抖‖冷到~晒冷得打哆嗦。⑵闽语。广东海康〖 〗。台湾〖 〗。   震八卦之一。代表雷等事物。在太极拳理论中表示发劲、刚决、进攻等。练拳方向上代表东方。太极拳练法上与“挤”法相对应。 震〈流〉北京指令人惊服。 震zhèn❶猛烈地颤动 △ ~撼|~耳欲聋。 ❷特指地震 △ 抗~。 ❸情绪非常激动 △ ~怒。 ❹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 ❺姓。 震❶剧烈或迅速地颤动:~荡︱~动︱~撼(han)︱地~︱雷~︱减~︱~耳欲聋。 ❷情绪过分激动:~惊︱~怒︱~动︱~慑(she)︱~悚(song)。 ❸八封之一,卦形是“三”,代表雷。 ❹指地震:~源︱~中︱~级︱~波︱防~︱抗~︱余~。 震zhèn❶ 震动,猛烈地抖动:地震│震耳欲聋│防震减灾。 ❷ 震慑,使颤动:威震四方│震古烁今。 ❸ 惊动,情绪过分激动:震惊│震怒│心里一震。 ❹ 八卦之一。 ❺ 姓。 震(2次) ❶震动不安。何百姓之~愆《章·哀》 ❷震惊;恐惧。心~悼而不敢《章·抽》 震zhèn震动,受惊。《哀郢》:“何百姓之震愆。”王逸注:“震,动也。” 震zhèn了不起,惊人;使人震惊的意思。如:北京的亚运村真是太~啦! 震zhen震波 震颤 震旦 震荡 震感 震撼 震级 震惊 震怒震情1 震慑 震悚 震源 震中 爆震 地震 防震 海震 抗震余震 震耳欲聋 震古烁今 震人心魄 名震遐迩 构造地震 陷落地震 震zhen迅速地或激烈地颤动:大炮~得地都在动|炸弹落在附近,~塌了好些楼房|坐拖拉机~得人难受|这飞机起飞的声音太~耳朵。 震zhèn震动:只听见里面哭声~天,却是贾赦贾政送贾母到家,即过这边来了。(六三·1544)一声~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二二·506) 震❶動。《詩經·大雅·常武》: “震驚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驚。” 鄭玄箋:“震,動也。” ❷相侵犯。《詩經·魯頌·閟宫》: “不虧不崩,不震不騰。” 鄭玄箋:“震、騰,皆謂僭踰相侵犯也。” ❸猶“威” 也。《詩經·商頌·長發》: “昔在中葉,有震且業。”鄭玄箋: “震,猶威也。” ❹懼也。《易·繫辭上》: “震无咎者存乎悔。” 鄭玄注: “震,懼也。” (《通德堂經解》)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易占部 > 卦爻 > 震1 震1 zhèn 八卦之一,卦形爲三。其基本類象爲雷。五行屬木,在先天八卦中數四,位東北,在後天八卦中數三,位正東。《易·說卦》:“震爲雷,爲龍……爲大塗,爲長子。”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氣象部 > 雷 > 霆1 > 震 震 zhèn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易占部 > 卦爻 > 震2 震2 zhèn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兩卦相重,震下震上,䷲。是乾坤所生六子卦之一。《易·說卦》所謂:“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說卦》指出震的卦象有:“震爲足、爲雷、爲龍、爲玄黄、爲旉、爲大涂、爲長子、爲决燥、爲蒼筤竹、爲萑葦,其于馬也爲善鳴、爲馬足、爲作足、爲的顙,其于稼也爲反生、其究爲健、爲蕃鮮。”《序卦》:“震者,動也。”《雜卦》:“震,起也。”《易·震》:“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象》:“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後代星術家又推演出:震爲震宫八卦中首卦,五行屬木。是六冲卦之一。在小周天火候圖中主二十四日晝。並對震的卦象也多所增補。 震zhèn〖动词〗 震动,惊惧(5)。《祭公谏征犬戎》:玩则无震。——习以为常,就不会使人惊惧。《贾谊过秦论上》: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始皇死后,他的余威还震憾着边远地区。《吊古战场文》:主客相搏,山川震眩。——敌我双方互相搏斗,山川震动,使人晕眩。
震zhèn〖名词〗 一、雷(1)。《杂说一》:感震电。——震憾雷电。 二、威严(1)。《齐国佐不辱命》:畏君之震,师徒挠败。——因为害怕您的威严,军队受到挫败。 震zhèn❶ 雷,响雷。《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烨烨~电,不宁不令。”(烨烨yèyè:电光闪耀的样子。令:善,美好。)《左传·隐公九年》:“大雨霖以~。” ❷ 雷击。《春秋·僖公十五年》:“己卯晦,~夷伯之庙。” ❸ 震动。《世说新语·雅量》:“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地。”特指地震。《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周之亡也,其三川~。”《后汉书·张衡传》:“寻其方面,乃知~之所在。” ❹ 威严,气盛。《左传·成公二年》:“畏君之~,师徒桡败。”(师徒:军队。桡败:失败。)左思《咏史》之六:“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 ❺ 惊恐,使恐惧。《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贾谊《过秦论》:“始皇既没,余威~于殊俗。” ❻ 通“娠”。怀孕。《诗经·大雅·生民》:“载~载夙,载生载育。”(夙:通“肃”,指生活严肃。)《左传·昭公元年》:“当武王邑姜方~大叔,梦帝谓己……”(武王邑姜:即武王之邑姜,周武王之妻。) 震*zhenD5F0 ❶振动,颤动:~动/~荡/~撼/地~/~耳欲聋/~古烁今/威~四方/声~遐迩。 ❷惊恐或情绪过于激动:~惊/~怒/~慑/~怖。 ❸<文>雷:大雨~电(《春秋》)。 ❹<文>威严;威风:其子何~之有(《左传》)。 ❺卦名。1.八卦之一,代表雷。2.六十四卦之一。 震动2 震动2震(震荡;~落) 殷(~天动地)撼动 竦动 物体震动:颤(~动;~震) 震动摇撼:震撼 震动,震撼:摇撼 摇晃,撼动:簸掉 由于地震而产生的向四外传播的震动:震波 响声震动:响震 雷声震动:雷动 如雷电震动:电动 雷霆震动:霆震 霆骇 霆奋 摩擦震荡:摩荡 轰动震荡:轰震 物体频繁地震动:颤抖搜 剧烈的震动:烈栗 极其剧烈的震动变化:山崩地裂 山崩地坼 山崩地塌 山崩地陷 山塌地崩 地裂山崩 地崩山推 地裂山崩 三日耳聋 震动了天地:震动天地 震天骇地 震天撼地 掀天揭地 掀天卷地 掀天动地 掀天扑地 震动极大:殷天动地 殷天震地 隐天动地 山崩海啸 动天殷地 海啸山崩 (受到外力影响而颤动:震动) ☚ 振动 颠簸 ☛
威势 威势威(威重;风威;霜~) 棱(棱威;威棱) 棱 震 强圉 豪势风飑 风霆 飙霆 威力,威势:严威 威灵,威势:灵威 威武,威势:雄棱 威势与恩泽:威泽 威势与权力:威权 权力,威势:权威 威权 威柄 威重 威赫 很有威势和名声:闻名丧胆 威势大振:龙骞 威势极大:威动海内 吹唇沸地 威势极猛:排山(~倒海;~之势) 威势之盛:震灼 威势极盛:炽灼 震瓦 威势盛大的样子:雄雄 有威势的样子:肃陈 (威力和气势:威势)
另见:威风 威力 气概 气势 声势 来势 ☚ 威势 各种威势 ☛
惊惧 惊惧悸(悸骇;惴悸;怖悸) 恟(恟骇) 惝 怂 骞 震(震畏;震骇;震吓;响震) 骇(骇殚;骇恫;骇栗;骇眙;骇惊;骇惶;惶骇;倾骇;惊骇;詟骇) 竖毛 心慌 怵怛 怵惕 惊沮 惊怵 惊惮 惊惕 惊慑 惊慴 惊怕 惊畏 惊駴 惶駴 詟惕 倾駴 怦营 惊惧的心境:惊心 惊怀 哗乱惊骇:喧骇 戒惧,惊惧:虚警 惊惧、战栗:震栗 恐惧惊骇:遑骇 震惊,惊惧:震竦 震駥 震动而惊惧:震惊 为恶梦所惊骇:惊魇 像鼠一样惊骇:鼠骇 惊骇而悲伤:惊怆 十分惊惧:心寒胆碎 心寒胆落 极其惊惧:胆破 极言惊骇、恐惧:毛发悚然 毛发悚立 毛发耸然 惊惧之甚:股弁 股抃 内心极度惊骇:骨惊 大声叫喊,十分惊骇:哗骇 惊惧的样子:诪(诪张) 惝惘 怛然 竦然 耸然 矍然 辀张 惊骇的样子:竦然 口呿舌举 竦魂骇目 瞠目惊骇的样子:眙骇 (惊慌害怕:惊惧)
另见:害怕 惊吓 受惊 ☚ 惊惧 惶恐 ☛
雷 雷雷(~暴;风~) 震 丰隆 雷和风:雷风 雷初次出现:雷打 春天的雷:春雷(~滚滚) 屯雷 冻雷 立春前的雷:旧雷 第一声春雷:新雷 惊蛰后的春雷:蛰雷 晴天、旱天的雷:旱雷 旱天雷 下阵雨时打的雷:雷阵 无雨伴随的雷:干雷 空雷 突然响起的雷:疾雷 迅雷(~不及掩耳)骤雷 迅霆 霆霓 霆雷 劈历 狂风迅雷:飙霆 声响猛烈的雷:雄雷 奔雷 雷赴 声音响亮的雷:霆(雷霆;雷霆炮) 震(震雷;震霆;霹震) 霹雳(焦霹雳) 狞雷 硬雷 轰雷 炸雷焦雷 大雷 殷雷 响雷 霹雷 引鼓 敝裂 云炮 西北方的响雷:干雷 急遽发出的大雷:疾霆 晴天响起的炸雷:青天霹雳 晴天霹雳晴天炸雷 晴空霹雳 晴天炸雷 响声不大的雷:轻雷 声音低沉的雷:闷雷 沉雷 阴雷 声音不大的闷雷:雌雷 ☚ 雷电 闪电 ☛
威严1 威严1震(震动) 森严 簪簪 威厉 威严与仁惠:威爱 清廉威严:清严 威严而有朝气和活力:凛然生气 很威严:孔威 威严的样子:言言 棱棱 一身正气、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正义凛然 正义凛然,豪气逼人:棱棱露爽 威严壮盛的样子:震震 (有威力而又严肃:威严) ☚ 严正1 庄严 ☛
心跳 心跳怦 忪 搏动 心跳,突感不安:震 心动 心脏搏动的节律:心律 心脏搏动的频率:心率 心跳不正常:心虚 由贫血、心脏病等引起心跳加速、加强和节律不齐:心悸 体虚心悸:蚁斗 因害怕而心跳动得厉害:悸(悸动;发悸) 因惊慌而心悸:病悸 惊悸 骇悸 战惕 恐惧,惊悸:詟悸 心跳不安:兀突突 心里忐忑不安:打鼓 心跳,突感不安:心动 心脏跳动剧烈的一种症状:怔忡 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撞鹿(心头撞鹿) 小鹿触心 小鹿撞心 心头鹿撞 心跳快速:鹿撞 心跳的样子:怦怦
另见:跳动 器官 生病 诊病 ☚ 心跳 脉动 ☛
各方1 各方1四方,各个方位:四方 四乡 四维 四远 四宇 四封 四外 四隅 四面 流方 东南西北 四角,四方:角角 四方和四隅:八方 八都 八隅 八陲八区 八乡 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五方(~杂处) 东西南北和上下:六合 六方 东方:东(东面;东边;东部;东头;东首;东维;东隅;正~;以~;大~;近~;远~) 春(春方) 朝青(青方;青羌) 震(震方;震位;震区;震宫;震维) 少阳 阳方 东北方:艮(艮隅;艮维) 东南方:巽(巽维) 辰巳 龙翼 极东:泰东 南方:南(南面;南纪;南服;南离;南道;南端;天~) 赤(赤方;赤位) 炎(炎天) 午 朱(朱方;朱冥) 离(离方;离南) 暑门 火维 蛮方 正阳 南天,南方:离宫 西南方:朱天 坤维 西方:西(~侧;~翼;~天;西边;西头;西金;西商;西圉) 兑(兑域) 右(山~;江~) 金庚 金方 鲜方 阴方 迁方 秋方 秋陆 毛兽 少阴 古代对西方的称呼:沃野 西北方:干(干位;~风;干方) 幽天 正西:直西 极西:泰西 北方:北(北面;北部;~国;山~;有~) 朔(朔方;穷朔) 癸 玄(玄方;玄朔) 背 伏方 太冥积冰 戴斗 黑后 霜碛 南北方:青竹丹枫 正北方:直北 极远的北方:穷北
另见:方向 辨认 各面 ☚ 各种方向 高处 ☛
恭敬 恭敬恭(恪恭) 敬(敬共;宾敬;悚敬;振敬) 虔(虔敬;虔只) 穆悚 竦 寅(寅恭) 肃(肃敬;肃只) 只(只敬) 钦 夤 庄 愙 震 廙 慺诚 郑重,恭敬:谨(~启;~祝) 恭敬而谨慎:虔恪 亲爱恭敬:爱敬 谦虚恭敬:谦恭 谦恪 虚心下意 虚心下气 降心下气 下气降心 谦逊恭敬:谦只 谦敬 谨慎恭敬:慎敬 慎恪 恪敬 纯厚恭敬:笃恭 敦厚恭敬:敦敬 宽厚恭敬:宽靖 诚笃恭敬:敦只 虔诚,真诚恭敬:诚虔 鼓舞肃敬:鼓竦 温和恭敬:温恭 和睦恭敬:和穆 端严恭敬:肃恭 肃立恭敬:鹄恭 坚贞而恭敬:贞恭 不必过于恭敬:苟敬 貌似恭敬:象恭 表面上很恭敬:虚恭 虚假的恭敬:点头哈腰 更加恭敬:起敬 极其恭敬:致敬 望拜 倾悚 倾竦 对人对事内心要极为恭敬和真诚:主敬存诚 十分恭敬:必恭必敬 毕恭毕敬 恭恭敬敬 必敬必恭 必钦必敬 若崩厥角 十分真诚恭敬:必诚必敬 (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恭敬)
另见:严肃 礼貌 尊敬 谦恭 ︱傲慢 ☚ 恭敬、礼貌 表示恭敬 ☛
震动1 震动1震(震淡;震撼) 霆 荡(~人心神) 倾动 顷动(~前朝) 撼动 警动 惊动 竦动 震动在坐的人:惊座 威德震动:电熛 内心感到震动:惊心 骇心 骇胆 内心震动不安静:惊神 看到某种严重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触目惊心 触目骇心 惊心怵目 怵目惊心 惊心骇瞩 刿目怵心 刿心怵目 眼见之后内心震动,感到悲惨:惊心惨目 震动摇憾:震憾 心灵震撼,兴奋神往:驰魂夺魄 驰魂宕魄 名声迅速扩大,引起震动:声威大震 震动人心,耀人眼目:惊心眩目 恐惧震动:耸动 受到惊忧震动:波骇 诛戮所引起的震动:诛震 (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震动) ☚ 震动1 使震动 ☛
雷电 雷电电雷 霹雳火 雷电发作:电发 云层放电而产生巨响:打雷 声雷 起雷劈雷 落雷 雷响 雷鸣 雷转 雷奋 忽雷 响雷 轰雷 轰霆 霹雳,轰雷:震霆 雷电同时进行:震电 雷腾 雷电交加 雷电大作 电闪雷鸣 雷鸣电闪 霹雳列缺 风雨雷电交加:风驰电激 风飑电激 风扬电激 疾雷闪电:霆策 霆电 雷电轰击:劈 霹(霹雳) 电击 雷击雷震 雷抃 雷殛,雷击:震 雷轰,雷击:雷椎 雷霆轰击:霆击 雷电震激:霆激 雷电之威:电威 (打雷和闪电:雷电)
另见:雷声 响声 电光 闪耀 ☚ 雷电 雷 ☛ 震zhèn;shēn(一)章刃切,去震。 ❶大雷,雷声。《公羊传·隐公七年》:“~,雷也;电,霆也。” ❷威严,威势。《国语·周语》:“戢而时动,……玩则无~。” ❸震动,震惊。《诗·商颂·长发》:“不~不动,不不竦。” ❹通“振”振奋。左思《咏史》:“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 (二)升人切,平真。通“娠”。怀孕。《诗·大雅·生民》:“载~载夙,载生载育。” 震zhèn❶震动,迅速或剧烈的颤动。如:地震;雷声震耳欲聋。 ❷情绪过分激动、惊恐。如:震惊,震怒。 震zhènⅠ ❶ (震动) quake; shake; shock; vi ̄ brate: 他捶了一下桌子, 杯子被 ~ 得跳起来。 He gave the table a thump which shook the cups. ❷ (情绪过分激动) be greatly excited; be deeply astonished; be shocked: ~ 骇 shocked; stunned; astounded Ⅱ ❶ (地震) earthquake: 余 ~ after earthquakes ❷ (八卦之一) zhen, one of the eight diagrams ◆震波 {地} seismic wave; earthquake wave; 震颤 tremble; quiver; shuddar; fremitus; palsy; tremor; 震荡 shake; shock; vibrate; tremor; oscillation; commotio; concussion; 震动 shake; shock; vibrate; quake; chatter; tremulation; succussion; oscillation; 震耳欲聋 deafen the ear with its roar; a deafening noise; earsplitting; enough to wake [rouse] the dead; make the ears tingle; 震撼 shake; shock; vibrate; rock; 震击 thud; 震惊 shock; amaze; astonish; alarm; 震怒 be enraged; be furious; 震慑 awe; frighten; 震实 ram-jolt; 震悚 [书] shock; astonish; 震天动地 shake the universe; shake heaven and earth; shatter earth and sky; shake the spheres; shock the whole world; 震音 {音} tremolo; 震源 {地物} focus; seat; hearth; centre; centrum; origin; 震中 {地质} epicenter; epifocus; seismic vertical 震《周易》卦名。震,雷也。卦义曰,举享祭之时,巨雷震惊百里,而祭者不失其祭器,言祭者镇定肃敬以对祭事。 震zhèn❶ 震耳欲聋|震古烁今|震撼人心|震今烁古|震天动地
❷ 名震天下|声震林木|声震四海|威震天下
❸ 功高震主|功烈震主|轰天震地|敲山震虎
❹ 声威大震 震 甲骨文; 金文; 篆zhèn[雨(意符)+辰(聲意符)→震(《説文》:“震,劈歷,振物者。從雨,辰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震:疾雷,霹靂,使物體振動〈震霆〉。巨大的力等使物體劇烈顫動〈震撼〉。)]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燁(yè)燁震電,不寧不令。”(霍霍霹靂震天響,十月打雷真反常。) [春秋] 左丘明《左傳·僖公十五年》:“震夷伯之廟。”(雷擊夷伯的祖廟。) 震zhèn(15画)
  【提示】上面的雨字头,中间的竖两边宋体各是两个短横,楷体各是两个侧点。 *震zhèn15画 雨部 (1) 剧烈颤动: ~荡|地~|~耳欲聋。 (2) 情绪受到刺激特别激动: ~惊|~怒|~悚。 (3) 八卦之一,卦形为 ,代表雷。 震 ☚ 電 雪 ☛ 震zhèn《说文》所载籀文从雲两旁从两爻,下从鬲,两旁从两火。象鼎属生火加热状,上有云雨产生雷电。战国时从雨,辰声。声母演变如辰振赈例。小篆隶楷继承。本指雷,疾雷。在《易经》为八卦之一。作☳形,代表雷。 引申指迅速或剧烈地颤动。如:地震|震耳。再引申指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如:震惊|震怒。 震★常◎常
zhèn形声,从雨,辰声,本义为霹雳,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放电现象,响声很大,引申为剧烈颤动、地震、威慑、情绪过度激动等。 【辨析】 震/振 ❶这两个字都有摇动、抖动义,读音相同,是同源字。区别在于:“震”指物体或人本身的颤动,如“地震”“震惊”;“振”指人挥动他物,如“振衣”“振臂高呼”。 ❷震的摇动、抖动程度比振剧烈,因而“震撼、震耳欲聋、震天动地”中的“震”不能写成“振”。 ❸“振”用于奋起义,如“振奋、振作、振兴”,这时不能写成“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