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传国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传国玺秦以后皇帝世代相传的印章。又称秦玺。唐改为传国玺。相传秦始皇得蓝田玉,雕为印,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秦亡归汉。后来封建王朝以玺有“受命于天”之文,争以得玺为符瑞。秦玺已亡,历代多自刻制,文亦有同有异。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璽 > 傳國璽1 傳國璽1 chuánguóxǐ 亦稱“秦璽”。古代帝王玉印之一。相傳秦始皇初定天下,得藍田玉雕琢而成,方四寸,正面刻李斯所書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四面刻龍形圖案,上有交龍紐。秦亡,歸漢,稱“漢傳國璽”。王莽篡漢,使安陽侯求璽,元后投於地,損一角。至晉亡失,歷朝多有倣製。《漢書·元后傳》:“秦王子嬰降於軹道,奉上始皇璽。及高祖誅項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舜既得傳國璽,奏之,莽大説。”《清史稿·輿服志三》:“夫秦璽煨燼,古人論之詳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寳同貯?” 传国玺 传国玺古代帝王印章称玺。传国玺为帝王众玺之首。唐代之后,改玺为宝。《新唐书·车服志》: “天子有传国玺及8玺,皆玉为之。神玺以镇中国,藏而不用。受命玺以封禅礼神,皇帝行玺以报王公书,皇帝之玺以劳王公,皇帝信玺以召王公,天子行玺以报四夷书,天子之玺以劳四夷,天子信玺以召兵四夷,皆泥封。大朝会则符玺郎进神玺、受命玺于御坐,行幸则合8玺为5舆,函封从于黄钺之内。……至武后改诸玺为宝。中宗即位,复为玺。开元六年 (公元718年),复为宝。天宝初,改玺书为宝书。十载改传国宝为承天大宝。” ☚ 传信牌 传符之制 ☛ 《传国玺》chuan guo xiImperial Seal Stone→耶律隆绪 (Yelu Longxu) 传国玺皇帝的印章。相传秦始皇得蓝田玉雕为印,四周刻龙,正面刻有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秦玺已失。历代所制玉玺,文字有别,但多有 “受命于天”的意思。 传国玺秦统一六国后,始皇取蓝田玉所刻,为始皇诸玺之一。印文为李斯所书,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王子婴降汉,献此玺于汉高祖,高祖即位后佩用之,世世相传,号称传国玺。其后历经王莽以至魏晋,篡立者竞以得此玺为符瑞之应。永嘉之乱以后,此玺遂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