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破柱léi pò zhù形容胆量过人;也用以咏雷电。《世说新语·雅量》:“夏候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晋·曹嘉之《晋纪》:“诸葛诞以气迈称,常倚柱读书,霹雳震其柱,诞自若。”(引自《太平御览》卷十三)李商隐《异俗》之一: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雷破柱《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后用来形容人胆量过人,处变不惊;也形容雷电。李商隐《异俗》:“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雷破柱借指突变而异常的情况。唐李商隐《异俗》诗之一: “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作书: 曹嘉之《晋纪》为“读书” 。三国时夏侯玄(字太初)常爱靠庭柱读书。有一次,大雨倾盆,疾雷劈裂了他所倚之柱,然而夏侯玄神色泰然,照旧读书。 雷破柱霹雷击坏柱子。形容处变不惊,神态自若。魏晋时,夏侯玄在大雨天倚着柱子写信。突然一个响雷将他所倚的柱子击坏,他的衣服也被烧焦了,但他神态自若,毫不慌乱地继续书写。(见《世说新语·雅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