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雍正年間(公元1723—1735年)鑄。形仿順治四式,面文真書,直讀,背二滿文記局。除户、工二部所鑄“寳泉”、“寳源”者外,另有各省所鑄十八種,背文爲:寳濟(山東寳濟局)、寳河(河南寳河局)、寳晉(山西寳晉局)、寳安(安徽寳安局)、寳陝、寳鞏、寳蘇、寳浙、寳武(湖北寳武局)、寳南(湖南寳南局)、寳昌、寳黔(貴州寳黔局)、寳臺、寳川(四川寳川局)、寳雲(雲南寳雲局)、寳福、寳廣、寳桂。徑二·五至二·八厘米,重三·五至五·五克。此外尚有寳黔折二及合背錢等,不多見。《清史稿·食貨志五》:“雍正元年,巡撫楊名時請歲運滇銅入京。廷議即山鑄錢爲便,因開雲南大理、霑益四局,鑄運京錢,幕文曰‘雲泉’。上以錢爲國寳,更名‘寳雲’,並令直省局錢,幕首‘寳’字,次省名,純滿文。其後運京錢時鑄時罷。”參閱清·唐與昆《制錢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