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雅典的少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雅典的少女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一 雅典的少女呵,在我们分别前, 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还! 或者,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 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 请听一句我别前的誓言,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二 我要凭那松开的鬈发, 每阵爱琴海的风都追逐着它, 我要凭那长睫毛的眼睛, 睫毛直吻着你颊上的桃红, 我要凭那野鹿似的眼睛誓语,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三 还有我久欲一尝的红唇, 还有那轻盈紧束的腰身, 我要凭这些定情的鲜花, 它们胜于一切言语的表达, 我要说, 凭爱情的一串悲喜, 你是我的生命, 我爱你。 四 雅典的少女呵, 我们分了手; 想着我吧, 当你孤独的时候。 虽然我向着伊斯坦堡驰奔, 雅典却抓住我的心和灵魂: 我能够不爱你吗? 不会的! 你是我的生命, 我爱你。 (梁真 译) 如果说, 辛辣刺骨地揭露人生的虚伪是拜伦讽刺诗的特色,那么,情意奔腾、 热烈浪漫则是他抒情诗的魅力。 《雅典的少女》是诗人一八一○年离开希腊前所作的一首著名的抒情短诗。 此诗流传甚广, 曾被谱成六七种乐曲。 拜伦旅居雅典时, 住在一个名叫色欧杜拉·雅马柯里的寡妇家中。她有三个女儿, 长女特瑞莎即诗中“雅典的少女” 。 雅典是诗人的久恋之邦, 梦的都城。 雅典之行陶冶了诗人的浪漫气质,使他诗囊饱满,想象丰饶。 这首诗以热情浪漫的笔调。 歌颂了少女的美, 表达了诗人热烈的爱和动人的离别之情。全诗简练,共分四节,每节以一句叠句结尾。 第一节重在写情——抒写离别之情。 分别前, 诗人本欲割断情丝, “ 把我的心交还”, 但他终不能舍下这段痴情。 因为这心 “已和我脱离” , 留在希腊姑娘那里了。他用“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表达了他热烈而专注的爱。 然后是一句铿锵的誓言“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节奏鲜明而情韵盎然。 第二、 三节重在写形——描绘少女美丽的容颜, 同时抒发诗人热烈的情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少女的 “鬈发” 、 “睫毛”、“眼睛” 、 “红唇”。 一个美丽的少女形象便真切动人地浮现在读者眼前。 诗中的鲜花为希腊少女表达爱情的信物, 在希腊, 少女以赠物表心曲。 如送情人一块煤渣, 即表示 “我为你而燃烧” ; 如送用发带束起的鲜花, 则表示“带我走吧”。这一节主要是着力描写少女的美丽可爱, 也同时抒写了诗人的恋情,是写形兼写情。 最末一节, 诗又回到了第一节所表现的主题,抒写离别之情。 就象是交响乐曲终时的再现部一样,又一次响起第一乐章的主旋律, 重复离别的主题。 但此时, 诗人的感情更加奔放, 浓烈而深沉。 在一句反诘问句“我能够不爱你吗? 不会的! ”之后, 那句重复的叠句就更加铿锵有力, 动人心弦了。 艺术贵在求新,最忌因陈袭旧。这首诗不同于寻常的离别诗, 它不着重抒写“离愁别恨”, 而以赞美少女来表达诗人依依不舍的恋情。读后使人如睹少女美丽的倩影, 即使是离别, 给人留下的也是美感多于伤情,这首诗总的基调是热情明朗的。 在结构上, 此诗严整工巧,层次分明, 章句洗练。 每一节以一叠句结尾, 反复吟唱, 成为全诗的主线, 使主题鲜明, 诗句铿锵, 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诗的语言生动形象, 又给人一种绘画美。 拜伦的这首抒情诗以典雅清丽的词句, 热情浪漫的笔调以及铿锵的音韵而著称于世。 (刘崇丽) 雅典的少女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英国〕 拜伦 雅典的少女呵,在我们分别前, 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还! 或者,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 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 请听一句我临别前的誓语: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我要凭那无拘无束的鬈发, 每阵爱琴海的风都追逐着它, 我要凭那墨玉镶边的眼睛, 睫毛直吻着你颊上的嫣红; 我要凭那野鹿似的眼睛誓语: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还有我久欲一尝的红唇, 还有那轻盈紧束的腰身; 我要凭这些定情的鲜花, 它们胜过一切言语的表达; 我要说,凭爱情的一串悲喜: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雅典的少女啊,我们分了手; 想着我吧,当你孤独的时候。 虽然我向着伊斯坦堡飞奔, 雅典却抓住我的心和灵魂: 我能够不爱你吗? 不会的!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查良铮 译) 1809年到1811年,拜伦曾出国游历。1809年6月,他离开伦敦,途经葡萄牙、西班牙、马耳他、阿尔巴尼亚,当年12月来到希腊的雅典。在雅典,他与已故英国副领事的遗孀西奥多拉·麦克里夫人住在同一幢房子里。夫人有三个女儿,常在庭园内的一棵柠檬树下游玩。她们叫特瑞萨、玛丽安娜和卡丁克。拜伦深深地爱上了特瑞萨。他听说东方人表示爱情的习惯是在姑娘面前用匕首划破自己的胸脯,便在特瑞萨面前这样做过,表示把自己的心交给了姑娘。特瑞萨泰然接受这种爱的表白,认为这是对她的美貌应有的敬意。不久,拜伦离开雅典去君士坦丁堡,继续自己的旅程。《雅典的少女》正是拜伦以自己的这段经历为基础写成,写作时间为1810年。 诗中最精彩的诗句是“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原诗的这一句以希腊文写出,在诗中特别引人注目。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没有生命,人也就不再存在。当诗人与雅典少女告别的时候,向少女发出这样一句誓言,表示自己对少女的永恒的爱。他把少女看作自己的生命,他像人不能没有生命一样,不能没有少女的爱;他也会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永远爱着少女。 全诗四节,都是写“我”与少女分别时的情景。“我”曾对雅典少女倾心爱慕,仿佛是把自己的心都交给了她,临行之时,说什么要向少女讨还自己的心,然而,这并非实话,不过是欲进先退的试探,他的真心话却是:自己愿把全身心都留给姑娘。于是,诗中出现了这样悱恻动人的诗句:“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自己既然爱着姑娘,那么自己的一切也都属于姑娘,两个人的生命已经结合在一起,谁也离不开对方。顺着这样的诗情,这一节诗的五六两句才翻出新意,引出掷地有声的临别誓言:“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这一节诗共六句,感情发展都是一波三折,最后推出全诗的主要诗句,使这句诗中所含的感情浓度达到极致。 第二节写雅典少女的美貌。她有着一头松散的鬈发,阵阵海风吹来,它们轻盈飘逸的样子,就象被海风追逐,又象与海风嬉戏。她有着一对又大又黑的眼睛,最迷人的是她那长长的黑睫毛,眨眼的时候,长睫毛可以碰到脸颊,就像在吻着那里的嫣红的皮肤。她还有一双灵活的眼睛,使人联想到机敏的野鹿。这一副动人的肖象,活画出地中海边东方姑娘的特色,楚楚动人,难怪“我”要把她看作自己的生命,真心地爱上了她。 第三节,回忆“我”与姑娘的爱情史。“我”对雅典少女的纯洁而真诚的仰慕,使他的行动变得极为谨慎,以至他从未在少女的红唇上亲过一吻,从未拥抱过少女轻盈紧束的腰身。不过,他曾经得到少女送来的定情的鲜花。那鲜花表达了少女的心,它胜过一切言语。他们的爱情有过波折,有欢乐也有辛酸,然而,不管怎样,这爱情对“我”来讲,已经象生命一样不可缺少。 最后一节,又回到话别。离别既已不可避免,他对姑娘的唯一的希望就是:分手之后,永远想着我。紧接着,他也向姑娘表白了自己此时此刻最为揪心的肺腑之言:“虽然我向着伊斯坦堡(按:即君士坦丁堡)飞奔,雅典却抓住我的心和灵魂”。这两句是第四节中最动人的诗句。真是身心异处,魂系雅典。他的心和灵魂都被雅典紧紧抓住,原因就在“我”无法把自己与雅典姑娘分开。 整个诗篇把“我”对雅典少女的感情写得极其细腻而深切。诗中,每一节都以“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结束,每一节又从不同的角度,加深这一中心诗句的含义,一唱而四叹,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全诗以别离始,又以别离终,以讨心始,以交心终,意境完整,含义深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