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礦石名。劉楨《清慮賦》:“錯華玉以茨屋,駢雄黄以爲墀。”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金石部 > 石 > 雄黄 雄黄 xiónghuáng 亦稱“黄食石”、“石黄赤”、“熏黄”、“黄石”。硫化物類礦物雄黄之礦石。呈不規則塊狀,深紅或橘紅,蒙覆有橙黄色粉末,體重,質鬆易碎。主治疥癬秃瘡,走馬牙疳,蟲蛇咬傷,哮喘,喉痹。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經·雄黄》:“一名黄食石。”唐·蘇敬等《新修本草·玉石等部·雄黄》:“出石門名石黄赤,亦是雄黄,而通名黄食石……又云惡者名熏黄。”明·劉文泰《本草品彨要·玉石部·雄黄》:“〔名〕黄石。”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貨物招幌部 > 漆染 > 雄黄 雄黄 xiónghuáng 礦物名,舊分雄黄、雌黄二種。可作顔料,亦可供藥用。晉·葛洪《抱朴子·仙藥》:“又雄黄當得武都山所出者,純而無雜,其赤如雞冠,光明曄曄者,乃可用耳。”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一·雄黄》。 雄黄【同义】总目录 夜精雄黄白陵黄金石雄黄realgar外用药。出《神农本草经》。见《齐民要术》。又名石黄、腰黄、雄精。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realgar的矿石。去杂质研细末或水飞。晾干用,主产湖南、湖北、贵州等地。辛,温;有毒。入肝、胃经,功能解毒,杀虫。主治:❶疮黄疔毒,与白及、白蔹、龙骨、大黄配伍,如雄黄散。 ❷疥癣,与狼毒、炮牙皂、巴豆、轻粉配伍,如擦疥方〔《兽药规范》(二部)〕。 ❸时疫,与朱砂配伍,如人马平安散。 ❹羊瘟疫,与雄黄、朱砂、皂角、瓜蒂、细辛、共为细末,吹鼻使嚏,如避瘟散。 ❺马肺毒出脓血,与雌黄、硇砂、粉霜、黄丹配伍,如砒黄散(《痊骥通玄论》)。马2-3克;猪0.1~0.3克。内服入丸、散剂。忌火煅,煅后即分解为三氧化二砷,有剧毒。牛、羊内服宜慎。孕畜禁用。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烟熏。本品从皮肤吸收,故局部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搽或长期持续使用,避免中毒。本品含硫化砷及少量其他金属盐。对化脓性球菌、肠道致病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雄黄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石黄、腰黄、黄金石、雄精。为含硫化砷的矿石。产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辛,温,有毒。入心、肝经。燥湿,解毒,杀虫。 ❶治痈疽肿毒,蛇虫咬伤,外敷或配入丸、散服;疥癣,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黄水疮,研末调涂。 ❷治惊痫,疟疾,虫积腹痛。入丸、散服,一次量150~300mg。 ❸炼丹家用为丹药。《抱朴子·金丹》:“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也。”本品内服宜水飞,不可火制。不能持续内服,以防蓄积中毒。中毒症状主要为吐泻。孕妇忌服。本品为天然的二硫化二砷,常夹杂有其他重金属盐。雄黄水浸剂。在体外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肠道致病菌,常见化脓性球菌及人型、牛型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雄黄常用中药,天然单斜晶系雄黄的矿石。又称黄金石、石黄、天阳石、黄石、鸡冠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呈不规则块状或粉末状,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橙黄色。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杀虫、解毒等功效。四川为主产区之一。挖出矿石后,除去杂质。商品分雄黄和腰黄2类,雄黄又分天、地、元、黄4等。色红、块大、质松脆、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主要药用成分为硫化砷。 雄黄又称鸡冠石。成分AsS,含As 70.1%,单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晶面具纵纹,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有时也呈土状及皮壳状集合体。橘红色。条痕淡橘红色。晶面呈金刚光泽,断口呈树脂光泽。硬度1.5~2。密度3.56g/cm3。熔点很低(310°C),烧灼时发出蒜臭。与雌黄等共生。是提取砷的重要矿物。医疗上作药用矿物。 雄黄xióng huáng《本草纲目》石部第9卷雄黄(381)。药名。 【异名】黄金石(《本经》),石黄(《唐本草》),天阳石(《石药尔雅》),黄石(《品汇精要》),鸡冠石(《石雅》)。 【基原】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 【性味】辛苦,温,有毒。 ❶《本经》:“味苦,平。” ❷《别录》:“甘,大温,有毒。” ❸《药性论》:“味辛,有大毒。” ❹《日华子本草》:“微毒。” 【归经】入心、肝、胃经。 ❶《本草经疏》:“入足阳明经。” ❷《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用主治】燥湿,祛风,杀虫,解毒。治疥癣,秃疮,痈疽,走马牙疳,缠腰蛇丹,破伤风,蛇虫螫伤,腋臭,臁疮,哮喘,喉痹,惊痫,痔瘘。 ❶《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百虫毒。” ❷《别录》:“疗疥虫,𧏾疮,目痛,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 ❸《日华子本草》:“治疥,风邪,癫痫,岚瘴,一切蛇虫犬兽咬伤。” ❹王好古:“搜肝气,泻肝风,消涎积。” ❺《本草正》:“治痈疽腐肉,并鼠瘘、疽、痔等毒。”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烧烟熏。内服:入丸、散,一至四分。 【宜忌】阴亏血虚及孕妇忌服。《本草通玄》:“血虚大忌用之。” 雄黄 雄黄别名“鸡冠石”。化学成分为ASS。单斜晶系,晶体呈块状,晶面具有与晶体长轴平行的细条纹,多数为桔红色或猪肝色,条痕淡桔红色者俗称“熟黄”,含二硫化二砷90%以上,为商品雄黄。雄黄常与雌黄、辉锑矿等共生。多半是低温热液作用或火山喷气形成。中医学上用于解毒、杀虫,性温、味苦辛,有毒,内服微量治惊痫、疮毒,外用治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症。湖南石门县雄黄矿(古称界牌峪),为世界著名的雄黄产地。所产矿石含二硫化二砷93~98%,年产量在7000吨左右,以质地优异行销国内外。 ☚ 特产中药材 信石 ☛ 雄黄xiónghuáng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石黄、黄石。为含硫化砷的矿石。产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辛, 温, 有毒。入心、肝经。燥湿, 解毒,杀虫。治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外敷或配入丸、散服; 治疥癣、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黄水疮, 研末调搽。治惊痫、疟疾、咳喘, 研末水飞内服, 每次0. 05 ~ 0. 3 克; 或入丸、散用。不可用火炮制。孕妇忌服。不能持续服用, 以防蓄积中毒。中毒症状主要为上吐下泻。水浸剂在体外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肠道致病菌、常见化脓性球菌与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雄黄 雄黄雄黄,又名黄金石、石黄、天阳石、鸡冠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含硫化砷的矿石。产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 本品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肝,胃经。功能解毒,杀虫,燥湿,祛痰。主治痈疽疔毒、喉风喉痹、走马牙疳、湿疮、疥、癣、蛇虫咬伤,以及虫积、惊痫、疟疾、哮喘等症。临床以外用为主,亦可内服。本品外治痈疽肿毒,常与解毒、收敛、消肿止痛等药物配伍。如《验万新编》金素丹,治痈疽发背,腐肉暗黑者,同明矾、枯矾研末外掺,能去腐生肌。又如《医宗金鉴》治疗疮肿痛,则与轻粉、蟾酥、冰片同用,研末外敷;《世医得效方》治缠腰火丹,用雄黄研末,醋调外涂,以及现代临床用本品配明矾及少量冰片,加酒精调匀,涂治流行性腮腺炎等,都有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若配散瘀、消肿等药物内服,对痈疽肿硬,尚未成脓者,可使消散,如《外科全生集》之醒消丸,即本品与乳香、没药、麝香同用;《外科正宗》琥珀蜡矾丸中雄黄与琥珀白矾、朱砂、黄蜡、蜂蜜同用,除能消肿止痛外,预服还可防止毒气内攻。喉风喉痹,咽喉肿痛,痰涎壅塞者,《和剂局方》有解毒雄黄丸,以本品同巴豆霜、郁金为末,醋和为丸,内服取吐,既能解毒消肿,又能祛除壅滞之痰涎,疏通咽喉之痹塞。又如雷氏六神丸,为治疗烂喉丹痧、喉风、乳蛾及痈肿疔毒等有名的成药,均以雄黄为主要成分之一。若治走马牙疳,牙龈腐烂,可用枣肉包雄黄烧煅为末,掺敷患处(勿咽下),能祛腐肉而敛溃疡。本品燥湿杀虫,又能止痒,故皮肤湿疮、疥、癣,亦为常用之品。如湿疮可配黄柏、冰片、枯矾研末外掺或香油调涂; 治疥、癣,可同蛇床子、水银,猪油搽擦; 或同硼砂、苦参、川椒、百部水煎外洗。若蛇虫咬伤,本品可与五灵脂研末,内服并外敷。用于虫积腹痛,雄黄常与驱虫药同用。如《沈氏尊生书》之牵牛丸,本品配槟榔、牵牛子,大黄;它如验方雄槟丸,扫虫煎等方中都用之。蛲虫病引起的肛门瘙痒,也可用本品与铜绿为末撒于肛门处,或用雄黄粉凡士林纱布条塞肛门内。此外,《金匮要略》有治狐惑病,毒蚀下部,肛门痒者,用雄黄烧烟熏之,也是取其燥湿解毒杀虫的功效。本品内服还可用于惊痫、疟疾、哮喘等。治惊痫昏迷,可配镇惊安神、清心豁痰之品,如朱砂、胆星、郁金之类。若中暑、中恶及温病痰热内闭,神昏等证,本品则常配用于犀角、牛黄、冰片、麝香等清心泻火、镇惊开窍药中,以发挥其解毒祛痰的作用。如《和剂局方》至宝丹、《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等。雄黄治疗疟疾。古方每多用之。如《圣济总录》之三圣丸,同雌黄、大黄研末为丸;《普济方》之大效疟丹,同淡豆豉、乳香、黄丹、桃仁为末,独头蒜捣和为丸,均于疟发前内服。《太平圣惠方》则有以本品配朱砂、牛胆、麝香,醋煮面粉和丸,外用塞鼻以治疟的方法。本品用于哮喘,可配止咳化痰药,如《证治准绳》 治小儿喘满咳嗽之雄黄丹,系以雄黄同朱砂、杏仁、巴豆、淡豆豉等制成丸药内服; 现代临床上则单用本品研末,面糊为丸,用于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雄黄性温有毒,内服宜慎。孕妇及阴亏血虚者尤为禁忌。中毒症状主要为上吐下泻,轻者可用生甘草、绿豆煎浓汁频饮以解之。研末为丸、散服,0.15~0.3g。不入汤剂。因其主要成分硫化砷,遇热后易分解变成具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故内服禁用火煅。 实验研究: 雄黄主为硫化砷AsS,并含少量其他金属盐。雌黄含As2S3。 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多种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烟薰(与艾叶、菖蒲作成合剂)有杀菌作用。 ☚ 硫黄 砒石 ☛
雄黄 雄黄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Realgar (As2S4)采挖后,除去杂质。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或粒状,深红色或橙红色,有光泽。质脆,易碎,断面有光泽。微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雄黄为少阳人药。功能为解毒、杀虫。主要用于各种疮疡、咽喉风以及毒蛇咬伤 如《东医四象新编》水银熏鼻方,用本品1.5g、黑铅、水银各5g、朱砂、乳香、没药、血竭、硫黄各1.5g,以解毒杀虫之功,治疗少阳人杨梅毒疮、天疱疮、咽喉风。当用本品单味1.5g以姜汁调服、解蛇毒。常用量0.3~1g。 ☚ 忍冬藤 芒硝 ☛
雄黄 雄黄蒙古名额热·阿拉坦—古胡尔、东瑞。为单斜晶系硫化物类矿物雄黄(Realgar)的矿石。雄黄在矿中质软如泥,见空气即变坚硬,一般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除去杂质泥土。 本品味苦、辛,性温、重,有毒。有止防腐烂,疗创伤,燥黄水,消淋巴腺肿,解毒,杀粘之功效。用于 ❶骨质失荣变色而流污浊脓汁,痈疽,苏日亚等疮疡病:与朱砂、黄丹等配伍,制成七味雄黄散用。 ❷炭疽,口唇、口盖、咽喉肿痛,喉瘖,白喉,吞咽困难:与蟾酥、松香、血竭、冰片等配伍,制成金丸或三味姜黄散用。 ❸扁桃体炎、咽喉肿痛:与银朱、麝香、冰片、朱砂、石决明、寒水石等配伍,制成针簪剂或与黄矾、铜绿、熊胆等配伍,制成四味咽喉散用。 ❹疥癣,黄水疮,皮癣等:与制水银、硫黄、姜黄、刺猬皮、核桃仁、儿茶等配伍,制成八味儿茶散用。 ❺痈疽,粘性淋巴腺肿:与龙骨、斑蝥、硇砂等配伍,制成六味石毒散用。 ☚ 琥珀 雌黄 ☛
雄黄 雄黄柔瑞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英文名Realgar,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采挖后,除去杂质。 味苦、辛,性温。功能除污排脓,消肿散结。主要用于疮疡久烂,痰核,瘿瘤,白喉。本品与姜黄、小檗皮、紫草茸等配伍,制成六味雄黄散,主治颈部创伤。本品与麝香、熊胆、槟榔等配伍,制成六味雄黄涂剂,主治齿龈肿痒、溃疡、糜烂而流脓血等齿龈疾病。本品与绿豆、黑胡椒、当归等配伍,制成四味雄黄丸,主治霍乱转筋。 ☚ 菱铁矿 雌黄 ☛
雄黄 雄黄雄黄,维吾尔药物名色日合 再尔尼合,别名再尔尼合 艾斯排尔、再尔尼合 再尔地、艾日塔里。为硫化砷类矿物雄黄Realgar矿石。我国产于西南、西北各省区,主产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区。 本品性三级干热,味辛、苦,有毒。功能生干生热,除敷生肌,燥湿愈疮,祛风止痒,固发生发,杀虫等。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皮肤病,如湿疮溃烂、疮伤不愈、皮肤瘙痒、内外痔疮、头癣、斑秃、各种害虫等。本品有毒一般不宜内服,外用过量过久,可烧焦体液,损害皮肤,产生黑斑,降低性欲,矫正药为罗阿比依皮胡里 黏液、热维改尼 巴达木 油、大麦汁、酥油、黄诃子。若本品缺货,可代用硫磺。本品可入散剂、敷剂、软膏剂等制剂。 ☚ 水银 湖蛙 ☛ 雄黄realgar;red orpi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