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旅顺博物馆收藏,高70、长72厘米。呈浅灰色。胎质坚硬,雕工娴熟。造型比例匀称,双耳竖立,目光前视,昂首挺胸,神情贯注,口裂较深,鼻孔翕张,剪鬃缚尾,前肢柱立,后腿略弓,蹄较高,骠悍强健,典型汉代陶马风格。
陶马
春秋以来,由于战争的频繁,骑兵的发展,马在现实生活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以马为题材的雕塑艺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至秦汉已达登峰造极之地步。

陶马
汉代马的雕塑数量相当惊人,不要说那闻名遐迩的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马,不要说那誉满中外的马踏飞燕,不要说徐州狮子山、咸阳杨家湾那拥有三四千之众的兵马车骑,单就四川 一省出土的马、画像砖(石)上的马、墓室出土的马,也足够编上厚厚的一本书了。
我们选介这匹成都天回山出土的陶马,可见川马陶艺之 一斑。
人们都说川马矮小,然而这件陶马却塑造了一匹形体高大的良驹,腿高、胸阔、颈长,显得格外英俊。仿佛小马刚刚撒完欢儿在伫立小憩,瞧,它前蹄点地,腿部微微弯曲,在歪头张嘴鸣叫,充满了孩子般的天真和稚气,十分惹人喜爱。透过这富有人情味儿的艺术形象,我们似乎感受到古代匠师那纯真质朴的感情。汉代有博大深沉纪念碑式的雕塑,也有这类感情细腻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品,同样是写马,却因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创造。应该说,汉代在秦代写实的基础上,把马的气质、精神的塑造又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