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陶行知与学前教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陶行知与学前教育 陶行知与学前教育taoxingzhi yu xueqian jiaoyu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安徽歙县人。原名文濬,后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1910年考入南京汇文书院 (后改名为金陵大学)文学系。1914年赴美留学, 1915年获伊里诺大学政治硕士学位。同年秋,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为杜威、孟禄的学生。191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同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教育科主任,兼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3年6月,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主任干事,提倡和推进平民教育运动。1926年起草《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 着力开展乡村教育活动,1927年春,创设晓庄学校。其间,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1930年4月, 晓庄学校被封闭后, 他又推行“科学下嫁运动”、“工学团运动”。抗日战争前后,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有很大进步,推行国难教育运动,成立育才学校。抗战胜利后,又积极开展民主教育运动,创立社会大学。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教育家。在探索普及大众教育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学前教育是他丰富的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他强调学前教育的意义, 1926年写《中华教育改进社创设实验乡村幼稚园》, 指出:“人格教育,端赖6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他多次呼吁社会,改变不重视小孩子教育的错误态度。他批评中国的学前教育害了三大病:“一种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要改革这三种弊病,就要下决心,把外国的幼稚园化成中国的幼稚园,把费钱的幼稚园化成省钱的幼稚园, 把富贵的幼稚园化成平民的幼稚园。为了打破幼稚园只是富贵人家的专用品的现象,他大力提倡幼稚园下厂、下乡运动,成为他普及大众教育的一部分。他写《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与农村》,阐述了女工区域是最需要幼稚园的、农村也是最需要幼稚园的事实和道理。本着这种思想,他身体力行,自1927年先后领导创办了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晓庄幼稚园等四所幼稚园,为我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1934年在上海郊区女工居住地区创办上海劳工幼儿团。在办晓庄学校期间还办了乡村幼稚师范, 还提倡用艺友制的办法解决幼稚师资培训。他是我国乡村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主张幼儿教育要照顾儿童特点,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反对束缚儿童,主张尊重儿童个性,发挥儿童的创造力,提倡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间与空间。他主张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但并不排斥吸取外国经验。1929年在晓庄学校幼稚教育研究会上, 针对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到晓庄幼稚园参观一事,他指出:“我们一方面要在这里干,我们一方面还要吸收别人的经验,我们要把英国的,法国的,日本的,意大利的, 美利坚的……一切关于幼稚教育的经验都吸收进来,我们来截长补短冶成一炉,来造成一个‘今日之幼稚园’!”这种思想,今人也应吸取。其著作很多,已合编为 《陶行知全集》。 ☚ 蔡元培与学前教育 张雪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