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陶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陶冶táoyě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给人的思想、品格以有益的影响 陶冶táoyě烧制陶器或冶炼金属,比喻教化造就。 陶冶táoyě【释义】 陶冶táo yě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造就、培育;或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淮南子·做真》:“包裹天地,陶冶万物。”汉·蔡邕《文范陈仲弓铭》:“刚毅强固,足以威暴矫邪;正身体化,足以陶冶世心。”也单作“陶”。《宋书·礼志一》:“化之所陶者广,而德之所被者大。”明·范景文《贺王甥申之首人泮宫序》:“延师择友,陶成佳士。”也作“陶甄”。《晋书·乐志上·张华<正德舞歌>》:“祚命于晋,世有哲王。弘济区夏,陶甄万方。”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万灵思鼓铸,群品待陶甄。”也作“陶铸”。《北史·周文帝纪》:“皇家创历,陶铸苍生,保安四海,仁育万物。” 陶冶táo yě动词。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用于褒义。 陶冶táo yě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他两个又有你~教育,焉得还有孟浪该罚之处!(七七·1908) 陶冶táoyě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在思想、品性、情操方面给人有益的影响。比喻义含褒义。 陶冶❶ 烧制陶器,冶铸金属。《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何不为~?” 培养的方式 培养的方式教化培养:陶冶 陶育 ☚ 培养道德 教养1 ☛ 陶冶 陶冶怡养 陶炼 陶铄 陶淬 另见:有益 影响 培养 教化1 ☚ 陶冶 熏陶 ☛ 陶冶/熏陶 ☚ 勉力磨炼 陶冶 ☛ 制陶 制陶甄 另见:制作 器物 ☚ 制作食品 金属制作 ☛ 陶冶táo yě❶陶制,冶炼。《荀子·王制》:“农夫不斫削,不~~而足械用。” 陶冶表示道德修养方法的用语。原意为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引申为人们对良好的思想情感、品行和性格的培养锻炼。语见《文子下德》:“老子曰:阴阳陶万物。”杜甫《解闷》诗:“陶冶性灵存底物。”古希腊文化中,陶冶即净化情感之意。陶冶同自我反省、内省有所不同,更强调依据一定社会条件和文化环境,自觉地在实践中发现和纠正缺点,锤炼出优良的思想品质。 陶冶 陶冶taoye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之一。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使学生受到教育和感染。发挥陶冶的作用,首先要注意环境对人的影响。班风端正、学风严谨的集体,可以诱导学生养成刻苦攻读的好习惯。整洁优美的环境,可以振奋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其次要注意典型人物的影响。教师的风格、情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教师要善于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组织各种有教育意义情境和活动,注意借助文学、艺术的感染,如音乐、美术、戏剧、诗歌、舞蹈、小说、电影等来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 ☚ 感化 说服 ☛ 陶冶 陶冶Taoye❶道德教育的方法。原意是用黏土烧制成陶器或把矿石中的金属成分冶炼出来。后用以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和教育。陶冶的方法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和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方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情境和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来进行的。如一所学校有优良的传统校风,众多的教师有较高的道德威望,班里整洁美观的环境,团结友爱的集体,能增长学生德、识、才、学的内容丰富的活动,都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产生陶冶作用。 ☚ 反省 品德心理 ☛ 陶冶 陶冶字铸卿。1867年副贡。晚年官东流县教谕。73岁卒。著有《朗山遗草》4卷。 ☚ 陶鸿儒 胡启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