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冷习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冷习服

冷习服

冷习服是人体长期接触寒冷环境后所产生的适应现象,表现为耐寒能力的明显提高,机体可以在自然或人工冷环境中锻炼获得。除全身冷适应外,局部反复接触寒冷,亦可形成局部冷适应。由于环境冷强度、衣着、饮食、居住条件、接触寒冷的方式及时间不同,冷习服的反应也各异。如澳洲尚未着衣穴居的居民,在4℃气温下露宿8h,晨起平均体温降低到34℃以下,未见寒战,表现为低体温高组织隔热值的冷习服; 世居极地的爱斯基摩人,服装保暖性好,主要是肢端及面部受冷,发展了以改善局部神经、血管反应为主的冷习服,所以手泡冰水,能保持较高皮温而几无痛感。
冷习服发展过程中,机体的生理功能反应有:
❶产热变化: 接触冷环境初期的寒战产热,随着冷习服而逐渐减弱。某些哺乳动物则代之以能量利用率更高的棕色脂肪组织及骨胳肌的非寒战产热,人体亦有对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的产热反应增强,促进游离脂肪酸的利用,迅速地在肝脏中将之转化为酮体而用于产热等的现象。
❷外周组织隔热值改变: 它主要决定于皮肤血管舒缩程度及皮下脂肪层的厚度。某些冷习服反应中,由于外周组织隔热值增高,在冷环境中保持较低的皮肤温度,可减少散热。
❸肢端血管反应:冷习服后,特别是局部经常接触寒冷者,肢端遇冷时,周期性的皮肤血管舒张反应强烈持久,痛觉减轻,功能改善,局部泡冷水时,冷升压反应明显减弱。
❹神经系统:经过冷环境野营锻炼的士兵,在低温中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冷习服后冷痛感减轻,可能因皮肤厚度、血管反应及外周神经的变化,而使感觉的传入冲动在外周水平上受到改变; 近年来用生物回授法,训练主动调节寒冷中肢端皮温,证明了大脑皮质的重要作用。
冷习服对战时预防冻伤有重要意义。来自南方的战士冻伤发病率较北方战士为高。耐寒锻炼是促进冷习服的有效措施,可酌情采用全身冷空气浴、冷水浴、野外活动以及局部冷水浴等方法。锻炼时要掌握循序渐进、系统反复的原则,最好在夏末秋初开始或长年坚持不懈。要有足够的冷强度,但要防止盲目蛮干。当不再接触冷环境后,会产生脱习服。

☚ 寒冷气候卫生   寒冷程度的评价指标 ☛
冷习服

冷习服cold acclimatization

与“热习服”相对。习服的一种。人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生活或工作,引起的对低温环境的习惯与适应。冷习服后,人的低温耐力增加,低温引起的生理反应减少,工作绩效提高。

☚ 热习服   运动心理学 ☛
冷习服

冷习服

与“热习服”相对。习服的一种。人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工作或生活,引起的对低温环境的习惯与适应。冷习服后,人的低温耐力增加,低温引起的生理反应减少,工作效绩提高。

☚ 热习服   职业病 ☛
000016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