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胃苓汤《外科正宗》卷四方。炒苍术、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生栀子、木通各一钱,肉桂、生甘草各三分。加灯芯五十寸。水煎,食前服。功能除湿清热。治缠腰火丹湿盛者。 除湿胃苓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组方药物】 苍术(炒) 厚朴(姜炒) 陈皮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白术(土炒) 滑石 防风 山栀子(生,研) 木通各3克 肉桂 生甘草各1克 【制剂用法】 上药13味,用水400毫升,加灯心165厘米,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主要功效】 清热燥湿。 【适应病证】 缠腰火丹,水疱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除湿胃苓汤 除湿胃苓汤本方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由《丹溪心法》 胃苓汤加味而成。方由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一钱,肉桂、甘草(生)各三分组成。以水二盏,灯心五十寸,煎八分,食前服。功能清热除湿,解毒消肿。主治蛇串疮(缠腰火丹)。症见腰部皮肤刺痛,或作烂流水。本方所治证属湿热熏蒸皮肤,郁而化毒所致。治宜清热除湿,解毒消肿。五苓散合平胃散(即胃苓汤),再加防风、山栀子、滑石、木通组成。方中五苓散淡渗利水,使湿邪从下分利,再用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理气健脾,燥湿,使脾气健运,湿无以生。山栀子清利三焦湿热,并能泻火解毒; 滑石、木通清热利湿,以加强上药清利湿热之力; 防风祛风消肿。诸药共用,既渗湿于下,燥湿于中,亦能解毒消肿,使湿除热清,诸症可愈。 ☚ 四苓合芩芍汤 防己黄芪汤 ☛ 00003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