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龙山文化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50年代从“龙山文化”中分出来予以命名,也有的称为“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于陕西关中西部的渭河、泾水流域,代表性遗址有西安客省庄、武功赵家来、岐山双庵等。其年代约为前2300年~前2000年。 社会经济 主要是农业。其生产工具有长方形石斧和有孔石斧、有孔石刀、骨铲、陶刀等。发现了炭化的粮食。家畜饲养也较发达,有猪、牛、羊、狗等种类。渔猎经济还占有一定的比重。制陶业也比较发达,多处遗址中均发现烧制陶器的陶窑,在椭圆形窑室底部有“非”形火道。多数陶器使用手制,但已有少量轮制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器表纹饰以篮纹、绳纹为多。代表性器形有单把鬲、双耳斝、双耳罐、三耳罐、小口高颈折肩瓮等。 居住遗址 在客省庄、赵家来等遗址发现了较多的房址。有半地穴式和土窑洞式两种。前者分单室和套间式2类,客省庄2间方形居室相连组成“吕”字形。内室中央有灶,外室的一角挖有储存物品的窖穴。赵家来遗址主要为长方形或凸字形半地穴和半窑洞半砌墙的单间式房子。居住面大多为“白灰面”。在赵家来还发现了版筑夯土院墙遗迹。 此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关系较为密切。关于它的源流,学术界的意见尚不一致。有的认为它上承“庙底沟二期文化”,下续“先周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