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陕西天文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陕西天文台

中国天文机构。在西安骊山脚下。观测站位于109°33′E,34°57′N,高程497m。成立于1966年。有口径15cm、焦距80cm的光学跟踪经纬仪。

陕西天文台

陕西天文台筹建于1966年3月,筹建工作由中科院西北分院和上海天文台负责,称“三二六工程”,地点在陕西蒲城。1970年12月中科院命名“三二六工程”为陕西天文台。翌年7月,决定在陕台增设长波授时台,1972年中科院把正在筹建的天文台称“三二六二工程”。1973年6月将长波授时台与陕台合并,仍命名为陕西天文台,同年12月,陕台选址工作完成。1980年11月陕台时间频率基准及天文观测、科研工作区搬到西安临潼县书院东路,短、长波发射电台及附属部分设在蒲城县,称陕台二部。
该台是我国的授时中心。主要从事精密时间频率的研究和应用服务。同时开展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日地关系和应用历史天文学的研究以及相关的技术开发工作。设有天体测量、时间频率、时频传播与日地空间、新技术等研究室以及情报室、短波、长波电台。通过多年研究,原子时频工作已加入了国际原子时系统;长波授时系统的建立,使我国授时精度从毫秒(千分之一秒)量级提高到了微秒(百万分之一秒)量级,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在国家历次人造卫星的发射和空间技术的实验中,都准确优质地完成了授时任务。“七五”期间,与中科院天文仪器厂、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天文台合作研制的玻璃子午环,已完成了光学与机械部分总装,成功地建造了世界上口径最大的240毫米的子午环,从而填补了我国子午天文学的空白。应用历史天文学研究方面应用古代交食纪录研究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成果,获中科院1990年度自然科学二等奖。“天然卫星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天文学界的关注。现该台正在拓宽研究领域,开展流星天文和光干涉测量新技术的研究。1978年至今,陕台共获院部级以上奖励的研究成果50多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2项,院省级奖30余项。
全台现有职工712人,其中科技人员378人 (高级40人,中级220人。)。
该台是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两个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已毕业博士生1人,硕士生23人,在学博士生4人,硕士生8人。

陕西天文台

118 陕西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下属天文研究机构。1966年筹建,台部设陕西省西安市东郊临潼县(东经109°33′,北纬34°57′,海拔497米)。附近设有天文观测站和长、短波授时台。主要从事时间、频率和天体测量方面的工作,开展纬度、原子时、协调世界时、高精度时间同步、天文常数和星表等研究。主要仪器设备有氢钟、铯钟、光电等高仪、光电中星仪、人造卫星多普勒测速仪、光学跟踪经纬仪等。常年以短波呼号BPM、长波呼号BPL,向全国全世界发播频信号,还以卫星、电视、广播等方式提供时间服务。出版物有《陕西天文台台刊》。

☚ 云南天文台   青岛观象台 ☛
000084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