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蔡之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陈蔡之厄指孔子自鲁聘楚,中途困于陈、蔡二国之间之事。《庄子·让王》:“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应,入告孔子……孔子曰:‘是何言也! 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 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隘,通厄。《吕氏春秋·慎人》载此事,作“陈蔡之阸”。汉陆贾《新语·本行》:“夫子陈蔡之厄,豆饭菜羹,不足以接馁。” 陈蔡之厄厄:穷困,灾难。在陈、蔡之地遇到困境。用来指断粮遭饥、困苦不堪的境遇。也作“在陈之厄”。春秋时,孔子游历到陈、蔡之地,正碰上吴出兵伐陈。楚解救了陈的危难,并驻军于城父。楚王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派使者聘请孔子。陈、蔡两国的大夫都知道孔子贤能,而且他们的主张都受到过孔子的讽刺,一旦孔子到了楚国,将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派人把孔子围困起来。孔子一行,缺粮断炊,困顿不堪,跟从的人也都生病不能起,而孔子却依然讲诵弦歌不止。(见《论语·卫灵公》) 困境 困境困处 棘丛 暮途 厄境 盲风晦雨 盲风怪雨 另见:困苦 受苦 受困 ☚ 困境 苦境 ☛ 陈蔡之厄 陈蔡之厄陈、蔡:春秋时两诸侯国。厄:灾难。孔子及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途中绝粮被困的故事。《史记·孔子世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绝。”后以“陈蔡之厄”喻旅人在生活上遭到困难。 ☚ 君子三戒 鸡鸣狗盗 ☛ 陈蔡之厄在陈之厄chén cài zhī èbe reduced to straits between the states of Chen and Cai [said of Confucius’s experience];an adversity; a misfortune 陈蔡之厄chén cài zhī è孔子及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途中,被困绝粮。后转用于旅途中生活被困。“厄”,灾难。《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 陈蔡之厄chéncàizhī'è厄:困厄,灾难。《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指孔子及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被围困,断绝食粮的事。后“陈蔡之厄”用为典故。又有“在陈之厄”一语,见该条。 陈蔡之厄chéncàizhī'è〔偏正〕 厄,灾难。本指孔子及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被围困,食粮断绝的事。后用以比喻旅途中遇到食宿上的困难。《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