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门梁寅,字孟敬,号石门,明新喻人。元大德七年生,明洪武二十二年卒。世业农,家贫,致力于学,淹贯百家。太祖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寅就征时年已六十余岁。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推服。书成,将授官,以老病辞归,结庐石门山,学者称为梁五经,又称石门先生。著有《礼书演义》、《周礼考注》、《春秋考义》、《周易参义》、《诗演义》、《石门集》。 石门shí mén(字)宋旭,一字初阳,明代画家。 石门 石门见“宋旭”条 ☚ 东郊野夫补亡先生 石天 ☛ 石门 石门黎族民间故事。流传在海南省。故事写亚兰和母亲无衣无食,靠给地主放牛糊口。一个偶然的机会亚兰在石壁旁看到一把石锤,一敲石壁石门开了,里面什么好吃的都有。从此他与母亲不再挨饿。不料此事被地主发现,要用十条牛换石门里面的一切。机智的亚兰只好赶回十头牛,然后将地主一家领入石室。就在他们高兴地大吃大喝时,亚兰关闭了石门,石室成了地主一家的坟墓。见《黎族民间故事集》。 ☚ 东布拉的第一支歌 石良 ☛ 石门在安徽省当涂县城东30公里横望山中。远望两扇天然石壁,左右排列,状若大门。现右毁左存。存之石壁刻有“石门”二字,直径为1.2米,横2.1米,据考为唐代以前所镌。入门有玉泉嵌崆,春夏之季,霖潦奔腾,如天河下落;秋冬之时,细流碧萦似练。内有一古洞,传为南朝陶弘景炼丹于此。唐代诗人李白《下途归石门故居》,即指此。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石門 石門 shímén 亦稱“利機”、“精露”、“丹田”、“命門”。任脈經穴。在臍下二寸處。石,含堅硬不通之意。因其主少腹堅痛,故名。主治腹脹支滿,小便不利,泄瀉不止等證。其穴秦漢典籍已載,定名於晉,沿稱至今。《素問·氣府論》“鳩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王冰注:“鳩尾下有鳩尾、巨闕……丹田、關元、中極、曲骨十四俞也。”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石門,三焦募也,一名利機,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門,在臍二寸,任脈氣所發。刺入五分,留十呼,灸三壯。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絶子。”清·廖潤鴻《針灸集成·任脈》:“石門,主治腹脹堅硬,水腫支滿,氣淋,小便黄赤不利,小腹痛,泄瀉不止,身寒熱,咳逆上氣。” 石门经穴名。代号RN5。出 《针灸甲乙经》。别名命门、丹田、利机、精露。属任脉。三焦之募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2寸。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小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泄泻,痢疾,遗尿,尿闭,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尿潴留,高血压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 或艾条灸10~20分钟。《针灸甲乙经》: “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 石门见“噶顺沟山口”。 石门Shihmen系任脉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位于脐下2寸,腹部正中线上。施针时直刺1~2寸,注意胖瘦,孕妇注意。主治崩漏、带下、经闭、产后出血、疝气、腹泻、高血压、尿闭、水肿等。 石门 石门位于庐山西南的铁船峰和天池山之间。明代桑乔《庐山记事》云:“石门者,天池、铁船二山,并峙如门也。”故名。门内峰崖隔涧矗立,构成危楼险阙。最窄处的“小石门”,两崖间仅存一缝,游人须侧身而行。沿涧遍布巨岩怪石,其中最大一块可坐数十人。岩上镌有“石门涧”三字。晋隆安四年(400)二月,慧远等三十余人所作游石门诗,仅存慧远一首及《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石门内有一处大断层,峰峦峭壁千丈,上接云霄,下临深渊,人称“万仞石城”。中有瀑布飞泻出涧,声闻十余里,旧称石门涧瀑布,是庐山最早见于史载的著名瀑布。李白《庐山谣》所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即赞此景。徐霞客《游庐山日记》描述石门涧群峰、瀑布云:“在铁船峰旁,俱从涧底矗耸直上,离立咫尺,争雄竞秀,而层烟叠翠,澄映四处;其下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 龙首崖 铁船峰 ☛ 石门 石门位于市西北石门镇小北江与流溪河汇合处。因两岸有山对峙如门,故名。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时南越丞相吕嘉曾在此阻击杨仆楼船南下,清兵入粤时明将曾在此抗击。石门南,江面开阔,夕阳落照,波光与云霞相映,景色甚美,有时可见海市蜃楼幻景,名曰石门返照,为羊城胜景之一。唐人陈陶、清人梁佩兰有诗。石门北有“贪泉”,传说饮之者顿生贪婪之心。东晋广州刺史吴隐之饮贪泉之水而不改清正作风,并赋《酌贪泉》诗,阐明贪与不贪在于自身,不在于泉。现石门建有金沙度假村,为旅游休闲胜地。 ☚ 升平社学旧址 白云山 ☛ 石门 石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位于市东南80公里的石门山中。海拔2094米。以两峰对峙似门而名。《秦州志》载:“其山壁立千仞,苍翠欲滴,四周峭壁无径,中通路若门,因号石门,盖天险也,……为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两峰间的聚仙桥下石壁,有一大方形黑浑圈,状若门楣,或谓山由此得名。峰峦奇秀,松柏参天,岚雾常留,人称“甘肃小黄山”。石门山境幽奥深邃,系道家胜地。“石门夜月”为秦州八景之一,清代文人张世英曾题“陇月先得”匾额。山上殿宇之建造,最晚始于明代。现存古建筑27座,明、清两代塑像20余尊。自然风景与人工建筑巧妙结合,浑然一体。 ☚ 仙人崖 曲溪 ☛ 石门矿床勘探或开采时,在围岩中挖掘的无直通地面出口、与矿体走向直交或斜交的水平坑道。它一般作为联结竖井(或斜井)同主要运输水平巷道之间的主要通道。挖掘在矿体内的这类水平坑道称为“穿脉”。 石门 石门位于广西融安县大良乡东北,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因京都山腰两座大石山对峙如“门”而得名。石门有一处天然岩溶天桥洞,流水从洞底流出。洞内垂直三层,分上、中、下天桥洞。上天桥洞前后两进,有甬道相通,洞内宽敞明亮,形似厅堂,中天桥洞亦是前后两进,比上天桥洞宽敞明亮,洞内存有清代石刻8块,记述当地人民避乱躲藏洞中制订的洞观。下天桥洞洞口还新建了一个40多米高的石门水库,库容3800万立文米。 ☚ 天龙山塔洞 水源洞 ☛ 石门shímén经穴名。代号RN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俞门、利机、精露、丹田。属任脉。三焦之募穴。位于下腹部正中线上, 脐下2 寸处。主治小腹痛, 月经不调,经闭, 痛经, 泄泻, 痢疾, 尿潴留, 高血压。直刺1 ~2寸, 灸3 ~7 壮或10 ~20 分钟。 石门 石门CV5Shimen任脉穴。首见《甲乙经》。别名利机、精露、丹田、命门、精室、端田。三焦之募穴。 ☚ 关元 气海 ☛ 石门❶地名。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