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实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实功1555~1636

明代著名外科学家。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年轻时开始学外科,行医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于1617年编写成《外科正宗》一书,分门别类,内容较为丰富,记述多种外科疾患,并记叙鼻瘜肉摘除法、气管缝合术、下颌骨脱臼整复、咽喉和食道异物摘除等手术。主张外科和内科相结合,对于脓肿等病的治疗尤其富有经验。他的著述流传很广,对我国古代外科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是明代外科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实功(1555~1636)

字毓仁,号若虚,明代崇川(今江苏省南通市)人。他是著名的外科学家,以外科为职业,经验十分丰富。年轻时即向技术高明的人学医( “少遇异人,授以刀圭之术” )。“心习方,自习症” ,积四十余年的临证经验,编有《外科正宗》一书,记述外科疾病,包括多种皮肤病和肿瘤。所记述的各种外科手术,如鼻息肉摘除、气管缝合、咽喉食道铁针摘除,都是我国外科学史上的突出成就,尤对脓肿等病的治疗经验更为丰富。此书细载病名,各附治法,后列治验和方药,内容完备,条理清楚,自唐至明的各种外科疗法多半具备。后人对他的评语是“列证最详,论治最精” ,是一部代表我国明代以前外科成就的重要文献。陈氏主张外科医生要有文化修养和虚心好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对待病人要一视同仁,“不多言夸言以钩人之贿,不厚求拜谢以殖己之私。”这种良好的治学和服务态度,至今仍有学习的必要。陈氏尚主张外科应重视脾胃和饮食治疗,反对无原则地使用寒凉攻伐药品以损害脏器。陈氏常用的外科疗法是针法、吸引法和摘除法。但治疗肿疡在采用内治时,只重补托,忽视内消,为其不足之处。

陈实功

中医学家。明代崇川人。1555年生。擅外科,结合自己40年临床经验撰成《外科正宗》4卷,共157论。其中论治痈疽病证约70余种,皮肤病证40种,五官科病证5种,口腔科病证10种。自1617年陈氏完成此书刻印问世,至清代共刻印7次,并于1791年传至日本,至今仍为中医外科工作者喜爱。1636年去世。

陈实功

065 陈实功1555—1636

明代医学家。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少年学医,从事外科医疗4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外科手术有独到之处。他创造用茴香散局部麻醉摘出鼻息肉,其手术原则至今仍在应用。学术上主张外科治疗应以内服药物和外科手术并重,充分注意外治。著《外科正宗》一书,记述很多外科疾病的诊治方法,其中气管缝合术、下颌骨脱臼整复术,均为外科史上突出成就。书中绘制肠痈(阑尾炎)图,部位与阑尾解剖位置相符。书中记载有用枯痔法、挂线法治疗痔瘘,至今适用,并为外科医生必读之书。陈氏注重医德,提出医家“五戒”、“十要”,包括医家不要计较酬金,不要擅离职位,要求医生勤读医书,精选药物等,仍有现实意义。

☚ 王肯堂   张景岳 ☛

陈实功约1555—1636

明外科学家。字毓仁,号若虚。南通(今属江苏)人。少时习医,尤喜外科手术法,肆力父而术益精,即奇疡怪症亦多有效。从事外科40余年,富有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成《外科正宗》四卷等书。主张外科手术与药物治疗结合,并创用多种手术法与器械,又提出关节离断之手术原则。

陈实功(1555—1636)chénshíɡōnɡ

明代著名外科学家。字毓仁。江苏南通人。年轻时开始学外科, 行医40 余年, 临证经验丰富,编有《外科正宗》一书, 记述外科疾患, 包括多种皮肤病、肿瘤等。所记述的外科手术, 如鼻息肉摘除、气管缝合、咽喉食道铁针摘除等, 是我国外科学史上较为突出的。对于脓肿等病的治疗经验尤为丰富。是明代外科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实功

陈实功

陈实功(1555~1636年),明代外科学家。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幼年多病,少时开始究心医学,并学外科,注重参阅内、外等科医籍及文学、哲学著述。行医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注重吸收各家之长,编成《外科正宗》(1617年)一书,分门别类,条理清晰,论述外科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原则,症之顺逆、治疗方剂和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附录自己所治疗的成功或失败的病案。所记疾患,包括肿瘤、痔疮、皮肤性病等等,收集明以前内服外治的有效方剂甚多,有列症详,论治精的特点。其中记述不少手术,如鼻息肉摘除、气管缝合、下颌骨脱臼整复、咽喉和食道异物摘除等等,均为外科史上较突出的成就。关于肠痈(阑尾炎),指出系由“男子暴急奔走致肠胃传送不能舒利,败血浊气壅塞肠道而成”,或因“妇人产后体虚多卧,未经坐起活动,……以致肠胃内容停滞而成”,或因“饥饱劳伤,担负重物,醉饱,生冷并进,肠胃痞塞,运化不通,气血凝滞而成”。书中绘有肠痈图,其部位正在今所知之麦氏点与兰氏点之间,说明陈氏的观察之细致。关于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他继承了前人的治疗经验,正确地记述了此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预后,认为:“凡脱疽多生手足,且以足为多。其皮犹如煮熟红枣,黑气浸漫相传,五指传遍则上至脚面。其疼如烫火燃,其形则骨枯筋烂,其秽则异香难解,其命则仙方难活”,并记述了保守治法和方剂,强调用利刀寻至本节缝,将患指徐顺取下,并指出早期截指、趾在治疗上的价值。陈氏在外科诊治思想上,强调内外结合,认为“内之证或不及于其处,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故在治法上,主张内外并重,“消、托、补”结合,内服药与外治手术并重,对脓肿类疾患,主张尽早手术切开引流,反对单纯采用保守疗法,并且重视调理脾胃,饮食营养,反对无原则的饮食禁忌。陈氏注重医德,提出医家的“五戒”、“十要”。前者主要包括医生不得计较诊金的多少,对贫富病要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医生不得远游和擅离职位,以防危急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发生意外等等。后者主要是要求医生要勤读古代名医确论之书,旦夕手不释卷,细心体会,以使临证不致发生错误;对药物则要精选,不可粗制滥造。其中有些见解,至今仍有实际意义。

☚ 王肯堂   武之望 ☛

陈实功1555—1636

明著名医学家。字毓仁。南通(今属江苏)人。外科专家。行医四十余年,临证经验非常丰富,是明代外科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外科正宗》一书,对皮肤病、肿瘤都有记述。尤对外科手术有些独到见解。如对瘜肉摘除、气管缝合、咽喉食道铁针摘除等论述颇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