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云1905—1995

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
中共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副主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著有《陈云文集》。
原名:廖陈云
笔名:史平、怀民、廉臣
化名:成云、陈明、金生、施平、黄苏、廖仲仁、廖陈氏
别名:廖程云

陈云

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
陈云会见鲁迅的日期及其它
虽经浩劫 典范犹存——读陈云同志文稿所想
到的(回忆陈云同志对陈郁同志的友谊)
关梦觉
包子衍
袁溥之
知识出版社1984年4月版108页
人民日报1980年7月31日
羊城晚报1981年7月11日
回忆和陈云同志在一起战斗的岁月——为《陈
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出版而作
萧劲光人民日报1984年3月16日
陈云同志和鲁迅先生的一次会见
陈云同志在中央苏区从事经济工作的科学态度
陈云同志与“七道江会议”
回忆陈云同志的青浦农村调查
陈云同志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贡献
陈云传略
陈云
郑一荣
余伯流
彭嘉文
顾复生
朱剑良
支部生活(上海)1981年17期
争鸣1982年2期
星火燎原1982年3期
群众1982年8期,新华文摘1982年7期
未定稿(上海)1983年2期
文献和研究1984年5期
党史通讯1984年9期
陈云同志与中国的经济建设
陈云同志对闽西苏区工人运动的贡献
陈云(1899— )
政务院副总理陈云
陈云(1905— )
刘宗尧
黄明溪
朱新民
周末报编委会
四川党史研究资料1984年12期
福建党史通讯1985年1期
*环华百科全书第14册第473页
*新中国人物志(上)第37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第264页

陈云

随军西行见闻录
我眼中的陈云
陈云在江西
陈 云
郭思敏主编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
红旗出版社1985年版63页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309页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196页

 资料征集委员会
等编
 
陈 云
陈云与东北的解放
陈云与马寅初
陈 云
陈云之路
陈云年谱:1905—1995(上、中、下)
迟爱萍
余建亭
诸天寅
朱佳木等
叶永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
室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27页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358页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208页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265页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3册
陈云关心弹词《孟丽君》
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邓力群在中央党校作
的报告的摘要
沈秋农人民政协报1987年12月4日
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981年2期
陈云同志的理财思想在东北根据地时期的实践
试论陈云经济思想在中国当代经济思想史上的
地位
罗会文
王 杰
财政研究资料1984年24期
经济社会1986年4期
陈云著作中的实事求是思想
略论陈云对建立东北根据地的重大贡献
建国初期陈云同志在稳定物价斗争中的贡献
陈云与石油工业
陈云同志经济思想初探
陈云同志对创建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贡献
陈云对东北解放战争的贡献
陈云在东北解放战争中
一九五六一一九六二年期间陈云经济思想的发
籍传厚
张廷友
贾宗荣
丁连胜
吴廷余
朱建华
孙志成
朱祥丰等
(美)戴维·M.贝
克曼著 官 力
编译
毛泽东思想研究1987年2期
牡丹江师院学报1987年3期
盐城师专学报1988年2期
石油大学学报1989年2期
盐城师专学报1989年2期
吉林大学学报1989年3期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4期
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年4期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0年1期
陈云同志的经济人才观
建国后陈云四次回家乡调查纪实
周文渊人才科学研究1990年1期
上海党史1990年10期
忆陈云同志赴新疆接应安置西路军余部
中央苏区时期陈云同志的经济观点与工作方法
论七道江会议的历史作用——兼论陈云对毛泽
东军事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饶子健
谢建社
刘品荣
党的文献1993年5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3期
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3期
试论陈云与苏区工人经济斗争
陈云在中央苏区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陈云在中央苏区时期对工人运动的贡献
陈云在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
陈云在抗战时期对大后方党组织建设的杰出贡
戴文宪
胡 松
黄细嘉
余伯流
雷云峰
史林1995年3期
南昌大学学报1995年4期
南昌大学学报1995年4期
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4期
人文杂志1995年4期
中共毛后八大老又弱一个 主张“鸟笼经济”的
陈云病卒
关国煊*传记文学1995年66卷5期
陈云在中央苏区反对“左”倾错误的贡献
陈云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三大贡献
陈云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重大贡献
功在白水黑山间——忆陈云同志在东北二三事
我所知道的陈云
试析延安时期陈云的干部思想
陈云对东北解放战争的贡献
抗战时期陈云对大后方组织建设的理论贡献
陈云与上海财经会议的重大决策
不唯上 不唯书 要唯实
中央领导人关心环保二三事
中顾委主任陈云呼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主持召开中顾委
盖 军
刘信君
袁占先 刘东元
卢廷祯
刘 英
张照庆
韩广富
李永芳 王艳成
周太和
郑 志
凡 黎
李方诗等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6期
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1期
军事历史1996年1期
湖湘论坛1996年2期
党的文献1996年2期
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6期
长白学刊1999年3期
河南师大学报2000年3期
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3期
中国一代政界要人第3页
中国一代政界要人第149页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209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225页

常委会议,拥护关于制止动乱的决策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强调要从战略高
度认识水的问题的严重性
李方诗等主编中国人物年鉴(1991)第274页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其《陈云论著研
究文集》、《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出版
李方诗等主编中国人物年鉴(1992)第246页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
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央顾问委员
会主任陈云在北京逝世
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1996)第233页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
总理:陈云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6页
陈 云(1905- )廖国良 田园乐编
中国工农红军事件人物录第444页
陈 云(1905- )
寻访陈云当年“下放处”
陈云手稿的发现
陈 云(1905- )
范济国
叶永烈
叶永烈
廖盖隆等主编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178页
叶永烈采访手记第57页
叶永烈采访手记第586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509页

陈云

清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占籍宛平(今属北京)。字起溶,号远雯。陈庭学次子。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嘉庆二年(1797 年)补吏部验封司主事,六年升文选司员外郎。查勘南河闸坝工程、宿南漫工有功。十一年署安徽太平知府,十三年实授,十九年因病解任,道光五年(1825 年)再任太平知府,暂署宁国知府,九年调任庐州知府。

陈云1905—1995

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江苏青浦县(今属上海市)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在商务印书馆当过学徒、店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起,为历届中央委员。1934年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任白区工作部部长。参加长征,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曾赴莫斯科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1937年回延安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以后,一直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工作。1950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56年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十年浩劫中,除继续保留着中央委员的职务外,被解除了在中央的一切领导职务。1975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当选为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副主席,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1987年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主要著作收入《陈云文选》,其中有丰富的伦理学思想。在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期间,十分重视党员和干部的政治道德建设。论述了党的干部政策的政治道德内涵。指出,党的干部政策概括起来就是: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认为政治道德建设的关键,一是坚持党员标准,二是严肃党的纪律,并提出和阐述了共产党员应具备的六个条件,即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百折不挠地执行决议,群众模范,学习(见1939年《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全面揭示了无产阶级纪律的道德内涵。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所有党员及各级党组织的最高责任,“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是一个最有纪律的党,也是一个最讲民主、最讲自由的党。”(《严格遵守党的纪律》)1945年5月,在中共七大的发言中,提出“要讲真话,不要讲面子”的命题,主张要把面子丢开,讲真理,怎样对老百姓有利,怎样对革命有利,就怎么办。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曾经指出,“革命党人的行动仅仅是为人民服务,决不想有任何酬报,谁要想有酬报,谁就没有当共产党员的资格”,咛嘱干部子弟“千万不可以革命功臣的子弟自居,切不要在家乡人面前有什么架子或者有越轨违法行动,这是决不允许的”(《陈云文选》1956—1985)。建国后,及时地对新时期的公私关系进行了阐述,为正确调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与私之间的道德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党风和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语。指出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长抓不懈。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社会主义国家,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永远要坚持的奋斗方向;必须在思想上纠正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抵制和清除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渗入。这些思想,对改革开放时期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云

中国领导人。1905年6月13日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青浦县委书记、淞浦特委组织部部长、江苏省委委员兼农委书记、上海闸北区委书记、法南区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等职。1930年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32年2月,任临时中央常委、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1933年1月,进入中央根据地。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白区工作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治委员。1935年5月,由贵州到上海。9月,到莫斯科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1937年4月,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10月,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44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1945年6月,在七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8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45年9月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北满分局书记兼北满军区政治委员、南满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治委员、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财经委员会主任。1948年8月,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1949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1950年6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54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1975年1月,被选为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7年8月,中共十三大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95年4月10日去世。

陈云

陈云1905~

原名廖陈云。江苏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经济管理学家。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从事家乡的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1934年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同年参加了长征。1935年赴莫斯科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后入列宁学校学习。回国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东北任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书记,后任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军区副政委等职。任职期间,对解放全东北和恢复东北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收入《陈云文选》。陈云数十年来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坚持合适的体育锻炼。过去身体情况较好时,常参加打乒乓球、台球和游泳等运动。从40多岁起,每天清晨洗冷水澡,整整坚持了26年。现在年事已高,把散步作为自己锻炼身体的一项主要内容。每天坚持步行近一小时,没有特殊情况,从不间断。晚上还坚持做10分钟左右自己编的体操,如转动头部、伸展上肢、活动腰部、做深呼吸等。平时,喜欢在手里握着两颗核桃,充当健身球,以锻炼手指关节的灵活性。他在坚持体育锻炼的同时,还很注意作息的规律性,做到劳逸结合,保持看、听、说、写之间的平衡。此外,每日三餐定时定量,这些都保障了他的健康。如今虽已年逾八旬,仍保持着充沛的体力和脑力。陈云不仅自己注意体育锻炼和劳逸结合,也很关心其他同志的锻炼,常提醒周围的人,要担负繁重的工作,就要舍得花时间运动和休息。他说,这个时间舍不得花,从眼前看是多工作了,但从长远看,却是少工作了。

☚ 邓小平   郭沫若 ☛

陈云1905~1995

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原名廖陈云。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曾任中共淞浦特委组织部长,参加领导当地农民起义。1929年起在上海等地从事革命斗争。1930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931年被补选为中央委员,同年9月起被指定为中共临时中央成员、常委。1933年赴中央苏区,次年被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长征中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委。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1935年5月作为中央代表去上海,后赴苏联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曾入列宁学院学习。1937年回到新疆,曾接应西路军余部进入迪化(今乌鲁木齐),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1945年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书记兼北满军区政委,领导创建北满根据地。1946年6月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中共中央南满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东北军区副政委、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1950年被补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副主席。他主要担负领导全国财政经济方面的工作,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被解除一切领导职务。1975年被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12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并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后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继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主要著作收入《陈云文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