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陆懋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陆懋修(1818—1886)清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字九芝,一字勉旃,号江左下工、林屋山人、窳翁等。陆嵩子,陆润庠父。诸生。中年始弃儒业医,家学渊源,精治伤寒。学精《内经》、运气,深研仲景学说,治宗仲景家法,尤折服柯琴、尤怡。勤于著述。著有《世补斋医书》,包括《文集》《不谢方》《伤寒论阳明病释》《内经运气病释》《内经运气表》《内经难字音义》;并重订及校正《傅青主女科》《广温热论》《理虚元鉴》《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合为《世补斋医书续集》。今人辑为《陆懋修医学全书》。另著有《岭上白云集》等。 陆懋修清代著名医家。字九芝。元和(原属江苏吴县)人。初业儒,以文学著名。家中世代知医,中年以后,致力于医,博览群书,尤精《内经》、仲景之学。治病主宗仲景之方,常奏良效。撰《世补斋医书》33卷 (1866),对医家著述上的抄袭和医疗思想多所评述,其中虽有中肯之处,但也有不少偏执之见。其所涉及运气、内、难、伤寒、温病、妇等科,多为后世医家所重视。然在思想倾向上,由于过分推崇仲景,泥信五运六气,表现了较明显的保守倾向,如抨击王清任之亲见脏腑,是教人于杀人场上、腐骨堆中学医道,均属偏激之词。 陆懋修清代医学家,字九芝,江苏元和县人。先世多以科第为官,但都能行医。到九芝,比其先人尤精于医学。著有《世补斋医书》,指出一些医学著作互相抄袭的情况。其评论既中肯,也有偏见。他在医学思想上是守旧的。温病学兴起之后,他成了保卫《伤寒论》、讨伐温病学的主将之一。也反对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认为一切都是古的好。 陆懋修lùmàoxiū清代医学家。字九芝。江苏元和人。世医出身。读医书较多, 编著有《世补斋医书》, 指出一些医家著述互相抄袭的情况, 对不少医家评论较多, 其中虽有中肯之处, 但由于过分推崇张仲景, 并泥于五运六气说, 反对王清任实地观察人体内脏,反映了较浓厚的复古尊经的保守思想。 陆懋修 陆懋修陆懋修(1818~1886年),清代医家。字九芝,又名勉旃,号江左下工,又号林屋山人,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先世以儒显,皆通医。懋修初为诸生,世其学以文学著名。咸丰(1851~1861年)中转徙上海,乃致力于医而以医名。晚年其子登第,就养京邸,乃定居北京。一生博览群书,至老著述不倦。1866年,撰成《世补斋医书》,包括6种,33卷,刊于1884年。对有清代医家著述上的抄袭和医疗思想多所评述,其中虽有中肯之处,也有偏执之见。如陆氏推崇仲景之学,提出温病即包括在伤寒中的观点。且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一语乃“误以胃热为肺热,由于不识阳明病”之故,这于沟通伤寒、温病学说有所补益;其论述之运气、《内经》、《难经》、妇科等内容,亦多为后世医家所重视。然其认为“治温病法不出《伤寒论》之外”,否定了温病三焦辨证,表现了其明显的保守倾向;其认为王清任之亲见脏腑,是教人在杀人场上学医道,亦属偏激之词。此外陆氏校订医书有四种,25卷,由其子陆润庠刊于1910年,称《世补斋医书》续集。 ☚ 朱沛文 黄宽 ☛ 陆懋修1818—1886清著名医学家。字九芝。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世医出身。对《伤寒论》很有研究,认为温病是属于伤寒阳明症范畴,对当时温热学说有所批评。并将温热与瘟疫相区别。还对《内经》运气致病理论,用历代治法变迁,加以说明,颇多发挥。但过分推崇张仲景,泥信五运六气说。著有《世补斋医书》等六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