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城
爵号名。王莽初封州牧为男,郡守为附城。《资治通鉴·汉纪·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 “领州郡,怀忠孝,封牧为男,守为附城。” 胡三省注 《资治通鉴》:“项安世《家说》曰: 王莽封诸侯,置附城,汉人盖以城解墉也。古文庸,即墉字,后人加土以别之。不成国者谓之附城,犹今言支郡为属城也。余按《王制》,不能50里者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郑《注》曰:小城曰附庸。附庸者,以国事附于大国。《正义》曰: 庸,城也,谓小国之城不能自通,以其国事附于大国,故曰附庸。”
爵名。《汉书·王莽传上》:"'臣请诸将帅当受爵邑者爵五等,地四等。'奏可,于是封者高为侯伯,次为子男,当赐爵关内侯者更名曰附城,凡数百人。"又《王莽传中》:"封牧为男,(郡)守为附城。""爵从周氏有五。诸侯之员千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以俟有功。诸公一同,有众万户,土方百里。侯伯一国,众户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则,众户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附城大者食邑九成,众户九百,土方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