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里不哥争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里不哥争位 阿里不哥争位阿里不哥为蒙古汗国宗王,是蒙哥汗与忽必烈汗的兄弟,阿里不哥年最幼,都是拖雷后裔。蒙哥汗九年 (1259),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蒙哥汗病逝,汗位空缺。遵照蒙古故俗幼子守户,阿里不哥当时驻守大斡耳朶,统领漠北蒙古军队,有意承继大汗位。忽必烈也有意得到汗位。当时忽必烈正率东路蒙古军队夹击宋军,围困鄂州城 (湖北武昌),蒙哥去世的讯息传到后,其迅速召集部下将军与谋士商议应急办法,最后接受郝经的谋略,“以轻骑归,渡淮乘驿,直造燕都,则从天而下,彼之奸谋潜志,冰释瓦解” ( 《元史》卷157),彼指阿里不哥。于是忽必烈立即与宋军讲和,麾师北返。中统元年 (1260) 四月,忽必烈与诸军到开平,召集诸王参加大会,合丹、阿只吉等率领西道诸王,移相哥、塔察儿、瓜都等率东道诸王应邀前往。在忽里台上,忽必烈宣布即大汗位,定年号为中统。五月,阿里不哥也召集了忽里台,在和林按坦河畔宣布继大汗之位。随即双方开始了激烈交锋,忽必烈行动迅速,在组织和军事上的准备充分,他委任的官将很快就到各处接管了政令事务,兵将也扼守住了延安等处关隘。又 “征诸路兵三万驻守燕京近地,在各路市马万匹送开平府”,“诏燕京、西京、北京三路宣抚司运米十万石,输开平府及杭州、沙口、净州、鱼儿泺,以备军粮” ( 《元史》卷4)。还派得力大臣廉希宪至关陇任京兆等路宣抚使,禁锢阿里不哥派去的霍鲁海、刘太平,杀死密里火者、乞台不花等人。阿兰答儿则率兵自和林南下,与支持阿里不哥的哈剌不花、浑都海会师,集结在甘州。双方在甘州东山丹附近辉碑谷发生激战,阿兰答儿、浑都海被杀,元军控制了西部地区。中统元年底忽必烈已基本控制住局势,开始亲征和林,阿里不哥因兵力单弱,撤至谦谦州 (叶尼塞河上游南),忽必烈将军队留驻和林,自己返回开平,并派人控制了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后王分地。为了彻底打垮阿里不哥,忽必烈严禁自己分地内的物资和粮草流入阿里不哥控制地区,准备采取控扼策略达到目的。阿里不哥得不到漠南粮草物资的支援,政治经济上发生巨大困难,只好派阿忽鲁到察合台设法征调,阿忽鲁到察合台后不仅不能覆命,反而拒绝再听从阿里不哥的调遣,准备自立,在政治上倒向忽必烈,忽必烈乘机命阿忽鲁辖治察合台诸地。阿里不哥愤而起兵攻击阿忽鲁,先败后胜,占领了阿力麻里城和亦列河 (伊利河) 地区,在那里驻扎下来。阿忽鲁率残军退守撒马尔干。阿里不哥军队在当地征敛过度,受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抗。中统二年 (1261),阿里不哥带军至和林附近,准备约和,却又突袭移相哥的军队,抢占和林,并向南扩展,早有准备的忽必烈很快就调集大军迎击,昔木土脑儿战役是一次著名战役,双方未分出胜负,各自撤离战场。以后阿里不哥的状况日趋恶化,部众多叛,辖地又发生连年饥荒,而且还有阿忽鲁的军队不断袭扰,至元元年 (1264),在经过四年艰苦抗争后,阿里不哥在窘迫中向忽必烈投降。 ☚ 蒙哥夺权 李璮事变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