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 AFU
是存在于血清中的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参考值:AFU(化学法)为324±90μmol/L。临床意义:是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物,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细胞、血液和体液中,参与体内糖蛋白、糖脂和寡糖的代谢。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各类疾患(包括良、恶性肿瘤)。AFU升高的机制可能有:
❶肝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坏死使溶酶体大量释放入血;
❷正常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可使摄取和清除糖苷酶的功能下降;
❸肿瘤细胞合成糖苷酶的功能亢进;
❹肿瘤细胞可能分泌某种抑制因子,抑制肝细胞对糖苷酶的清除能力或释放某些刺激因子,促进肝细胞或肿瘤细胞本身合成糖苷酶。总之,血清AFU活性升高可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血清AFU活性动态曲线对判断肝癌治疗效果、估计预后和预报复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甚至优于AFP。在使用AFU时应与AFP同时测定,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有较好的互补作用。AFU在用琼脂糖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时存在8种不同等电点的同工酶,根据各自的峰型特点,AFU同工酶对正常人、肝炎和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