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贝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贝尔1757—1794Jacques Rene Hebert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阿贝尔派领袖之一。原为新闻记者。革命初期在巴黎创办《杜歇老爷报》,并参加科尔得利俱乐部。1792年12月当选为巴黎市府第二副检察长。主张消灭基督教;没收敌人财产,交给革命人民;实行累进所得税;实行极端的革命恐怖政策。对外主张继续战争,解放全欧洲。1794年3月密谋发动巴黎公社举行起义,企图推翻罗伯斯比尔政府。失败后被捕,以“阴谋危害共和国”罪被送上断头台。 阿贝尔 阿贝尔1802—1829Abeier,Abel挪威数学家.1821年入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名奥斯陆)大学.在拉格朗日关于方程论的论文启发下,于1824年发表了论文《论代数方程,证明五次方程的不可解性》,严格证明了一般五次方程不可能用根式求解,引入了交换群(Abel群)的概念,这使他成为群论的先驱.但这一工作在当时未能获得一般数学家的重视和理解.为了继续探索高次方程的超越函数解法,他又于1826年写成了论文《关于很广一类超越函数的一个一般性质》,提出了著名的阿贝尔定理,引入椭圆积分的反演,并发现了椭圆函数的双周期性.他和德国数学家雅可比分享了创立椭圆函数论的荣誉.这方面的工作是阿贝尔对数学最杰出的贡献,也是19世纪数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 柯西 罗巴切夫斯基 ☛ 阿贝尔 阿贝尔1802—1829Abeier,Abel,N. H.挪威数学家。阿贝尔生于挪威一个世代牧师的家庭,他的父亲毕业于丹麦的一所名牌大学。阿贝尔13岁才与哥哥进学校学习, 由于家境贫寒,常被人嘲笑。15岁时。新来的数学教师洪波引导阿贝尔学习数学。仅一年时间,阿贝尔就完成了初等数学的学习, 并开始向高等数学进军。他攻读数学大师们的书,其中有高斯, 泊松和拉格朗日的著作。 在中学的最后一年, 阿贝尔开始考虑当时的一个著名数学难题——一般五次方程的解法。这个问题历经二百年没能得到解决。阿贝尔很快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设想,但他的数学老师已不能理解他了,因为学生的思想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洪波劝阿贝尔暂时把问题放一放, 先去参加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 阿贝尔的天资足以使他考上大学。但阿贝尔的家没有钱,恰恰他的父亲又去世了,洪波老师四处奔走,终于设法在克里斯蒂安那大学为阿贝尔争取到了一笔助学金。 入大学后, 阿贝尔就开始继续研究五次方程的解法。一次,他曾以为自己发现了五次方程的解法,把论文交给丹麦数学家德根。德根很快发现了其中的错误,写信给阿贝尔说:“你虽没能达到目的,但充分显示了你的才华。我希望你不仅研究五次方程的解法,而且能进一步研究对数学整体发展具有更大影响的问题, 譬如椭圆函数。 阿贝尔毫不气馁,在大学几年中,他奋斗不息,长进很快。1824年,年仅22岁的阿贝尔终于成功地解决了五次方程问题。他得出了结论:“对于一般五次方程,不能仅依靠对其系数施以加减乘除与开方而获解。”对他的结论, 当时几乎无人接受。为了求得人的理解支持, 为了谋生, 1825年, 阿贝尔离开挪威到了德国和法国。他在德国想找当时最大的数学权威高斯求得支持, 但他没有勇气。因为高斯收到他的论文后拒不回信。据说,高斯看完阿贝尔的论文后,说:“这太可怕了! 竟然写出这种东西。” 阿贝尔在伯林的六个月中唯一令他安慰的是一位著名工程师克列勒帮助他在克列勒自己创办的刊物《纯粹和应用数学杂志》上发表了五篇文章,详细论述了阿贝尔关于五次方程的解法问题。 阿贝尔于1826年2月,到了巴黎,这里集中了世界上许多一流数学家。但是,巴黎也使阿贝尔大大地失望了, 那些著名的数学家对阿贝尔这个无名又太年轻的探索者不重视。 阿贝尔再次去柏林找好朋友克列勒。此时,阿贝尔已染上肺结核,大学供给的助学金已经用光。但这位数学家的思维却异常活跃,脑子里闪烁着数学新思想。他下决心返回他的母校, 整理他的思维, 把它们变成论文。 阿贝尔回到挪威,开始一篇篇地写文章,克列勒帮助他发表。阿贝尔逐渐被数学界注意了。但是,阿贝尔的身体健康却每况愈下。终于, 1829年4月6日, 阿贝尔宝贵的生命被死神夺走了。当柏林大学聘他为教授的信函到达时, 已是他死后三天了。 1830年6月28日, 阿贝尔获得法国科学院颁发的大奖。在挪威首都的皇家公园,人们为阿贝尔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雕塑着一位年轻人,两脚踏着两个被打倒的雕像,象征阿贝尔攻克了两个数学问题;椭圆函数和高次方程求解。阿贝尔的一生,正如克列勒的颂词: “阿贝尔的全部著作镌刻着无比的创造天才,和非凡的有时是惊人的思维力量。如果考虑作者的年龄,那更令人惊叹……阿贝尔赢得人们的尊敬和无限怀念,不仅是因为他的伟大才能, 且由于他纯洁的品质和高尚的心灵,及少有的谦虚。这些非凡的品德,使他作为一个人来说, 也同他的天才一样被人们珍爱。” ☚ 罗巴切夫斯基 波尔约,J. ☛ 阿贝尔1802—1829Niels Henrik Abel挪威数学家。证明五次以上代数方程一般不能用根式解,Abel方程(即Galois群是Abel群的方程)能用根式解,由此引起交换群的概念。还研究了二项级数论、椭圆函数论、Abel函数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