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偷越国(边)境外逃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偷越国(边)境外逃罪军职人员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为逃往外国或港澳等地区而实施的非法越境行为。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国家的国 (边)境管理制度,而且还侵犯了国家的兵役制度和军事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外逃的行为。只要有非法越境行为即可构成本罪。(3)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外逃的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如果是以反革命为目的而偷越国(边)境外逃的,应以反革命罪中的投敌叛变罪论处。根据条例第7条规定,构成本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从重处罚。 偷越国(边)境外逃罪违反国家(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外逃的行为。其特征是: (1)犯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国(边)境管理制度和国家军事利益。中国法律规定,凡中国公民出入国(边)境的,必须按照国家出入国(边)境管理法规的规定,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经过批准,并在指定的地点或口岸出入国(边)境。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非法出入国(边)境的,都直接破坏了国(边)境管理制度。现役军人非法出入国(边)境外逃,又违反了兵役法,直接危害国家军事利益,具有更大的危害性。(2)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和军人职责,私自非法出入国(边)境的行为。所谓国境,是指国与国之间行使主权的领土范围的界限。所谓边境是指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界限。偷越国(边)境是指私自从陆地、海上、水面和空中非法逃往国(边)境以外的行为,包括在不准通过的地点秘密出入,或者未经主管部门批准,在规定的地点采取蒙混欺骗等手段,逃往国外。行为人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手段,只要一经实施,即构成本罪。如果未达到偷越到国(边)境外的目的,按未遂犯论处。 (3)犯罪主观方面故意的,并且有非法偷渡国(边)境的目的。至于偷越国(边)境外逃的动机则是多种多样的,如贪图享乐、怕苦怕累,逃避惩罚,向往国外生活方式等。如果是出于反革命目的越境外逃,投奔敌人的,应按反革命罪中的投敌叛变罪论处。(4)犯罪主体是现役军人和军内在编职工。非军人偷越国(边)境的,应按刑法176条偷越国(边)境罪论处。依照《军职罪条例》第7条的规定,犯偷越国(边)境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从重处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