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炳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阿炳1893—1950江苏无锡人 阿炳
阿炳
阿炳1892——1950原名華彦鈞,乳名阿炳,江蘇無錫人,1892年 (清光緒十八年)生。5歲隨父親在無錫雷尊殿當小道士。7歲讀私塾。1902年張恩溥爲其題道名華彦鈞,被譽爲小天師。小時從父學二胡、瑟琶等樂器。13歲時便能演奏多種樂器,參加拜懺、誦經、奏樂。18歲已是無錫道教音樂界出色樂師。20歲爲雷尊殿當家道士。32歲雙目失明,遂淪爲流浪藝人,身背瑟琶,手拉二胡,走街串巷說唱賣藝。1931年九一八後,經常彈唱《歌頌十九路軍》、《義勇軍進行曲》和《松花江上》樂曲,又創作《寒春風曲》。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一度避難無錫東亭老家,不久赴上海,在崑曲仙霓社擔任琴師,並在電影《七重天》中擔任表演盲人群衆角色。並創作《聽松》二胡獨奏曲。1939年創作 《二泉映月》 樂曲。1947年肺病發作,卧床吐血,以修理胡琴度日。1950年9月,中央音樂學院師生專程赴無錫爲其録制《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三首二胡曲和《昭君出塞》、《龍船》、《大浪淘沙》三首瑟琶曲; 同年12月12日病逝。年58歲。創作、改編、承襲之樂曲有二三百首,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所爲其編印出版《阿炳曲集》。 阿炳中国民间音乐家。原名华彦钧。1893年8月20日生,1950年月12月4日去世。自幼学习笛子、琵琶、二胡等,约1928年失明,称“瞎子阿炳”。作有二胡曲3首:《寒春风曲》(20年代末)、《听松》(30年代初)、《二泉映月》(30年代末),琵琶曲3首:《昭君出塞》、《大浪淘沙》、《龙船》。1950年演奏录音了6首乐曲,并编成《阿炳曲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