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房宫遗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房宫遗址在西安西郊约15公里处的阿房宫村及其附近一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增强,为了表现秦政权的威严和满足享乐的愿望,便开始大规模地修建离宫别馆。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驱70万人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营造朝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即阿房宫。据《史记》载:“前殿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在咸阳与临潼之间,离宫别馆、亭台楼阁“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项羽入关后,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物被一炬化为灰烬。今阿房宫村南有一座大土台基,周长约31米,高约20米,全用夯土筑起,当地农民称为“始皇上天台”。另在村的西南方,有一个面积为26万平方米的长方形夯土台地,农民称之为“郿坞岭”。这两处是阿房宫遗址内最显著的建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房宫遗址 阿房宫遗址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建的宫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面积约4.5公里。其现存的最显著的遗迹为“始皇上天台”和“郿坞岭”。二者均为夯土台基,前者位于阿房村南,高约20米,周长310米,后者面积约26万平方米,为长方形。阿房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宏伟建筑,据《史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工程与规模之大,由此可见一般。可惜如此壮丽的建筑,在秦末战争中被毁于战火,而今只剩屈指可数的数座台基遗址。1961年,此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秦咸阳城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 阿房宫遗址 264 阿房宫遗址秦代宫殿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15公里的咸阳塬上。始皇三十五年(212),于周故都城丰、镐之地即秦的上林苑内,建造新宫城——阿房宫。阿房前殿目前尚遗存高大的夯土台基,北高南低,东西长1200米,南北450米,最高处约7—8米,其内还有其他遗址,并出土砖瓦等建筑材料。 ☚ 曲阜鲁城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 阿房宫遗址 阿房宫遗址秦代大型宫殿建筑遗址。位于西安市西郊三桥镇以南的阿房村一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狭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死后,二世继续营建,但至秦亡时犹未建成,故未正式命名。后人因其前殿所在的地名为阿房,而称之为“阿房宫”。朝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汉书·贾山传》),前殿则“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亡,阿房宫为项羽所焚毁,至北宋时其址已沦为农田。现存前殿遗址,夯筑土台,东西长约一千三百多米,南北宽约五百余米,台高约七米,其中有一处夯土高台高约十多米,边长百余米,俗称“始皇上天台”。在前殿附近还发现有柱础、空心砖砌的踏步及陶水管道等遗迹。 ☚ 秦咸阳宫殿遗址 未央宫 ☛ 阿房宫遗址 阿房宫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西郊阿房村一带。为秦始皇及秦二世所建的宫苑。《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五年(前212),驱使七十万人于上林苑中营建阿房宫。“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元年(前209)续建。西至咸阳,东至临潼,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连绵“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唐人杜牧《阿房宫赋》有翔实描绘。汉王刘邦元年(前206),项羽焚毁咸阳,阿房宫亦付之一炬,尽成灰烬。宋人康与之《诉衷情·长安怀古》:“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1956年,在阿房村南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夯土台基,高20米,周长310米,当地称始皇上天台。又在村西南发现一长方形台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当地称郿坞岭。这两处为尚存的最显著的阿房宫遗址。另据勘测,阿房宫前殿遗址在今东起巨家庄、赵家堡,西至古城村一带,遗址土台高处约有7—8米,东西长1200米,南北长450米。出土文物多为建筑材料,其中有铺地砖、空心砖、板瓦、筒瓦、磨石、铁刀、铜器、陶器和战国货币等。 ☚ 汉长安城遗址 白鹿原 ☛ 阿房宫遗址秦代宫殿建筑基址。位于陕西西安市阿房村。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至秦亡尚未完成,后被项羽焚毁。20世纪50年代末曾经勘查。现存大型夯土建筑台基,东西1200米,南北近500米,最高达7—8米,其上遗留大量秦代瓦当等建筑材料和其他遗迹。 阿房宫遗址 阿房宫遗址秦代宫殿建筑基址,位于陕西西安市阿房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图绘各国宫室,在咸阳北依样建筑,共有宫室145处,藏美女万人。前212年又以渭南上村苑中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生前造成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50丈,庭中可容纳万人,殿中可竖立五丈高的大旗。宫前立12个铜人,分别重24万斤,此为初并天下时,收集民间兵器,销毁改铸而成,征发70万人,分工营造,从全国各地运来山石树木。计建有宫室300余所,但工程未能竣工,秦始皇便死了,原后二世继续修建。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一把火变成焦土,大火三月不息。现阿房宫村南有一个大土台墓,周长31米,高约20米,全用夯土筑起,群众戏之为 “始皇上天台”。 ☚ 殷墟 隋唐长安城遗址 ☛ 阿房宫遗址 阿房宫遗址秦代宫殿建筑基址,位于陕西西安市阿房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图绘各国宫室,在咸阳北依样建筑,共有宫室145处,藏美女万人。前212年又以渭南上村苑中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生前造成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50丈,庭中可容纳万人,殿中可竖立五丈高的大旗。宫前立12个铜人,分别重24万斤,此为初并天下时,收集民间兵器,销毁改铸而成,征发70万人,分工营造,从全国各地运来山石树木。计建有宫室300余所,但工程未能竣工,秦始皇便死了,秦二世继续修建。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一把火变成焦土,大火三月不息。现阿房宫村南有一个大土台墓,周长31米,高约20米,全用夯土筑起,群众戏之为 “始皇上天台”。 ☚ 殷墟 隋唐长安城遗址 ☛ 阿房宫遗址秦代离宫的一个前殿。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约15千米的阿房村及其附近一带地方。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驱使70万民工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营造朝宫以代替咸阳宫。始皇在位时只建成1座前殿即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终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项羽入关以后,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一炬化为灰烬。遗址附近秦汉两代残砖断瓦俯拾皆是。最显著的建筑遗迹,一在今阿房宫村南,为一高约20米的大夯土台基,面积约5万平方米;另一夯土台基在阿房宫村西南,东西约长1320米,南北宽420米,最高处约7米~9米,面积约达554400平方米,为阿房宫前殿遗址所在。该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