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生态措施
充分发挥自然界的植物和生态环境蓄滞洪水、削减洪峰的功能,维系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的措施。是防洪的新理念和新措施。生态水利要求在各种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界的防洪功能,尤其是各种涵养水源工程的建设及利用植被和其他生物减少洪水冲刷河岸; 退耕还林还草等减少水土流失等手段和方法。同时,更加注重防洪的各种人造建筑物对生态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回避、减轻和补偿这种影响或损害; 更加注重洪水的资源化和雨洪的利用; 更加注重洪水对流域生态的自然调节机制,恢复洪水的各种生态功能。传统的工程措施是以积极防御为目标,人为控制洪水。生态防洪措施与洪水共处,留给洪水以出路。结合工程、非工程措施,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在蓄滞洪水和削减洪峰中的功能。生态防洪措施不是单一的防洪手段,而是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以及各种措施的综合运用。生态防洪措施不会对流域生态系统本身造成新的污染源,而是使流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更加健全,根本上缓和人与洪水的尖锐矛盾,使得流域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得到和谐而健康的发展。生态防洪措施在欧洲和美国主要流域已经有实践,在中国通过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方式得以开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