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闵予小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闵予小子 闵予小子《诗经·周颂》篇名。《毛诗序》云:“《闵予小子》,嗣王朝于庙也。”《鲁诗》以为“成王除武王之丧,将始即政,朝于庙之所歌也。”较《毛诗》为详。据此,诗作于成王三年除武王之丧时。或以为诗作于成王七年,周公致政之后;或以为作于武王既葬,附祭于宗庙之时,均不确。诗的作者,有以为成王自作,有以为周公托为成王之词,今已无考。前人有以此诗及《访落》、《敬之》、《小毖》四篇为一首诗之四章,乃成王自作悔过之词,《周颂》误分为四篇(参见高亨《诗经今注》)。说颇新颖,但无确据。全诗一章,十一句。先诉先王去世后的哀痛,再颂先王之美德,最后表达自己继承遗志的决心。章法严谨,一波三折,为后世哀祭体作品所取法。 ☚ 武 访落 ☛ 《闵予小子》闵予小子,(一) 可怜我这个小子, 遭家不造,(二) 家门遭到不幸事, 嬛嬛在疚。(三) 无依无靠多么忧伤。 於乎皇考! (四) 啊!我的父亲周武王, 永世克孝。一生能把孝道行。 念兹皇祖,(五) 想念我祖父周文王, 陟降庭止。(六) 他上上下下直道行。 维予小子,我这幼稚的小子, 夙夜敬止。早晚都应该谨慎哩。 於乎皇王! (七) 啊!我祖、我父——文王、武王, 继序思不忘。(八) 我继承他们的事业不敢忘。 注 释 (一)郑玄:“闵,悼伤之言也。” (二)马瑞辰:“按《周礼·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仪礼·士丧礼》:造于西阶下。注并云:造,至也。《书·粊誓》郑注:至,犹善也,不造,犹不善。不善,犹不淑也。《杂记》:寡君使某问君,如何不淑。不淑,犹云不祥,谓遭凶丧也。” (三)朱熹:“嬛与𠙦同。无所依怙之意。疚,哀病也。” 王先谦:“《齐》嬛作𠙦 。《韩》作惸。《鲁》作𠙦,疚作㝌。” (四)郑玄:“於乎我君考武王,长世能孝。谓能以孝行为子孙法度,使长见行也。” 何楷:“苏辙云:终身能孝也。” (五)郑玄:“思此君祖文王。” (六)毛亨:“庭,直也。” 郑玄:“陟降,上下也。……上以直道事天,下以直道治民。” 陈奂:“止,词也。” (七)朱熹:“皇王,兼指文武也。” (八)陈奂:“《尔雅》:‘叙,绪也。’序与叙通。继绪犹缵绪。《閟宫》》:缵禹之绪。《传》:‘绪,业也。’绪、业一义之引申。思为句中语助,无实义。” 注 音 闵min愍 嬛qiong穷 疚jiu救 於wu乌 陟zhi至 闵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念兹皇祖, 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 於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配合乐器,采用皇家的乐调,而且带有舞蹈艺术。它和国风不同,《夙》诗是民歌,是反映人民生活的诗歌。西周传至厉王幽王,暴虐无道,产生了一些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诗和讽刺诗,这就是《大雅》和《小雅》。其中也有叙述周人开国和征伐四夷的史诗,如《生民》,《公刘》等。《小雅》有一小部份,如《黄鸟》、《苕之华》等,都很像风诗。所以说《颂》是一种与二雅也不同的诗,是歌功颂德的作品,它和《雅》诗中那些歌颂统治阶级和祭祖的诗相似, 像《宫》这一首诗是赞美鲁僖公的功绩, 长达一百二十句,是《诗经》中最长的诗。 现在这一首《闵予小子》,就是《周颂》中的一首诗。《周颂》大约作于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的一百多年之间,即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年至九百五十年之间。 按朱熹的研究,《闵予小子》这一首诗,乃是成王除丧朝庙所作。今人认为,它是成王遭武王之丧后,祷告于祖庙的颂诗。有人认为,它可能不是成王所自作,而是他叔父周公托为成王的歌诗以作进戒的。 闵通悯,是怜爱之间。予小子,成王自称,当时成王尚幼小。不造就是不善不吉祥。嬛嬛读如穷穷,是孤独无依之意。这头三句是第一段。幼小的成王的祖宗之灵祷告: 求您可怜我这幼小的后代,我遭逢家国的灾难,我孤零零地整天忧伤。“嬛嬛在疚”,匡衡说: 这是成王虽然服丧完毕,而思慕之心不已。这是他对周初文王武王伟大功绩怀念深沉之意。 “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一陟降庭止。”於乎是放声赞叹之辞。皇考是指成王已故的父亲武王,皇祖,是指的文王。这段诗赞扬武王甚孝,时刻见念文王,常常像看到他升降群臣,非常公平。陟,升。庭,亦作廷,公正之意。止,语助词。据朱熹注,则谓赞武王一辈子都很孝敬,常若看见文王之灵常升降于庭。就像古书上说“见尧于墙,见尧于羹”。匡衡引用这句时说: 若神明临其朝庭。这是这首诗的第二段。其意为: 我要放声赞扬我先父,他一辈子能尽孝道,时刻怀念我祖创业的艰辛,就如同看到他的英灵常升降于朝廷。 “维予小子,夙夜敬止。於乎皇王,继序思不忘!”序即绪,是事业的传统之意。想到我还未成年,虽然嗣位,能力很不足,我只有日夜辛劳坐朝治理天下,我大声呼请祖父听我禀,我一定继承我先祖先父的遗业,永远不忘。这是颂诗的第三段。 这首颂诗,让我们看到了三千多年的周成王在嗣位时向祖庙祷祝的颂词。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宗法制 (即父家长制)在我们社会中的影响痕迹,读这首诗,不但是欣赏它的美学价值,尤其重要的是它的历史价值,即让我们参加一次崇拜祖先的活动,知道它,认识它,对我们来说,都很有意义。这是一篇在奴隶社会中统治阶级祭祖的乐章,它有宗教色彩。这种消极因素,不待多言而自明。 闵予小子
【注释】 ①闵 (mǐn):忧伤。小子:成王自称。②不造:不幸。③嬛嬛(qióng):孤独无依貌。疚:忧病。④於乎:叹词。皇考:指武王。⑤永世:终生。克:能。⑥兹:此。皇祖:指文王。⑦陟降:上下。庭:直。⑧敬:谨慎。⑨皇王:指文王和武王。⑩序:绪,事业。 【鉴赏】这是成王居丧朝庙之诗。 全诗一章十一句。首三句写成王悲痛之情。一个“闵”字领起,沉痛无限。成王为何如此悲痛欲绝?原来是因为遭到武王崩殂的凶丧之事。武王崩殂犹如五雷轰顶,成王遭此凶丧,怎不肝胆俱裂,忧伤至极。要知道,此时成王还很年轻,父王已死,依靠失去,因而他深感孤独,成天处于忧病之中。中四句写成王不忘先王之德。成王虽幼,但很有志向,不以居丧而忘先王之德。前二句为成王念武王之词。诗言“啊,父亲武王,一生能行孝道。”言下之意,自己也要像父亲那样终身奉行孝道。后二句为成王念文王之词。诗言“想念祖父周文王,上上下下行直道。”言下之意,自己也要像祖父那样事天治民以直道。末四句写成王矢志不忘先王之业。成王日夜谨慎,不敢懈怠,始终奉守善道,矢志不忘继承祖考之王业。成王当年还是一位幼冲小子,竟能如此深谋远虑,后来成为圣世明王就绝非偶然了。 《诗序》说:“嗣王朝于庙。”此说虽不误,但略嫌笼统。究竟是何时“朝于庙”?对此历来说法不一。《正义》说是“周公致政,成王嗣位,始朝于庙”。此说殊误。周公致政成王,距武王之崩相隔七年之久,纵使余哀犹存,能有这般哀痛吗?朱熹《诗集传》说是“成王免丧,始朝于先王之庙”。此说虽通,但欠贴切。免丧之时,哀思固然尚存,但其词也不至于这等凄怆悲凉。审之文情,当以“武王既葬祔主于庙”之说为是。 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① 於乎皇祖,永世克孝!②念兹皇祖,陟降庭止。③ 维予小子, 夙夜敬止。於乎皇王, 继序思不忘!④ 【注释】 ①闵:通“悯”,怜念。小子:成王年幼, 自称小子。不造:不善。即不祥、不幸的意思。嬛 (qiong穷)嬛:《说文》及《汉书·匡衡传》引此诗均作“茕茕”,孤独无依。疚:忧伤。 ②於乎:呜呼,叹息声。皇考:指武王。永世: 一辈子。克: 能。 ③兹:此。皇祖:指文王。陟降:上下,即提升和降级的意思。陟,升。庭:亦作“廷”,公正。止:语助词。 ④序: 绪。 即事业。 思: 语助词。 【译文】 念我嗣位未成丁,家中却遭大不幸,孤独无依又困病。放声赞美我先父,一生能把孝道行。想我祖父初秉政,升降群臣多公平。而我如今年纪轻,早晚勤劳理朝政。伟大先祖请放心,继承大业记遗命! 【集评】 宋·朱熹:“此成王除丧朝庙所作,疑后世遂以为嗣王朝庙之乐。 后三篇仿此。” ( 《诗集传》卷十九) 清·姚际恒:“《小序》谓 ‘嗣王朝于庙’,然不言何时。何玄子引殷大白《副墨》曰: ‘武王既丧而袝付主于庙’,似为得之。盖以首三句为方在丧之辞, 曰 ‘嬛嬛在疚’ 也。郑氏曰, ‘除武王之丧, 将始即政,朝于庙也’。《集传》本之, 曰, ‘成王免丧,始朝于先王之庙而作此诗’。按首二句必非除丧之辞。” ( 《诗经通论》卷十七) 清·方玉润: “右《闵予小子》一章, 十一句。 《小序》谓 ‘嗣王朝于庙’,而不言何时。《集传》以为 ‘成王免丧,始朝于先王之庙,而作此诗’,盖本郑氏说也。然 ‘遭家不造,嬛嬛在疚’等语, 岂 ‘免丧’之言乎?姚氏曰: ‘何玄子引殷大白《副墨》曰,“武王即葬而袝主于庙”,似为得之。’此正其时诗也,何云 ‘似’耶?盖首三句方在丧中,下又将有事朝政,故知其为既葬而袝主于庙之时耳。 然诗似祝辞, 非颂体, 而亦列之 《颂》 者,《颂》之变也。周家圣圣相承,家学渊源不外一敬字。文王之学曰 ‘缉熙敬止’,武王之学曰 ‘敬胜怠者吉’,今成王方嗣统,欲上继祖父之绪于不忘,亦曰 ‘夙夜敬止’, 其心传之要不在是欤?故每于对越在天之时, 常若其‘陟降庭止’,不以丧中而忘道德也。此当为成王冲幼第一章诗,而其志向已如此,无怪其能缵承文武大业,为圣世明主,夫岂无因而致此哉?”(《诗经原始》卷之十七) 清·刘熙载:“《雅》、《颂》相通,如《颂》:《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近《雅》,《雅》:《生民》、《笃公刘》近《颂》。”(《艺概》卷二) 今·高亨:“《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四篇,似是一篇的四章,是周成王所作的悔过诗。周武王灭殷,封殷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地,命管叔、蔡叔监视他。武王死,成王立为王,年幼,由叔父周公代管国政。管叔等散布流言,说周公要篡位,成王也怀疑周公。周公为了避嫌,领兵到东方去了。不久,武庚、管叔、蔡叔和徐国、奄国背叛周王朝,成王觉悟,迎回周公。周公领兵东征,平了叛乱。成王在武庚等叛变以后,认识到自己怀疑周公的错误,因作这篇诗,表示悔过,以告于文王武王宗庙。诗分四章,今本《周颂》误分为四篇。”(《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今·程俊英:“这是成王遭武王之丧告于祖庙的诗。有人怀疑这篇和以下三篇都是成王所自作。有人说可能是周公托为成王之词以进戒的诗。”(《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总案】 这首诗是成王遭武王之丧告于祖庙所用的歌舞曲。此诗先抒先王去世的哀痛,再颂先祖先父之美德,最后表明不忘遗命的决心。章法严谨,条理清晰,一诗而三转析,感情亦随之起伏回荡。其章法格局,为后世哀祭体作品所效法。 闵予小子 闵予小子[原文] ☚ 闵予小子之什 访落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