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间接信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间接信用Indirect Credit

亦称“中间信用”。“直接信用”的对称。通过中介人或信用中介机构所形成的借贷或债权债务关系。间接信用是货币信用,克服了实物信用的局限性,也突破了直接信用受个体实力不足的限制。银行信用是典型的间接信用形式。

间接信用

通过信用中介机构而间接发生的信贷行为。间接信用有悠久的历史,它随着古代货币经营业的发展而产生。货币经营业手中集聚若干货币资产,而贸易商人由于在当地采购货物缺少货币,货币经营者就将货币借给商人们使用,于是货币经营者充当了信用中介,也就产生了间接信用。其特点是借款人与存款人不直接见面,互相也不了解,而是由信用中介替存款人和借款人办理一切信用手续。欧洲中世纪后,随着货币经营业的发展和信用中介业务的扩大,货币经营者逐渐发展成为银行。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的典型形式,也是间接信用的主体。除银行之外,信用合作社也是属于间接信用主体。信托信用也是间接信用,委托存款者或借款者向信托投资公司申请存款和借款,由信托投资公司为其办理存、借款的手续,存借双方不直接见面谈判。间接信用的发展打破了直接信用的局限性。银行可以不受个别存款人存款额的限制,把全部存款作为一个整体,支持生产、流通和其他事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间接信用占主体地位,被广泛利用,按照商品经济的规律,进行有计划,有秩序的信贷资金分配,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间接信用

间接信用indirect credit

“直接信用”的对称。亦称“中间信用”。通过中介人或信用中介机构所形成的借贷或债权债务关系。间接信用是货币信用,它克服了实物信用的局限性,也突破了直接信用受个体实力不足的限制。银行信用是典型的间接信用形式。

☚ 直接信用   中间信用 ☛
间接信用

间接信用

通过信用中介机构而间接发生的借贷行为。间接信用有悠久的历史。它随着古代货币经营业的发展而产生。货币经营业者手中集聚着若干货币资财,而远近的贸易商人由于在当地采购货物缺少货币,货币经营业者就把它们代保管的货币借给这些商人使用,于是货币经营业者充当了信用的中介人,也就产生了间接信用。间接信用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借款人和存款人不直接见面,互相也不了解,而是由信用中介替存款人和借款人办理一切信用手续。
欧洲中世纪以后,随着货币经营的发展和信用中介人业务的扩大,货币经营者逐渐发展成为银行。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的典型形式,也是间接信用的主体。马克思说:“银行家把借贷货币资本大量集中在自己手中,以致与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相对立的,不是单个的资本贷出者,而是作为所有贷出者的代表的银行家。银行家成了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为整个商业界而借,他们也把借入者集中起来,与所有贷出者相对立。银行一方面代表货币资本的集中,贷者的集中,另一方面代表借入者的集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53页)
除银行之外,信用合作社的信用也属于间接信用。信用合作社虽然主要为社员服务,信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但信用合作社集中社员股金、存款和吸收社会上的资金,贷给社员和非社员使用。存款者和借款者互不见面,由信用社为一方,借者和存者为一方发生关系,办理具体信用手续,完成必需的信用操作。
信托信用也是间接信用。委托存款者或借款者向信托投资公司申请存款和借款,由信托投资公司为其办理存、借款手续。存借双方不直接见面。
间接信用的发展打破了直接信用的局限性。银行可以不受个别存款人存款的限制,把全部存款作为一个整体,支持生产、流通和其他经济事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间接信用占主体地位,被广泛地利用,按照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要求,进行有计划和有秩序的信贷资金分配,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间接信用是一种货币信用,打破了实物的局限性。它可以用到任何方面,有利于对信贷资金作统筹安排,支持最需要的生产和其他经济事业。

☚ 直接信用   银行信用 ☛
000002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