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閤门祗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閤门祗候官名。唐制,通事舍人隶中书省,如抽赴閤门供职,称閤门祗候。宋以内诸司及三班使臣充閤门祗候。其地位低于閤门宣赞舍人。金閤门司有閤门祗候二十五人。 閤门祗候职事官名、閤职名。 职源与沿革唐制,从中书省抽调通事舍人赴閤门祗应公事,即称通事舍人兼閤门祗候(《合璧后集》卷55《閤门宣赞舍人》)。宋初沿置。真宗咸平四年,始直除閤门通事舍人,与閤门祗候分为二职(《长编》卷19丙申)。南宋沿置(《要录》卷163己酉)。 职掌❶在閤门供职,分佐閤门通事(宣赞)舍人传宣、赞谒,及掌侍卫班列(《宋史·职官志》6《东、西上閤门》)。 品位从八品。(《职源·官品》),为大使臣。与閤门通事(宣赞)舍人同为閤职,比文臣馆职清流,为进取之基、以待任使之地(《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37《郭昭选札子》)。 编制北宋熙宁间为二十三员。元丰新制定为十二员。政宣员额溢滥。至靖康元年五月裁员时,达七十六员(《宋会要·职官》35之3《四方馆》、《靖康要录》卷7)。 简称与别名❶祗候。《靖康要录》卷7:“今舍人一百八员,祗候七十六员,看班四员,冗滥之弊,莫此为甚。”《宋会要·职官》35之3引《神宗正史职官志》:“东、西上閤门使各三人,正六品;副使各二人,通事舍人十人,并从七品;祗候十有二人,从八品。” 閤门祗候武阶名。属大使臣阶列。閤门祗候具有三重职能:职事官、閤职、武阶。太宗朝,閤门祗候不过三、五员,纯为职事官,供职于东、西上閤门,“宣导赞谒而已”。至真宗朝猛增“逾数百”(《长编》卷90戊戌),其职能已不单一,或任内外差遣(《长编》卷199癸未);或为武阶,如知麟州(武臣充知州)、閤门祗候卫居实,因战功擢升供备库使,即其武阶由閤门祗候超迁供备库使(《长编》卷52癸酉、壬辰);或为武臣所带职(閤职)。此职能运用最广,如“擢(王)日用为左班殿直(武阶)、閤门祗候(閤职)、本州兵马都监(军职差遣)”(《长编》卷90戊戌),又如绍兴十年,岳飞因激赏之需,乞朝廷降空名告命,其中有“小使臣带閤门祗候五十道”,此閤门祗候亦为閤职(《金佗续编》卷10《给降空名告命省札》)。作为武阶,其叙迁,“至东头供奉官者转閤门祗候,閤门祗候转内殿崇班”(《宋史·选举志》4)。并参“东西上閤门·閤门祗候”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