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员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员外

员外

本谓在定额以外设置的官员,可以纳钱捐买;后世用以尊称地主富豪,常见于宋代以来的古典小说、戏曲中。《水浒传》四:“亏杀了他,就与老汉女儿做媒,结交此间一个大财主赵员外。”

☚ 花说柳说、花嘴花舌   时下、时间 ☛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县)人。唐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与中唐诗人韦应物并称“韦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贞元九年进士,后登博学宏词科。始为校书郎,转蓝田尉。贞元十九年迁监察御史里行,成为王叔文革新集团骨干。顺宗即位后,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改柳州刺史,卒于任上。世称柳柳州,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全唐诗》编其诗为四卷。
索引:柳宗元,子厚,河东、柳州、员外。


钱起722—780

字仲文。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并称“钱郎”。天宝十年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乾元二年出任蓝田县尉。大历中,曾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等,世称钱员外、钱考功。官至翰林学士,著有《钱仲文集》(一作《钱考功集》)十卷。《全唐诗》编其诗为四卷。
索引:钱起,仲文,员外、考功。

员外

源出员外郎。最初是晋代在官职正额之外设置的郎官,全称为“员外散骑侍郎”,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地位虽不高,因能接近皇帝,显得很重要。

隋唐时,实行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制,六部统属尚书省所辖,部的长官,正大臣称尚书,副大臣称侍郎,在此之外,设员外郎一人,犹如当今之部长助理、助理国务卿之职。唐代诗人杜甫曾被剑南节度使严武奏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呼之为“杜工部”。明清两朝,中央各部门均设郎官,并明确规定郎官分为郎中、员外郎、主事三级,可逐级递升。由于政治腐败,官制混乱,一些富贵之家可买得此种头衔。所以宋代以后的小说戏曲中,常把地主豪绅称为员外,但大部分只是尊称,而不是指某人实有员外郎的职务。另外,一些卸官赋闲的人也常常被称作员外。

员外

唐人对员外郎的简称。见“员外郎”。

员外yuánwài

源出员外郎。最初是晋代在官职正额之外设置的郎官,全称为“员外散骑侍郎”,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地位虽不高,因能接近皇帝,显得很重要。
隋唐时,实行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制,六部统属尚书省所辖,部的长官,正大臣称尚书,副大臣称侍郎,在此之外,设员外郎一人,犹如当今之部长助理、助理国务卿之职。唐代诗人杜甫曾被剑南节度使严武奏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呼之为“杜工部”。明清两朝,中央各部门均设郎官,并明确规定郎官分为郎中、员外郎、主事三级,可逐级递升。由于政治腐败,官制混乱,一些富贵之家可买得此种头衔。所以宋代以后的小说戏曲中,常把地主豪绅称为员外,但大部分只是尊称,而不是指某人实有员外郎的职务。另外,一些卸官赋闲的人也常常被称作员外。

员外

〈流〉原指地主富豪。河南南部指人很胖或穿戴臃肿。

员外yuánwài

❶ 〈名〉古时官职“员外郎”的简称,是在郎官的定员之外设置的。
❷ 〈名〉旧时指做过官的地主豪绅。
【提示】多见于早期白话。

员外

原指在定额以外设置的官员,六朝以来始有员外郎。以别于郎中。员外可以用钱捐买,后渐用对地主富豪的一种称呼,常见于宋代以来的旧小说、戏剧中。清崔灏《通俗编·仕进》:“所去员外者,谓在正员之外,大率依权纳贿所为,与今部曹不同,故有财势之徒皆得假借其称。”

员外;援外

◉ 员外yuánwài 
❶古时官职。全称为“员外郎”,是在郎官的定员以外设置的。〈例〉~郎/ 翰林江左日,~剑南时/ 杭州城祝家庄有个祝~。
❷对地主豪绅的称呼(多见于早期白话)。〈例〉一个开线铺的~,娶了张老汉的二女儿/ 结交此间一个大财主赵~。
◉ 援外yuánwài  从经济上或技术上援助外国。〈例〉~物资/ ~人员。

员外yuán wài

员外郎的简称:姑念初膺外任,不谙吏治,被属员蒙蔽,着降三级,加恩仍在工部~上行走。(一○二·1309)

员外

员外

原指在定额以外设置的官员。《新唐书·百官志序》:“太宗省内外官,定制为七百三十员,曰:‘吾以此待天下贤材,足矣。’ 然是时已有员外置,其后又有特置,同正员。”后渐用为对地主富豪的一种称谓,常见于宋元以来的旧小说、戏曲中。《通俗编·仕进》:“所云员外者,谓在正员之外,大率依权纳贿所为,与今部曹不同,故有财势之徒皆得假借其称。”

☚ 宦寺   老凤 ☛

员外yuan wai

ancient official title

员外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之重臣。据《新唐书·南蛮传》:为王以下八个最高官员之一,职位在大军将之下,犹试官也。秉政用事,权力很大。

员外

指正官以外的官员。东晋南北朝时始有员外郎,以别于郎中。唐中宗时始在正官之外置员外之官。《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四》“神龙二年”条记其时“大置员外官, 自京师及诸州凡二千余人,宦官超迁七品以上员外者又将千人。”《旧唐书·李峤传》亦记李峤“为吏部时,志欲曲行私惠,奏置员外官数千人。”此类额外之官,大都是依权纳贿所置,与正式的部曹官不同,其俸给为正员额数之半。另外,官吏犯了公罪,多半被贬到远方作州县以下的官,称为左降官,虽有官名,不许任职,名为员外,置同正员,其实只能领取少量俸禄。

员外

〈名〉员外郎的省称。为各司职位低于郎中的次官,但高于主事。
《醒》三六: 恩县有一位乡宦,姓公,名亮,号燮寰,兵部车驾司~,养病在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