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閟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閟宫bì gōng本为后稷之母姜嫄之庙。后泛指祠庙。崔曙《同诸公谒启母祠》:閟宫凌紫微,芳草闭闲扉。杜甫《古柏行》:忆昨路绕锦事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閟宫 閟宫《诗经·鲁颂》篇名,为《鲁颂》最后一篇。《毛诗序》云:“《閟宫》,颂僖公能复周公之宇也。”三家《诗》无异义。这是歌颂鲁僖公能够中兴祖业,恢复疆土,建造新庙的诗。作者奚斯,亦名公子鱼,鲁国大夫,僖公同时人。前人对于诗中“奚斯所作”一句之义有争论,一说以为奚斯作新庙,非作诗。此说不确。全诗八章,朱熹分为九章,共一百二十句,为《诗经》中最长一篇。孙鑛评曰:“其格宏壮,其词瑰玮,其色苍古,其思沈密。其尾作室,中间祖德、侯封、祭祀、武功,次第铺叙。而赞颂福祉,作三项分插,整然有法。细玩,宛似后世一篇纪功碑”。(《批评诗经》)此诗就章法风格而言,已开西汉赋铺张扬厉的先声。就内容言,虚功溢美,对封建社会歌功颂德的诗文颇有影响。 ☚ 泮水 那 ☛ 閟宫閟宫有侐, 实实枚枚。①赫赫姜嫄, 其德不回。② 上帝是依, 无灾无害。 弥月不迟, 是生后稷。③ 降之百福, 黍稷重穋, 植稚菽麦。④奄有下国, 俾民稼穑。⑤有稷有黍, 有稻有秬。⑥奄有下土, 缵禹之绪。⑦ 后稷之孙, 实维大王, 居岐之阳, 实始翦商。⑧ 至于文武, 缵大王之绪, 致天之届, 于牧之野。⑨ “无贰无虞, 上帝临女!(10)敦商之旅, 克咸厥功。(11) 王曰: “叔父, 建尔元子, 俾侯于鲁。(12)大启尔宇, 为周室辅。”(13) 乃命鲁公, 俾侯于东, 锡之山川, 土田附庸。(14) 周公之孙, 庄公之子。(15)龙旂承祀, 六辔耳耳, 春秋匪解, 享祀不忒。(16)皇皇后帝, 皇祖后稷, 享以骍牺, 是飨是宜。(17)降福既多, 周公皇祖, 亦其福女。(18) 秋而载尝, 夏而楅衡。(19)白牡骍刚, 牺尊将将。(20) 毛炰胾羹, 笾豆大房。(21)万舞洋洋, 孝孙有庆。(22) 俾尔炽而昌, 俾尔寿而臧。(23)保彼东方, 鲁邦是常。(24) 不亏不崩, 不震不腾。(25)三寿作朋, 如冈如陵。(26) 公车千乘, 朱英绿縢, 二矛重弓。(27)公徒三万, 贝胄朱绶, 烝徒增增。(28)戎狄是膺, 荆舒是惩, 则莫我敢承。(29)俾尔昌而炽, 俾尔寿而富, 黄发台背, 寿胥与试。(30)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 眉寿无有害。(31)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32)奄有龟蒙,遂荒大东。(33) 至于海邦,淮夷来同。(34)莫不率从,鲁侯之功。(35)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36)至于海邦,淮夷蛮貊。(37) 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38) 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39)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40) 鲁侯燕喜,令妻寿母。(41)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42) 既多受祉,黄发儿齿。(43) 徂来之松,新甫之柏。(44)是断是度,是寻是尺。(45) 松桷有舄,路寝孔硕。(46)新庙奕奕,奚斯所作。(47) 孔曼且硕,万民是若。(48) 【注释】 ①閟(bi 必):深闭。宫:庙。此指宗庙。宗庙是供神的地方,深邃闭锁,所以称作祕必宫,即閟宫。侐(xu 恤):清静肃穆。实实:广大的样子。枚枚:细密的样子。此指宗庙建筑物的彩画雕饰非常细致。②赫赫:显耀光辉的样子。姜嫄:后稷的母亲。回:邪僻。 ③弥月:满月。后稷:汉·郑玄笺:“后稷,生而名弃,长大尧登用之,使居稷官,民赖其功。后虽作司马,天下犹以后稷称焉。” ④重:通種(tong 童),先种后熟的农作物。穋(lu 路):后种先熟的农作物。植:早种。稚:晚种。菽:豆类农作物。 ⑤奄:乃。下国、天下。朱熹集传:“奄有下国,封于邰也。” ⑥秬(ju 巨):黑黍。 ⑦缵:继续。绪:事业。毛传:“尧时洪水为灾,民不粒食,天神多予后稷以五谷。禹平水土,乃教民播种之,于是天下大有。故云继禹之事也。” ⑧大(tai 太)王:指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岐之阳:岐山南面。山之南为阳,北为阴。翦:除灭。郑玄笺:“大王自豳徙居岐阳,四方之民咸归往之,于时而有王迹。故云是始断商。”⑨文武:周文王、周武王。致:执行。届:郑玄笺:“届,殛也。”即“诛”。牧之野:即牧野,古地名,位于今河南淇县西南。按,武主率兵伐商,与商兵战于牧野,将之打败,因而灭商。 ⑩贰:有二心。虞:《毛传》:“虞,误也。”即过失,错误。又朱熹《集传》:“虞,虑也。‘无贰无虞,上帝临女’,犹 《大明》云,上帝临女,无贰尔心也。”说亦通。临:监视。女:通“汝”。此指伐商的战士。 (11)敦:攻击。旅:军队。克:能。咸: 同。(12)王:周成王。叔父:指周公。建:立。元子: 长子。此指周公长子伯禽。 侯于鲁: 成王封伯禽为鲁侯, 是为鲁国的开国之君。 (13)启: 开辟。宇:疆域。(14)鲁公: 指伯禽。 东: 鲁国位于今山东省南部,在周之东。锡:赐。附庸:朱熹《集传》:“附庸,犹属城也。小国不能自达于天子,而附于大国也。”又,《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庸,借为“墉”,即城。朱说当据此,则周围小国皆系受鲁侯统治的附属国。(15)庄公之子:指鲁僖公。 (16)承祀:继承祭祀之礼。六辔:辔,马缰绳。古时一车驾四马,两匹内马各用一辔,两匹外马各用两辔,总计用六辔。 耳耳, 华丽的样子。 春秋: 郑玄笺: “春秋, 犹言四时也。” 匪: 通“非”。解:通“懈”。怠慢,懈惰。忒:差误。 (17)皇皇:光明。后帝:上帝。 骍: 赤色。牺: 祭神的牲称牺。飨: 以饮食献神。宜: 《尔雅·释言》:“宜,肴也。”以肉献神也引申为宜。(18)福女:赐福予你。女,汝,此指鲁僖公。(19)载:则。尝:秋天举行的祭祀。秋收新粮,先献给祖先尝新,所以称为尝祭。福(bi璧)衡:指牛栏。福,缚捆;衡,横木。把横木捆缚在牛角上为福衡。古代祭祀,先通过卜筮来选定牛牲,特别进行喂养,为防止牛角撞坏,就在其两角间捆扎横木,所以福衡也引以指养牛的栏圈。按,夏而福衡,是预备供秋尝之用。(20)白牡: 白色公牛。骍刚:赤色公牛。刚, 借为 “犅 (gang刚)”, 公牛。 牺尊: 古代牛形铜质的酒具。 将将: 同“锵锵”, 象声词,形容铜器相触碰的声响。(21)毛炰 (pao袍): 指带着毛烧熟着猪。 炰, 烧烤。 胾(zi字)羹: 肉汤。 笾: 盛装果脯食品的竹器。豆: 古代的一种食器,形似高足盘。大房: 盛大块肉的木格。(22)万舞:古代一种舞蹈名称。洋洋:盛大热闹的样子。孝孙:指鲁僖公。(23)炽:兴盛。 臧: 借为“壮”, 康健。(24)常: 守。(25)亏、崩: 颓坏。 此以指山。 震、 腾: 动荡沸腾。 此以指水。(26)三寿: 郑玄笺: “三寿, 三卿也。”朱熹《集传》:“愿公寿与冈陵等而为三也。”或说指三等长寿之人,古时以九十岁为上寿,八十岁为中寿,七十岁为下寿。(27)朱英:矛上作装饰用的红色的缨穗。英,缨。绿縢:弓上缠绕着的绿色的绳。縢,绳。二矛:每辆兵车上插着两枝矛。重弓:每个战士佩带两张弓。(28)徒三万:三万步兵。每辆兵车配备徒兵约三十人,故兵车千辆总计有徒兵三万人。徒。步兵。贝胄:有贝形花纹的头盔,或说装饰有贝壳的头盔。朱绶:红线、头盔上的红色线条。或说以红线把贝壳联缀在头盔上。烝:众多。增增:层层。(29)戎狄:我国古代西方和北方的两个少数民族,或称西戎、北狄。膺:阻挡。又,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膺,击也。”荆:楚国。舒:国名,位于今安徽庐江。按,《春秋·僖公三年》:“徐人取舒。”本诗作于僖公晚年,则其时舒已成为徐戎属国,与鲁国为敌。惩:讨罚。承:抵御。(30)黄发台背:老年人头发变黄;台背,疑即驼背,或说背上有台纹,也是老年生理现象,皆以指高寿。胥:皆。与试:唐·孔颖达疏:“相与讲试气力,奇其老而不衰也。”(31)耆:老。艾:久,指年岁长久。有:通又。眉寿:传说老年人有寿眉,即可长寿。(32)岩岩:高峻的样子。詹: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詹,借为瞻。《说苑·杂言篇》、《韩诗外传》引并作瞻。”即仰望的意思。(33)奄:包括。龟蒙:二山名,均属蒙山山脉。龟山位于今山东新泰县西南,蒙山位于今山东蒙阴县南。荒:借为抚,据有。大东:远东,极东的地方。(34)海邦:邦,读为封,《小尔雅·广诂》:“封,界也。”即海疆,海边。来同:来朝。(35)率从:相继顺服。(36)凫绎:二山名,凫山和绎山分别位于今山东邹县西南和东南。绎山,又作“峄山”。徐宅:徐人旧居之地。徐,古国名,旧城位于今安徽泗县北。(37)蛮貊:古时对少数民族的通称。或说蛮指南方部族,貊指北方部族。(38)诺:应答声,谓服从。若:顺服。(39)纯嘏:洪福。纯,大。嘏,借为“祜”,福。(40)常:地名,位于今山东蒙阴西北。许:地名,郑玄笺:“许,许田也”。位于今山东临沂西北。复周公之宇:宇,疆域。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国语·齐语》: ‘管子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堂、潜。’管子作‘常’、‘潜’。则常邑曾见侵于齐,庄公时复归于鲁。”另《左传·桓公元年》:“郑伯以璧假许田。”许田本系鲁国土地。先是郑桓公为周司徒时,持势强索鲁枋邑,作为陪周王祭祀泰山的住所。后周王不祭祀泰山,郑武公乃用祊邑和璧玉换取许田,直到鲁僖公时才将许田取回。因鲁为周公封国,现在重新收回被齐国夺去的常邑与被郑国换去的许田,所以说光复周公的疆宇。(41)燕:安乐。令妻:贤妻。令,善。(42)宜:善待。(43)祉:福。儿齿:指老人旧牙落后又重新生出的牙齿。这是长寿现象。(44)徂来:山名,位于今山东泰安东南。新甫:山名,位于今山东新泰西北。又名宫山、小泰山。(45)断:截断。度:斫伐。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度,借为偑。《说文》:‘佩,判也。’伐木。”寻:八尺为一寻。按,此句之寻与尺,皆为使动用法。(46)松桷 (jue觉): 松木椽子。桷, 方形的椽。 舄 (xi戏): 粗大的样子。路寝:正室。硕:大。(47)新庙:即此梼宫,鲁君祖庙。奕奕:高大美盛的样子。奚斯:鲁大夫,为鲁国公子,故又称作公子奚斯。些新庙就是由他主持建造。(48)曼: 长。若: 恭敬。 【译文】 深邃的庙堂肃穆清静,它殿宇宏敞饰画美精。想先祖姜嫄光辉显耀,品德纯正高尚而绝弃邪曲僻骄。她依靠上帝多受到护膺,才无灾无害有吉庆。怀胎足月得贵子,生出后稷这位大英雄。上帝降福让他务农植耕,黍谷高梁分先后熟,豆子麦类在早晚不同的日期种。于是后稷就拥有天下,百姓万民赖他学穑稼,无论高粱谷米、稻子黑黍都旺盛壮大。于是后稷从此享有天下,继续禹的业绩而惠民无涯。 后稷的子孙代代都称强,但最著声誉的是名古公亶父的太王,他率领臣民迁居到岐山之阳,翦灭殷商的大业实际上是从此积聚国力来开张。待传到了文王与武王,继承太王再将功业扩展发扬,执行天命诛罚无道的殷商,会战牧野一役即将之灭亡。“勿怀有贰心呀不要犯过错,上帝在监视着你们会降赐吉祥!”所以攻击歼灭商家军队,使你们能够建大功同辉煌。成王尊称周公说“叔父,立您的长子让他封疆守土,到鲁国去做侯王。愿伯禽开阔疆域四面驻足,成为周室的得力辅助。” 于是成王命令鲁公,封他为侯分守于东,赐给他广袤的山川土地,周遭小国都作附庸。周公后裔,庄公之子称僖公,承祀大业祭礼的龙旗高迎风,驭六辔驾车华美气势盛,一年四季恭谨守礼不懈怠,祭品丰盈衷心诚敬。皇皇上帝,皇祖后稷降神灵共享用,红色牺牲做祭品,供献神灵心安宁。多多赐福国运兴,皇祖周公厚子孙,也将赐福给你僖公。 秋季丰收要行尝祭,夏天先养牛预备在栏里。白色红色的公牛是祭礼,牺尊敬酒响铿锵。烧猪肉汤齐献上,各种食具都装得满当当。万舞欢庆场面光彩又排场,孝顺子孙定能享吉祥。使你国运盛旺恒昌,让你颐天年长寿安康。保你们威震东方,鲁国永固万年长。好似高山屹立无崩颓,犹如流水浩浩不竭亏。寿星与你相伴随,像峰峦峻岭般巍峨崔嵬。 鲁邦上国有千乘兵车,一片矛缨飘红弓绳绿结,武器精良储备多。鲁公步卒有三万,头盔雕刻贝纹饰红线,众多甲士队队层层依次站。西戎北狄遭讨伐,荆舒之蛮严惩办!我军锋芒所及谁敢犯?使你国运繁荣又兴盛,使你人寿而年丰,直到鬓发转黄背生台纹年老迈,精神气力都不衰穷。让你盛昌无比,让你老寿长久,万岁又千秋,寿眉绵绵无病无灾身体康健。 巍巍泰山,是鲁国所仰瞻。还有龟山蒙山,包括极远的东方都是我们的疆垣,直到沿海封界,淮夷相率来朝拜。没有人胆敢抗争不服从,全凭鲁侯建业创大功。拥有凫山和绎山,徐人旧地也归我辖管。东方疆域到海边,无论淮夷蛮貊全畏顺。南境直与楚夷相接连,谁敢违命不随跟。谁敢怠慢不恭从,鲁侯一语皆奉承。 上天特给鲁侯赐洪福,人寿国宁特祐鲁。重有常邑许田守旧土,周公疆界得光复。鲁侯安乐多庆喜,母寿妻贤世莫比。大夫庶士皆善待,邦国长保传代代。既然大大受福祉,老人得葆青春生儿齿。 采伐徂来山的松树,翦取新甫山的柏木。按照需要仔细去裁度,长短尺寻派用途。松木椽子粗又牢,正殿堂皇宽又高。新成祖庙真盛美,奚斯建造有气派。闳敞硕大势巍巍,万民恭颂在心怀。 【集评】 宋·朱熹:“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故赐伯禽以天子之礼乐,鲁于是乎有颂,以为庙乐。其后又自作诗以美其君,亦谓之颂。旧说皆以为伯禽十九世孙僖公申之诗,今无所考,独《閟宫》一篇,为僖公之诗无疑耳。……盖其体固列国之风,而所歌者,乃当时之事。”(《诗集传》卷二十) 清·方玉润:“盖《颂》中变格,早开西汉扬(雄)、马(司马相如)先声,固知其非全无关系也。”(《诗经原始》卷二十) 今·高亨:“这也是一首歌颂鲁僖公的诗。鲁僖公派兵伐淮夷,取得胜利。依古礼以其战功告祭祖庙。鲁臣作此乐歌,在告祭时唱之。”(《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总案】 这首诗总计一百二十句,分为八章,朱熹《诗集传》还说“第四章有脱句”,实在是《诗经》中最长的一篇了。大致看来,诗的首章一上来就表明鲁国与周王室系同宗共祖,以自高身份,所以先追溯周始祖姜嫄因上帝而生后稷的神秘事迹,并极赞后稷教民稼穑、德被天下的丰功伟绩。这些可与西周初年的史诗《大雅·生民》参看,只是此处写得简要概括而已。第二章依次叙述周先祖太王迁居岐阳及文王、武王翦灭殷商、开基建国的大业,而归结到分封鲁侯,是为鲁的开国史。第三章则于鲁侯受封之始直注鲁僖公,极力夸扬鲁因是周公之后,故得受殊遇——广赐山川田土、故得被殊荣——特许用周天子礼乐以祀天祭祖,那洋洋自得的心情,充溢在字句之间。至此,可谓铺排垫写已足,所以,下面从第四章到最后的第八章,便历叙鲁国祭祀诚谨有常,得天福祐;鲁国兵力强盛,以维护华夏正统、讨伐夷狄为己任,而势莫能当;鲁国疆域广大,声威远及, 四方皆相率顺服,这全系僖公之功;鲁举国多福,上下皆被之;而新庙落成,宏敞高大、富丽堂皇, 万民称颂, 以之归结全诗。 一般说来,颂诗极易流为空洞呆板、褒美失实的程式化的官样文章,让人觉得枯燥无味。《閟宫》当然不能说是全然避免了这类缺点,但它在艺术表现上也确有成功之处。那洋洋巨篇的恢宏气势和严谨结构,那追本溯源、恣肆汪洋而依次递进的史诗笔法意味,那上下四方、巨细无遗的描摹述写则极具铺张扬厉之能事,而脉络明晰、层序井井的章法与错综变化的音节、丰富多采的词汇都颇见匠心,可证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和高雅的审美趣味。方玉润认为此篇已开汉大赋先河, 当不为无据之论。 《閟宫》閟宫有侐,(一) 庙宫关着多清静, 实实枚枚。(二) 稳稳的、密密的。 赫赫姜嫄,(三) 姜嫄这人多光彩, 其德不回。(四) 她的品质真不坏。 上帝是依,(五) 上帝对她来关怀, 无灾无害。没灾没难没祸害。 弥月不迟,(六) 满了月呀不拖挨, 是生后稷,生出这个小后稷, 降之百福。降下百样福气来。 黍稷重穋,(七) 黍米、高粱先后都成熟, 稙穉菽麦。(八) 豆儿、麦儿依次种下来。 奄有下国,(九) 庇荫这下面的国家, 俾民稼穑。人民知道了种庄稼。 有稷有黍,有高粱、有黍米, 有稻有秬。(十) 有水稻、有黑黍。 奄有下土,(十一) 庇荫这下面的土地, 纘禹之绪。(十二) 把禹王事业来承继。 后稷之孙,后稷他的子孙, 实维大王。就是这个大王。 居岐之阳,住在那岐山之阳, 实始翦商。(十三) 开始踏进商朝的地方。 至于文武,到了文王和武王, 缵大王之绪,继承大王事业在发扬, 致天之届,(十四) 执行上天的讨伐, 于牧之野。在那牧野的地方。 无贰无虞,(十五) 莫犯过、莫欺诳, 上帝临女。上帝监视在你的头上。 敦商之旅,(十六) 俘虏了殷商的队伍, 克咸厥功。(十七) 大功告成多威武。 王曰:叔父,(十八) 周王说:叔父, 建尔元子,(十九) 立下你的长子, 俾侯于鲁。封他为侯在鲁。 大启尔宇,(二十) 大大开拓你的居处, 为周室辅。为我周家的佐辅。 乃命鲁公,这就命令鲁公, 俾侯于东。封他为侯在东。 锡之山川,(二十一) 赐他那儿山川、土田, 土田附庸。附近的小国亦在其中。 周公之孙,他是周公的远孙, 庄公之子,他是庄公的儿子, 龙旂承祀,(二十二) 打着交龙的旗帜来视事, 六辔耳耳。(二十三) 六根缰绳多美丽。 春秋匪解,(二十四) 春呀秋呀不懈怠, 享祀不忒。祭祀礼品真不坏。 皇皇后帝,(二十五) 皇皇的上帝, 皇祖后稷,皇祖呀后稷, 享以騂牺,(二十六) 奉上一头红色牛, 是飨是宜,(二十七) 请光顾,请享受, 降福既多。福儿禄儿降不休。 周公皇祖,(二十八) 那个皇祖周公, 亦其福女。亦来把你保佑。 秋而载尝,(二十九) 秋天呀,秋祭在举行, 夏而楅衡,夏天呀,绑根横木在牛角上, 白牡騂刚。(三十) 白牛、红牛毛色分明。 牺尊将将,(三十一) 画牛的酒樽聚一方, 毛炰胾羹,(三十二) 爆猪、烧肉、大菜汤, 𥳤豆大房。(三十三) 摆的餐具各式各样。 万舞洋洋,(三十四) 文舞武舞大排场, 孝孙有庆。孝顺的儿孙有吉祥。 俾尔炽而昌,(三十五) 使你兴旺又昌盛, 俾尔寿而臧。使你长寿又健康。 保彼东方,(三十六) 保有那边的东方, 鲁邦是常。鲁国一切多正常。 不亏不崩,(三十七) 不亏损呀不崩溃, 不震不腾。(三十八) 不震动呀不摇荡。 三寿作朋,(三十九) 和三类老人寿一样, 如冈如陵。象山陵、象山冈。 公车千乘,公的兵车有千乘, 朱英绿滕,(四十) 健儿们持着一对红缨矛, 二矛重弓。还有两架绿绳捆着的弓。 公徒三万,公的战士有三万, 贝胄朱綅,(四十一) 红线穿贝,装饰在头盔上, 烝徒增增。(四十二) 大军滔滔地前行。 戎狄是膺,(四十三) 西戎北狄这就被击破, 荆舒是惩,(四十四) 楚国舒国这就被惩创, 则莫我敢承。(四十五) 这就没谁敢把我来抵抗。 俾尔昌而炽,使你昌盛又兴旺, 俾尔寿而富。使你富有而寿长。 黄发台背,(四十六) 黄头发,鲐皮背, 寿胥与试。(四十七) 高寿和这些都相当。 俾尔昌而大,使你光大而兴旺, 傅尔耆而艾。(四十八) 使你年高而寿长。 万有千岁,活到一万又千岁, 眉寿无有害。(四十九) 秀眉大寿,无灾无害。 泰山岩岩,泰山高高大大, 鲁邦所詹。(五十) 鲁国在这儿伸张。 奄有龟蒙,(五十一) 有那龟山蒙山, 遂荒大东,(五十二) 直到极东地方, 至于海邦,直到海滨之邦, 淮夷来同。(五十三) 淮夷来这朝会。 莫不率从,(五十四) 大家莫不顺从, 鲁侯之功。这是鲁侯之功。 保有鳧绎,(五十五) 保有凫山、绎山, 遂荒徐宅,(五十六) 开辟徐州地方, 至于海邦。直到海滨之邦。 淮夷蛮貊,(五十七) 淮夷南蛮东貊, 及彼南夷。和那南夷各国。 莫不率从,没谁不来顺从, 莫敢不诺,(五十八) 没谁不来答应, 鲁侯是若。(五十九) 听从鲁侯命令。 天锡公纯嘏,(六十) 上天赐公大福, 眉寿保鲁。长寿而保有鲁。 居常与许,(六十一) 住在常邑和许邑, 复周公之字。(六十二) 恢复周公的疆土。 鲁侯燕喜,(六十三) 鲁侯饮宴多欢欣, 令妻寿母,爱妻子,敬母亲, 宜大夫庶士,(六十四) 优待那些官吏们, 邦国是有。国家因而得保存。 既多受祉,受的福呀多又多, 黄发儿齿。(六十五) 头发黄来齿重生。 徂徠之松,(六十六) 徂徠山上的松, 新甫之柏,新甫山上的柏, 是断是度,(六十七) 砍它呀,劈它呀, 是寻是尺。(六十八) 量它呀,算它呀。 松桷有舄,(六十九) 松木的椽子直而长, 路寝孔硕,(七十) 正寝的房屋多宽敞, 新庙奕奕。(七十一) 新的庙房漂漂亮亮。 奚斯所作,(七十二) 奚斯写下这诗章, 孔曼且硕,(七十三) 美呀美、长呀长, 万民是若。(七十四) 万民对他都赞赏。 注 释 (一)毛亨:“閟,闭也。先妣姜嫄之庙,在周常闭而无事。侐,清净也。” 王先谦:“宫与庙通。《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又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 (二)朱熹:“实实,巩固也。” 毛亨:“枚枚,砻密也。” (三)郑玄:“赫赫乎显著姜嫄也。” (四)陈奂:“《大明》,《传》:‘回,违也。’” (五)朱熹:“依,犹眷顾也。” (六)郑玄:“弥,终也。……终人道十月而生子。不迟晚。” (七)孔颖达:“《七月》,《传》曰:‘后热曰重,先熟曰穋。’” 严粲:“重字亦作穜,穋字亦作稑。” (八)孔颖达:“重穋植徲,生熟早晚之异称耳,非谷名。先种曰植,后种曰穉。当谓先种先熟,后种后熟。” (九)郑玄:“奄,犹覆也。” 朱熹:“奄有下国,封于邰也。” (十)郑玄:“秬,黑黍也。” (十一)严粲:“刘氏曰:奄有下国,《书》言后稷建邦启土。是也。夫如是,则民附之,而无此疆尔界矣,故能奄有下土也。《语》言后稷躬稼而有天下。是也。奄有下国,所以原其始。奄有下土,所以要其终。” (十二)毛亨:“绪,业也。” 严粲:“钱氏曰:至武王遂能奄有天下,继禹之业。” (十三)马瑞辰:“按翦与践古同音通用。《玉藻》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郑注:践读作翦。是翦可借作践矣。窃谓践亦可借作翦。此诗翦商,当读为践履之践。周自不窋窜居戎狄之间,及公刘迁豳,皆近戎狄。至大王迁岐,始内践商家之地。故曰实始翦商。翦商,即践商也。……实始翦商,正承上居岐之阳,故知其为践商也。” (十四)孔颖达:“届,极。……《释言》又云:极,诛也。然则此极又转为诛。纣为无道,天欲诛之。武王奉行天意,故云致天之届。” (十五)毛亨:“虞,误也。” 马瑞辰:“按虞与误古同音通用。……《广雅·释詁》:‘虞,欺也。’误亦欺也。无贰无虞,皆无欺误之义。” (十六)马瑞辰:“按《常武》,《笺》:敦当作屯。《文选·甘泉赋》注:敦与屯同。此诗敦亦当读屯。屯,聚也。敦商之旅,犹《商颂》:裒荆之旅。裒亦聚也。盖自聚其师旅为聚,俘虏敌之士众,亦为屯聚之也。” (十七)马瑞辰:“《方言》:‘备、该,咸也。’《广雅》:‘备、賅,咸也。’是咸与备可互训。……《广雅》:‘备,成也。’克咸厥功,犹云克备厥功,亦即克成厥功也。” (十八)毛亨:“王,成王也。” 郑玄:“叔父,谓周公也。” (十九)朱熹:“元子,鲁公伯禽也。” 郑玄:“我立女首子,使为君于鲁。” (二十)毛亨:“宇,居也。” 郑玄:“大开女居,以为我周家之辅。” (二十一)郑玄:“加赐之以山川、土田及附庸。” 朱熹:“附庸,犹属城也。小国不能自达于天子,而附于大国也。” (二十二)郑玄:“交龙为旂。承祀,谓视祭事也。” (二十三)马瑞辰:“按耳耳即尔尔之假借。《说文》:尔,丽尔,犹靡丽也。单言尔亦为盛。” (二十四)严粲:“春秋四时,非有懈怠。献享祭祀,无有差忒。” (二十五)郑玄:“皇皇后帝,谓天也。成王以周公功大,命鲁郊祭天,亦配以君主后稷。” (二十六)毛亨:“騂,赤。牺,纯也。” 郑玄:“其牲用赤牛纯色。” (二十七)马瑞辰:“按宜本祭祀之名。《尔雅·释天》:‘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孙炎注:‘宜,求见福佑也。’是也。凡神歆其祀,通谓之宜。……《尔雅》:‘宜,事也。’《凫鹥》,《传》:‘宜,宜其事。’” (二十八)戴震:“按皇祖周公,倒句以就韵。” (二十九)郑玄:“载,始也。秋将尝祭,于夏则养牲,楅衡其牛角,为其触觝人也。” 陈奂:“衡,古横字。楅衡者,谓以横木逼束之。” (三十)马瑞辰:“刚者,犅之假借。《说文》:‘犅,特也。’特,牛父也。是犅与牡名异而实同。騂犅犹云騂牡,特变文以与牡相对耳。” 姚际恒:“见周亦不专用騂,言其无不备也。” (三十一)朱熹:“牺尊,画牛于尊腹也。或曰尊作牛形,凿其背以受酒也。” 于省吾:“按近世出土之尊,其体制象物形者,有牺尊、象尊……等。” 陈奂:“《执竞》,《传》云:‘将将,集也。’集犹合作也。……始祭而合作之将将然也。” (三十二)毛亨:“毛炰,豚也。胾,肉也。羹,大羹铏羹也。” 孔颖达:“毛炰,豚者。《地官》封人祭祀,有毛炰之豚。故知毛炰是豚,彼注云:烂去其毛而炰之也。胾谓切肉。《曲礼》注云:胾,切肉。是也。大羹铏羹者,以《特牲》士之祭祀,尚有大羹铏羹,故以此羹,兼二羹也。《特牲》注:大羹渚,煮肉汁不和,贵其质也。铏羹,肉味之有菜和者也。” (三十三)孔颖达:“其食器有竹笾木豆,又有大房之俎。” 毛亨:“大房,半体之俎也。” 朱熹:“大房,半体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三十四)严粲:“《诗记》以万舞为二舞之总名。” 陈奂《毛诗后笺》:“万舞,有干有羽也。” (三十五)孔颖达:“使汝得福炽盛而昌大,使汝年命长寿而臧善。” (三十六)郑玄:“保,安。常,守也。” (三十七)郑玄:“亏、崩,皆谓毁坏也。” (三十八)严粲:“曹氏曰:不震,则如地之常静,不腾,则如水之常平。” (三十九)王夫之:“三寿者,寿之三等也。《养生经》曰: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三寿作朋者,合并三寿,祝孝孙以无疆之寿也。” (四十)毛亨:“朱英,矛饰也。縢,绳也。” 严粲:“公之兵车,有大国千乘之赋矣。每一车上,皆有三人。右人持矛,其矛有朱色之色饰。左人持弓,其弓有绿色之绳滕约之。此朱英绿滕者,是二矛重弓也。必二必重者,备折坏也。” (四十一)毛亨:“贝胄,贝饰也。朱綅,以朱綅缀之。” 孔颖达:“胄谓兜鍪。贝非为胄之物,故知以贝为饰。” 马瑞辰:“按朱綅承贝胄言。段玉裁言毛意谓以朱线缀贝于胄,是也。” (四十二)毛亨:“增增,众也。” (四十三)马瑞辰:“赵注《孟子》曰:‘膺,击也。’” 朱熹:“戎,西戎。狄,北狄。” (四十四)郑玄:“惩,艾也。” 孔颖达:“惩、艾皆创,故为艾也。” 朱熹:“荆,楚之别号。舒,其与国也。” (四十五)毛亨:“承,止也。” 郑玄:“天下莫敢御也。” (四十六)严粲:“曹氏曰:老人发白而更黄,背皱如鲐鱼皮。” 郑玄:“黄发台背,皆寿征也。” (四十七)郑玄:“胥,相也。” 马瑞辰:“按试犹式也。字通作视。《吕氏春秋》式夷,《汉书·古今人表》作视夷。《广雅》:‘视,比也。’比之言比拟也。寿胥与试,承黄发台背言,犹云寿相与比耳。” (四十八)严粲:“使汝耆寿而且老艾。” (四十九)郑玄:“眉寿,秀眉。亦寿征。” (五十)王夫之:“毛《传》曰:‘詹,至也。’盖与六日不詹之詹意近。至者,疆界所抵也。” (五十一)毛亨:“龟,山也。蒙山也。” 王应麟:“《郡国志》:‘泰山博县有龟山。’《郡县志》:‘在兖州泗水县东北七十五里。’《地理志》:‘蒙山在泰山蒙阴县西南’。” 郑玄:“奄,覆也。” (五十二)毛亨:“荒,有也。” 郑玄:“大东,极东。海邦,近海之国也。” (五十三)马瑞辰:“按《说文》:‘同,会合也。’朝与会同,对文则异,散文则通。诸侯殷见天子曰同,小国会朝大国亦曰同。……来,语词。” (五十四)严粲:“莫不相率而顺从。” (五十五)毛亨:“凫,山也。绎,山也。” 王先谦:“《鲁》绎作峄。” 王应麟:“《郡县志》:‘凫山在兖州邹县东南三十八里。峄山一名邹山,在邹县南二十二里’。” (五十六)毛亨:“宅,居也。” 严粲:“曹氏曰:禹贡徐州之地,而鲁宅之,故曰徐宅。” (五十七)严粲:“若淮夷也,南夷之蛮也,东夷之貊也,又及彼南方之夷荆楚也。” (五十八)郑玄:“诺,应辞也。” (五十九)毛亨:“若,顺也。” 严粲:“唯鲁侯僖公之是顺。” (六十)郑玄:“纯,大也。受福曰嘏。” (六十一)毛亨:“常、许,鲁南鄙、西鄙。” 郑玄:“许,许田也。鲁朝宿之邑也。常或作尝,在薛之旁。” (六十二)陈奂:“《绵》,《传》云:‘宇,居也。’” 严粲:“以复周公之故居。” (六十三)郑玄:“燕,燕饮也。令,善也。僖公燕饮于内寝,则善其妻,寿其母,谓为之祝庆也。” (六十四)郑玄:“与群臣燕,则欲与之相宜,亦祝庆也。是有,犹常有也。” (六十五)朱熹:“儿齿,齿落更生细者。亦寿征也。” (六十六)毛亨:“徂徠,山也。新甫,山也。” 王应麟:“《郡县志》:‘徂来山,……在兖州乾封县’。……《后魏志》:‘鲁郡汶阳县有新甫山。’” (六十七)马瑞辰:“按度者,剫之渚借。《说文》:“剫,判也。’《广雅》:‘剫,分也。’……是剫与断义近。故诗以断、度并举。” (六十八)严粲:“于是用八尺之寻、十寸之尺以量之。” (六十九)毛亨:“桷,也。舄,大貌。” (七十)毛亨:“路寝,正寝也。” 方玉润:“黄氏佐曰:路寝在庙之后,所以藏衣冠。” 郑玄:“孔,甚。硕,大也。” (七十一)郑玄:“奕奕,姣美也。……修旧曰新。新者,姜嫄庙也。” (七十二)马瑞辰:“奚斯所作,当属下孔曼且硕读之,不当属上新庙奕奕读。孔曼且硕,犹《嵩高》诗,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也。” (七十三)毛亨:“曼,长也。” (七十四)马瑞辰:“《尔雅·释诂》:‘若,善也。’……此承上奚斯作诗言之,则宜训善,谓善其作是诗也。” 注 音 閟bi秘 恤xu洫 嫄yuan元 𥣞lu路 稙zhi直 穉zhi雉 秬ju巨 女ru汝 敦dui堆 解(懈)xie蟹 忒te特 騂xin辛 炰pao咆 胾zi事 庆qiang羌 炽chi翅 滕teng滕 綅qin侵 凫fu扶 绎yi峄 貊mo末 嘏gu古 桷jue觉 舄xi戏 閟宫bì gōng泛指祠堂。杜甫《古柏行》:“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李商隐《武侯庙古柏》:“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閟宫 閟宫〔原文〕 ☚ 泮水 商颂 ☛ 閟宫 閟宫鲁庙。《鲁颂·閟宫》一章:“閟宫有侐,实实枚枚。”《韩诗》说:“枚枚,闲暇无人之貌也。”毛《传》: “閟,闭也。先妣姜嫄之庙在周,常闭而无事。”郑《笺》:“閟,神也。姜嫄神所依,故庙曰神宫。”《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室有东西厢曰庙。”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 “閟宫,鲁庙也,非姜嫄之庙也。言赫赫姜嫄者,推本周家所由兴。”此句: 鲁庙深闭,空旷清静无人。 ☚ 京周 沬之乡 ☛ 閟宫 267.閟宫(p3244.1)释文首句云: “周人祖先帝嚳正妃弃(后稷)之母姜嫄之庙。” ☚ 閒 䦛䦛 ☛ 閟宫 閟宫周人为后稷之母姜嫄所立之庙,在周都城内。不常祭祀,庙门常闭,故称閟宫。閟即闭。姜嫄祈郊禖而生后稷,故又称其为禖宫。春秋时期鲁僖公于鲁都内亦立閟宫,《诗经·鲁颂·閟宫》咏其事。后世以閟宫泛指祠堂。 ☚ 社 泮宫 ☛ 閟宫 閟宫《诗·鲁颂》篇名。鲁大夫公子奚斯作。—说史克作。凡8章,120句,是《诗经》中最长的一篇。诗中颂赞周的兴起、鲁的建国及鲁僖公振兴祖业、恢复疆土、修建宫庙等事。全诗铺张扬厉,开汉赋之先声。閟(bi),音义同祕,神的意思。閟宫,神庙也。 ☚ 放声歌唱 炉边文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