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門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函札部 > 柬帖 > 名片 > 門狀 門狀 ménzhuàng 即名片。此稱始於唐。宋·高承《事物紀原·公式姓諱部·門狀》:“漢初未有紙,書名于刺,削木竹爲之;後代稍用名紙。唐武宗時,李德裕貴盛,百官以舊刺禮輕,至是留其銜候起居之狀,至今貴賤通謂之門狀。稍貴禮隔者,如公狀體爲大狀。”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士大夫交謁,祖宗時用門狀。”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殯器 > 門狀 門狀 ménzhuàng 亦稱“喪報”。喪家貼在門旁用以報喪的文字。舊時漢族風俗。家人死,除向遠地親友報喪外,另用素紙開列死者生卒年月日及殯葬日期等,貼於門旁,以告知鄉鄰。其款式有一定的規定:凡有兒女的人亡故,家屬應按男左女右的慣制在街門牆上貼一長方白紙。亡者如系老人,於紙中直書“恕報不週”或“恕不遍訃”四大字,下款用小字寫“×氏之喪”;如亡者是中青年而上有老人者,則於紙中徑書“×氏之喪”,不再寫小字下款;如雖中年而名已著者,可用前兩式之一。用門狀之意,因家人已孝服在身,除特近親戚外,不便到人家報喪,故用門狀表示歉意,兼達報喪的目的。到出殯時,靈柩一出院門,立即撕下門狀焚毁。清道光七年《泰州志》卷五:“殮時始成服,立門狀,書死者官爵、姓字、生卒年月並喪主孝子姓名,曰喪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