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驻地乌镇村,位于佳县城西南佳(县)米(脂)公路25公里处,因乌龙河而得名。辖29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1.1万人,耕地2.9万亩。工农业总产值576万元,工业总产值占25.8%,主要企业有砖瓦厂等。主要农产品有马铃薯、豆类、玉米、谷子等。这里是“佳米驴”的主要产地之一,年末存栏646头。
乌镇
乌镇古时候称为乌墩,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吴曾戌兵于此防越,故又名乌戌。到清代咸丰年间始称乌镇。乌镇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筑,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辅以河上石桥,十足的江南古镇风韵。乌镇的东栅、西栅都很有水乡古镇的特色。东栅已建设成了旅游景区,诸如当铺、皮影戏、古戏台、染坊等都在东栅。西栅镇上的西栅老街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每年4月5—29日的乌镇有社戏表演。
乌镇属嘉兴所属的县级桐乡市所辖,位于桐乡与嘉兴、湖州和江苏省吴江市两省四市的交汇处,距桐乡市政府驻地梧桐镇15公里,距嘉兴市区36公里。
乌镇是一座保存得相当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两条老街呈交错状,显得古风犹存,河街并行,体现出江南以水建市的特点。乌镇古民居在墙上常常涂有类似于黑色的油漆,据说这种涂料涂了以后可以起到保护墙面的作用,而黑色在江南桐乡一带被称为“乌”,因此这里就叫做乌镇。
作为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乌镇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
乌镇以水稻和养蚕为主业,还保持着一些江南农村的风情和建筑格局,特别是西栅老街。那些店面和房屋的样式还有一种“老通宝”时期的遗韵,100多米长的街上就有大大小小17个茶馆。
乌镇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些古民居依河而建,和河上的石桥共同构成了小桥、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古建筑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此外乌镇还有栽种于唐代的银枵树以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一的石佛寺。
茅盾故居:乌镇中市观前街19号是著名文学家茅盾(沈雁冰)的故居,茅盾先生的故居有600平方米,是日本风格的建筑,据说是先生用自己写的《子夜》的稿费而建造的,分为东西两个单元。前后两进,中间各有两个石板天井。现在已经被辟为茅盾纪念馆,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戏台:在茅盾故居西侧,有座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乾隆十四年的雕工精美的古戏台—修贞观古戏台,与苏州的玄妙观、濮院翔云观合称江南二大道观。
林家铺子:乌镇东栅观前街兴华桥堍有一家名叫“林家铺子”的商店。茅盾故居就在铺子的对面。《林家铺子》原是茅盾创作于1932年6月的一部小说。如今的林家铺子古色古香,卖的主要是蓝底白花的土布。
另外乌镇还有翰林第、余榴梁钱币馆、木雕馆、蓝印花布染坊、公生糟坊、乌镇民俗风情馆、江南百床馆、传统作坊区、香山堂等多处旅游景点。
乌镇的特产有姑嫂饼(口味类似苏州酥糖,略带点咸)、杭白菊、荷叶粉蒸肉、三珍斋酱鸭等。
子夜大酒店是乌镇惟一的宾馆。镇内正在修建一处青年旅馆,可供自助游客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