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肥北朝北魏将领。山西代县人。登国初,为大将,屡有军功,赐爵琅邪公。后拜兖州刺史,抚慰河南。肥为将,善于谋策,勇冠诸将,前后征讨,未曾失败。 长孙肥?—408北魏大臣。代人。鲜卑拔拔氏(后改长孙氏)。代王拓跋什翼犍时,年13,选为内侍。后从拓跋珪投奔独孤及贺兰部,常侍左右。登国(386—396)初,为大将,从征匈奴独孤部刘显及库莫奚、贺兰部,俱有战功。随征柔然,降其主匹候跋。从破铁弗匈奴刘卫辰及薛干部。皇始二年(397),从征后燕中山,拜中领军将军,以功封琅邪公。迁卫尉卿,改卢乡公。天兴二年(399),奉诏讨平中山太守仇儒等。四年,任镇远将军、兖州刺史,率步骑2万,南徇许昌,略地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次年,与毗陵王拓跋顺率6万骑为前锋,败后秦姚平于柴壁(今山西襄汾县西南)。后还镇兖州,抚慰河南。史称其得吏民心,威信著于淮泗,善策谋,勇冠诸将。深受拓跋珪器重,赏赐奴婢数百,畜物以千计。后降爵为蓝田侯。卒,谥武。 长孙肥?—408十六国时北魏将领,代(治今山西大同)人。性果毅,有雅度。从魏道武帝拓跋珪征刘显、伐贺兰部、讨刘卫振、征蠕蠕、平中山等。每战常为士卒先,先后征讨未曾有败。深为魏道武帝重用,除兖州刺史,赐爵卢乡公。在州,肥抚慰,甚得众心,威信著于淮南。魏天赐五年卒,谥曰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