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耶稣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耶稣会

又称“耶稣连队”。天主教为反对宗教改革运动所创建的天主教修会之一。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普遍兴起,天主教认为受到威胁,为对抗、反对这一运动而组建的宗教组织。它是由西班牙军人、贵族依纳爵·罗跃拉(Ignaeio de Loyola 1491—1556) 1534年创建于巴黎。1540年教皇保罗三世批准。其组织完全仿照军队编制,纪律森严。会士必须服从会长,会长必须服从总会长。总会长常驻罗马有“黑衣教皇”之称。会士必须执行“绝财、绝色、绝意”的“三绝”外,还特别规定应对教皇效忠,无条件地执行教皇的一切命令,完成教皇委派的一切任务。为了便于在各个领域进行活动,渗入社会各个阶层,取消了专门的会服。该会通过布道、开办学校、讲学、担任当时贵族的“神师”(忏悔神父)等手段,扩大旧教势力,拉拢上层统治阶级人物,全面对抗宗教改革运动,维护教皇的绝对统治。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遭到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的抨击。在欧洲一些国家中一度曾予以取缔。迫于当时的压力,教皇克雷芒十四世于1773宣布该会解散。但资产阶级革命后,教皇庇护七世于1814年又明令恢复。跟着该会便派大批传教士到亚、非、拉各国进行活动——传教、布道、办学,向社会各阶层渗入。在我国明末清初之际,便有会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来华。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又有大批会士随着殖民势力进入我国。在西方“耶稣会士”的含义常与“伪善者”、“狡狯者”、“诡谲者”同义。

耶稣会The Society of Jesus

一名耶稣连队,又称御前侍卫团。天主教内反对宗教改革的教会组织。1534年创建于法国巴黎,为西班牙人伊格纳修·罗耀拉(Ignatius de Loyola,1491—1556)所创。该组织仿效军队编制建立,纪律森严,强调服从。会规除立绝财、绝色、绝意外,亦要求绝对效忠教皇、执行教皇命令。重视知识和教育,尤强调国外传教。故1540年罗马教皇保罗三世颁发谕旨正式批准后,很快便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奥地利、波兰等国发展起来。明清之际,一批欧洲的耶稣会士也开始在中国沿海和腹地展开传教活动。当时影响较大的传教士有利玛窦(MattoRicci)、邓玉函(Schreck Terrenz)、汤若望(John Adam Schall)、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等人。他们顺应中国习俗,“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从儒教”(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下卷),将儒学与基督教义结合起来,融中国儒学于基督教义中,以儒家伦理思想解释基督教伦理思想,提出天主“创造初人之时,赋以良心正理,而人各有受生之初,亦莫不各有当然之则,此所谓性教也。人故趋善避恶,不虚而知”(刘准:《天主教传中国考》)。宣称基督教“王者用以治国,则俗朴风醇,人心和协”。亦利用当时西方的科学知识,如天文、地理、历算等实用之学为传教工具。故得到了某些当朝的官僚、士大夫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的响应和支持。他们肯定天主教义与儒家伦理思想“脉脉同符”,认为天主教的“一切诫训规条,悉天理人情之至。其法能令人为善必真,去恶必尽”(《天主教传行中国考》)。甚至从传教士所传播的西方科学技术中,寻求“富国强兵”之路。也正是在徐光启等人的庇荫下,耶稣会士始在中国得以立足。然而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亦受到了来自封建官僚的另一股势力的排斥。他们视西方学术是“奇器淫技”,提出“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杨光先《不得已》)。力主“严海禁”,“立限驱逐”耶稣会士。尤其是到了清康熙帝强调敬孔拜祖为中国必遵行的道德要求:“圣人以五常为行之大道,君臣父子之大伦,重教万世,使人亲上死长之大道,此至圣先师之所应尊应敬也。”(张星:《欧化东渐吏》)逐下令“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致使自康熙末朝至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几代皇帝,掀起了百年禁教、排教风潮。同时,早期耶稣会士融合儒学与基督教义的传教方式,也受到耶稣会总部的指斥。1645年罗马教皇下令禁止中国的信徒参加祭孔的礼仪活动,遂发生传教士内部的“名词与礼仪”之争。到乾隆38年(1773年)7月21日,教皇克莱孟特十四世(ClementXIV)终颁布了解散耶稣会的通谕。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向中国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和哲学、科学、艺术、伦理等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开创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但作为殖民主义统治的工具,又往往被利用而为侵略扩张服务。

耶稣会Jesuits

天主教派组织。1534年由西班牙士兵依纳爵·罗耀拉创建于巴黎。该教会积极参与世界事务,不仅传授天主教教义,还教授古典作品、舞蹈等课程。耶稣会成员1625年传教到新法兰西,一直受到压制,1842年才在魁北克东山再起。19世纪40年代以后,耶稣会在加拿大建立教堂,创办学校,影响很大。1986年,加拿大共有687个耶稣会。

耶稣会

16世纪宗教改革期间建立的天主教修会之一。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依纳爵·罗耀拉创立于巴黎。旨在反对宗教改革运动,维护教皇权威。耶稣会在16世纪将活动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来中国活动。其人数逐渐增加,1556年约1000人,1626年增至15544人,1749年达22589人。1773年被迫解散,但会士仍有活动。1814年教皇庇护七世又恢复耶稣会。

耶稣会Jesuits

天主教会内部一改革派,16世纪初在西班牙士兵僧侣依纳爵·罗耀拉领导下创立。该会组织准军事化,进行传教和教育活动,以夺回天主教会在宗教改革运动初期的势力范围。1566—1571年,美洲殖民地的耶稣会教徒在佛罗里达建立了一个传教会。1611年,法国耶稣会在加拿大建立了新法兰西传教会。随后,在五大湖、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地区也建立了法国耶稣会传教会。密执安地区最早的白人殖民地建立在苏圣玛丽的一个阿尔贡金传教会周围,该传教会系1688年由雅克·马尔凯特神父所建。法国耶稣会在苏族、阿尔贡金族、休伦族、安大略族、莫霍克族、亚佐族、巧克陶族和福克斯族印第安人中进行了广泛的传教和教育活动。他们工作的结果是积累了一大批地理、民族、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材料。在殖民地时期和独立战争以后,耶稣会建立了一些学校和大学,其中较著名的大学有福德姆大学、乔治敦大学、基督教大学、波士顿学院和圣路易斯大学。1965年,由耶稣会创办的高等学府有28所,中等学校52所。同年,世界各地的耶稣会组织划分成11个管理区,成员总数约36000人。

耶稣会

天主教修会之一。16世纪欧洲天主教会反宗教改革的主要集团。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依纳爵·罗耀拉创立。1540年经罗马教皇批准。旨在重振罗马教会,重树教皇绝对权威。规定会士必须绝对服从会长,无条件执行教皇委派的一切任务。不惜采取包括暗杀在内的一切手段保护罗马教会利益。组织形式仿效军队编制,纪律森严。通过布道、开办学校、担任封建王侯的“神师”(即忏悔神甫)等方式扩大势力,对抗宗教改革运动。由于从事阴谋活动,各国封建君主不予支持。罗马教会其他修会对它也很嫉妒。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遭到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的抨击,在欧洲一些国家被取缔。1773年被罗马教皇解散。1814年又被教廷恢复。曾派传教士到亚洲、非洲、美洲等地活动。明末一度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前后再次进入中国。

耶稣会

耶稣会

又名“耶稣连队”,天主教修会之一。1534年由西班牙人依纳爵·罗耀拉Ignacio de Loyola约1491—1556创立于法国巴黎,为天主教会反对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集团。吸收成员和训练会士极其严格,目的是灌输给耶稣会士盲目的、狂热的信仰,消灭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愿修士是耶稣会的核心,他们除和其他会士一起发“绝财、绝色、绝意”三绝誓愿外,还要发第四愿:“绝对服从罗马教皇。”只有他们可以担任各级领导直至总会长的职务。会士深入社会各阶层,特别渗入各国宫廷和上流社会,对权贵施加政治思想影响,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可以不严守修会所规定的义务、誓言和会规,并可以使用包括贿赂、诬告、暗杀等各种卑鄙手段。组织原则仿效军队的形式,使修会成为半军事组织。重视发展教育和出版事业,以加强基督教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同时大力反对进步的科学文化,积极参与迫害布鲁诺(Giordono Bruno 1548—1600)、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等进步学者的活动。耶稣会的罪恶不得人心,1773年,教皇曾一度解散耶稣会,1814年又恢复。之后,其组织发展迅速,现在已成为全球性的组织。

☚ 多明我会   东仪天主教会 ☛
耶稣会

耶稣会

天主教修会之一。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后,天主教内反对该运动的主要集团。它自称是为“愈显主荣”而战斗的“耶稣连队”。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军人罗耀拉·依纳爵创立于巴黎,1540年经罗马教皇批准。罗耀拉参照军队纪律制订该会会规,强调会士必须绝对服从会长,绝对忠于教皇,无条件地执行教皇的一切命令。成立后,采用布道、开办学校、担任封建王侯的“神师”(即忏悔神父)等手段,渗入社会和宫廷,广泛进行宣传活动,对抗宗教改革。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抨击,因而在有些国家曾被取缔。罗马教皇迫于形势,也不得不在1773年宣布将其解散,但在1814年又明令将其恢复。该会很早就派出传教士到亚洲、非洲、美洲各地进行传教活动。明末曾有会士来中国。鸦片战争后更广泛地传入中国。

☚ 耶稣   耶路撒冷 ☛

耶稣会

Society of Jesus;Company of Jesus

耶稣会

Society of Jesus
~会士Jesuit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