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镇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镇将官名。参见〔镇〕。 镇将宋代各县于居民繁密或地形险要处设立镇,镇官称“镇将”。五代时,由节度使自补亲随为镇将,与县令分庭抗礼,公事得以专达于州。宋初设置县尉,分管乡村,则镇将只管城廓以内,归本县管辖。自宋太宗始,多委派本州衙前吏人兼任。后来改设诸镇监官,掌管巡逻盗贼、烟火事宜,或兼征收酒税和商税。但有些地区长期保留镇将之职。镇将有权处分杖罪以下刑罚,其余解送本县。镇将副职称“镇副”。镇将衙门称镇司。 镇将 镇将军官名。南北朝时期始置。隋、唐沿置。《魏书·官氏志》: “城隍、仓库,皆镇将主之。” (参见: 镇) ☚ 侦候 镇副 ☛ 镇将古代治理镇的长官。五代时,由节度使自补亲随为镇将,与县令分庭抗礼,公事得以专达于州。宋初设置县尉,分管乡村,则镇将只管城廓以内,归本县管辖。自宋太宗始,多委派本州衙前吏人兼任。后来改设诸镇监官,掌管巡逻盗贼、烟火事宜,或兼征收酒税和商税。但有些地区长期保留镇将之职。镇将有权处分杖罪以下刑罚,其余解送本县。镇将副职称“镇副”。镇将衙门称“镇司”。 镇将官名。军镇长官。北魏置,在不设州、郡之西部、北部诸镇者,兼统军民;在设州、郡的内地,则主要掌军事。北魏前期以宗室或鲜卑勋贵担任,多兼任刺史之职,并持节都督相邻诸州、镇,高于刺史。其下设副将、监军及长史、司马等僚佐。北齐沿置,官四品。隋置于边防地区,唐沿之,分上、中、下三等,隋上镇从四品、中镇从五品,下镇正六品;唐上镇正六品下,中镇正七品上,下镇正七品下。 镇将武官名。(1)北魏时各军镇置都大将,简称镇将。《魏书·官氏志》说:“旧制,缘边皆置镇都大将,统兵备御,与刺史同。城隍、仓库,皆镇将主之。”北周则迳以镇将为正式官称。任此职者见《隋书·梁士彦传》:“周武帝有事东夏,闻其勇决,自扶风郡守,除九曲镇将。”隋唐时沿置,其任已轻。《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日军,小日守捉,日城、日镇。”镇将秩正六品下,与县令相等,掌防戍守御。(2)宋代设于市镇,掌理保安事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