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柳敬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柳敬亭

柳敬亭1587—约1670

原姓曹,名逢春,因逃亡避祸,改姓柳。通州(今江苏南通)人,一说泰州人。十五岁离家出亡,十八岁学习说书。先后在扬州、杭州、苏州、南京等地演出,声望甚高。同明末复社中人相往来,后在左良玉军中说书,并为幕客。明亡,在苏州说书。清康熙元年曾随漕运总督蔡士英北上,一度在北京演出,不久南归。八十岁后仍在安徽庐江和南京等地说书。擅说《隋唐》、《水浒》等。

☚ 阮大铖   许自昌 ☛
柳敬亭

柳敬亭1587—1668后

说书艺人。本姓曹,后改姓柳。通州(今江苏南通)人,一说泰州人。师从松江莫后光。先后在扬州、杭州、苏州、南京等地演出,享有盛誉。同明末复社中人相往来,后为左良玉军中幕客兼说书,颇为左所重。明亡后,先卖艺于苏州,康熙元年(1662)随漕运总督蔡士英北上,即于北京演出。不久南归。八十岁后仍在安徽庐江及南京一带献艺。擅演《水浒》、《隋唐》、《三国》、《岳传》等书,技艺精湛。清吴梅村《柳敬亭传》说他“目之所视,手之所倚,足之所跂,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闻者“危坐惊色,毛发尽悚,舌挢然不能下”。黄宗羲《柳敬亭传》则说他“既在军中久,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故每发一声,常使听者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注,鸟悲兽骇”。近人陈汝衡著有《说书艺人柳敬亭》(上海文艺出版社新版)。

☚ 丁继之   王紫稼 ☛
柳敬亭

柳敬亭

明末清初著名的说书家。原名永昌,字葵字。生于明万历十五年,死于清康熙七年。他祖居通州馀西场,迁居南京。本姓曹,因为避祸而到处逃生,曾休息在大柳树下,所以改姓柳。据《梅村家藏稿》第二十六卷《为柳敬亭陈乞引》一文记载:他身长广颡,面著黑子。其貌不扬,人称柳麻子。他本不以说书为业,但为了糊口才走上此途,不料竟一鸣惊人。他在说书的同时又拜莫后光为师,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说书艺人。由于他生活在明末的动荡时代,常以明代的兴亡为内容说书,不但为人民群众所欢迎,也为士大夫阶层所喜爱。他曾入参左良玉戎慕,深受左良玉的信任。左良玉死后,柳敬亭重操旧业。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形之于口舌之间,尽情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感受。他在说书过程中不但能刻画战士的武勇,也善于形象的描绘儿女情长,名扬天下。清初入北京时他已是八十岁的老艺人,可他的说书艺术仍令北京人倾倒。他的说书题材很广,不仅讲史,也有取材于《三言》、《二拍》和宋人笔记的说书内容,他有一部著名的话本叫《柳下说书》,搜集了他经常说的话本一百种,可惜的是这部话本集在战乱中已丢失。

☚ 孟轲   胡文汇 ☛

柳敬亭

柳敬亭

子弟书。清代民间讲唱文学。清奕赓撰。柳敬亭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说书艺人。本姓曹。作品题材直接取于《桃花扇》中柳敬亭的故事情节,歌颂柳敬亭的爱国主义精神。

☚ 胡迪骂阎   草诏敲牙 ☛

柳敬亭【同义】总目录


柳敬亭柳麻子

柳敬亭

明末清初说书家。生于1587年,约卒于1670年。原姓曹,因避祸改姓柳。江苏省泰州市人。15岁离家出走,在安徽学习说书以谋生,先后在扬州、杭州、苏州、南京等地演出。崇祯二年(1629)定居南京,与东林、复社名士时相过从。曾赴左良玉军中说书,并做幕客。明亡后,他曾在清康熙元年(1662)随漕运总督蔡士英北上,到过天津、北京说书,不久南归,1667年后尚在安徽庐江及南京等地说书,后不知所终。他以说西汉、隋唐、水浒故事见长。

柳敬亭

柳敬亭1587—1670?

明末清初著名说书艺术家。柳敬亭本姓曹,名逢春。江苏泰县人,一说南通人。十五岁时因吃官司逃往他乡,从此浪迹江湖,以说书卖艺为生,故改名柳敬亭。由于他熟悉社会生活,又得到对说书艺术颇有研究的文人莫后光的指点,艺术水平提高很快。曾先后在扬州、杭州、苏州献艺,后来到了明代留都南京,为一些达官贵人和知名的文化人所赏识。在这一个时期,他结交了明末东林党、复社中人,受过他们的影响。后来他成为左良玉的幕客,参与政事。明亡以后,他随清漕运总督蔡士英北上。曾在天津、北京等地演出。不久又南归,八十岁以后仍在安徽庐江及南京等地说书谋生。柳敬亭的说书艺术精湛绝伦,堪为一代宗师。演出内容多为扬善抑恶、褒忠贬奸。尤长于刻画古代贤臣良将、英雄豪杰。他的说书细致深透,描摹世态人情,精辟入里,往往能使听书的人如临其境,和书中的人物共“悲泣喜笑”。明末清初的许多文人都为他作过传。文学家张岱、余澹心等在诗文中都描绘过他的说书艺术。

☚ 贾凫西   叶霜林 ☛
柳敬亭

柳敬亭1587~约1670

明末清初说书艺人。祖籍江苏南通,出生于泰州。原姓曹、名永昌。15岁时家乡获罪,避祸于盱眙。喜听书目好揣摩,渐以卖艺为生。后渡江南下,改姓柳,在松江得老书生莫后光指点,其说书技艺日趋精进。先后在扬州、杭州、苏州、南京等地说书,声望极高。擅说《水浒》、《隋唐》、《西汉》等书目。他的说书艺术圆熟精到,尤其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独到功力,能使听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极为生动感人。明末清初文人黄宗羲在《柳敬亭传》中有关于他表演的记述;一些诗文中也有所描述。柳被后世艺人奉为一代宗师。

☚ 董解元   贾凫西 ☛

柳敬亭1587—约1670

明末说书艺人。本姓曹,原名永昌。后改姓柳。通州(今江苏南通)人,一说泰州人。15岁离家,曾得松江老书生莫后光指点,书艺大长。先后在扬州、杭州、苏州、南京等地献艺,声望颇高。后在左良玉军中说书,并为幕客,深受重用。明亡后,曾随清漕运总督蔡士英北上。一度在北京演出。不久南归。80岁后仍在安徽庐江及南京等地说书。后不知所终。擅长说《隋唐》、《水浒》等书。

柳敬亭1587—约1676

明末杰出说书演员。本姓曹,因触怒官府,被迫离乡,改姓柳。泰州(今属江苏)人。自幼学习说书,得松江老书生莫后光教益颇多,善说《水浒传》、《隋唐》。为人重义侠,同明末“复社”中人相往来,后为左良玉幕客,以说书激励士气。明亡以后,流落江湖,潦倒而死。

柳敬亭1587或1592—1671?

明末清初评书艺人。名逢春,又作遇春,字敬亭,本姓曹。江苏泰州人。出身贫困,少年失学,曾因罪被地方拘捕,得释出走,更名换姓。后学业于著名评书艺人莫后光。崇祯初,寓居南京。以善说书,名噪一时,他说书幽默、生动、精练、准确,独具特色;描述人物,真实、丰满、深刻、鲜明,极富感染力。最善说《隋唐演义》、《两汉演义》。崇祯末,入幕左良玉军中。顺治间,一度在降清明将马逢知军中说书。马以倡优待之,郁郁不得志,在马获罪前离开,再往南京,游北京。晚年,南归。扬州居铺臣为其高材弟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