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柳敬亭说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柳敬亭说书

柳敬亭说书

明代艺人传说。见明张岱撰《陶庵梦忆》卷五。相传柳敬亭,南京人称柳麻子。形貌奇丑,但极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他说书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说到筋节处,声如巨钟,叱咤叫喊,有如房倒屋塌。说武松打虎时,听者仿佛见到生龙活虎的武松。南京人无不叹服他的技艺。

☚ 阿育王寺舍利   法相寺 ☛

柳敬亭说书

 南京柳麻子,黧黑〔2〕,满面亸吚〔3〕,悠悠忽忽〔4〕,土木形骸〔5〕。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6〕,常不得空。 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7〕,王月生〔8〕、柳麻子是也。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9〕,与本传大异〔10〕。 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11〕,并不唠叨。𠷺夬声如巨钟〔12〕,说至筋节处〔13〕,叱咤叫喊,汹汹崩屋〔14〕。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声吼〔15〕,店中空缸空甓〔16〕,皆瓮瓮有声〔17〕。闲中著色〔18〕,细微至此。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19〕,稍见下人呫哔耳语〔20〕,听者欠伸有倦色〔21〕,辄不言,故不得强〔22〕。 每至丙夜〔23〕,拭桌剪灯〔24〕,素甆静递〔25〕,款款言之,真疾徐轻重,吞吐抑扬,人情入理,入筋入骨〔26〕,摘世上说书之耳〔27〕,而使之谛听,不怕其𫝲舌死也〔28〕
 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29〕,眼目流利,衣服恬静〔30〕,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31〕,故其行情正等。
 
 〔1〕本篇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文中描述柳敬亭说书情况。 柳敬亭,名逢春,号敬亭,明末著名的说书艺人,曾为马士英、阮大铖幕客,因憎恶二人奸邪,而转投左良玉门下,左良玉死后他流落民间,说书度日,晚年穷困潦倒,年八十余而卒。 张岱(公元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好山水,品艺读书,无意于科举仕进。明王朝灭亡后,隐居于浙江剡溪山中,专心著述。张岱在明末堪称散文大家,作品题材广泛,文笔干练,其小品文声誉尤高。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嫏嬛文集》、《石匮书》等。
 〔2〕黧(li)黑:黑黄色。
 〔3〕亸:同“疤”。吚(lei):疙瘩。
 〔4〕悠悠忽忽:形容柳敬亭为人举止随随便便。
 〔5〕土木形骸:谓形体像泥塑木雕的一般呆板。
 〔6〕书帕:指钱财礼物。明代官场送礼,早先为一书一帕(帕,是锦帕,用以包书),称书帕。万历后改为白金,后人便以书帕指代财物。下定:预先将酬金送去,预定好节目、时间。
 〔7〕行(hang)情人:指受听众欢迎、红极一时的人。
 〔8〕王月生:当时南京名妓。《陶庵梦忆》卷八《王月生》条说:“富商权胥得其主席半晌,先一日送书帕,非十金则五金,不敢亵订。”
 〔9〕白文:南方说书有“大书”和“小书”之别。“大书”是白文,只说不唱,重在语言、表情、声势;“小书”则说唱兼有而尤重唱。
 〔10〕本传:指《水浒传》中有关武松打虎的章节。
 〔11〕找截干净:补充和删节都很得当。找,找补,指对原书不足处加以补充发挥。截,弄断,指对原书冗长的部分加以删节。
 〔12〕𠷺夬(bo guai):形容柳敬亭说书时发出的声音。
 〔13〕筋节:关节,关键处。
 〔14〕汹汹崩屋:喊声震屋。汹汹,迅猛的喧哗声。
 〔15〕謈(pao):大声呼叫。
 〔16〕甓(pi):砖。这里指瓦器。
 〔17〕瓮瓮:即“嗡嗡”,象声词。
 〔18〕闲中著色:在非紧要的地方加以渲染描绘。
 〔19〕掉舌:指开口说话。
 〔20〕下人:指侍从。呫哔(che bi):疑为“呫嗫”,形容低声细语。
 〔21〕欠伸:打呵欠,伸懒腰。
 〔22〕强:勉强。
 〔23〕丙夜:即“午夜”。半夜时分。
 〔24〕剪灯:剪灯花。
 〔25〕素甆:洁白雅净的瓷茶具。 甆,同“瓷”。
 〔26〕入筋入骨:深入筋骨,喻深入听众之心。
 〔27〕摘:“揪”、“拎”之意。 说书:说书人。
 〔28〕𫝲(ze)舌:咬舌。此处指羞愧。《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必内愧,杜门齚舌自杀。”
 〔29〕口角波俏:口齿伶俐,谈吐风趣。
 〔30〕恬静:素雅。
 〔31〕婉娈(luan):美好。
 
 本文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柳敬亭的说书艺术,将其说书时的声情语态、性格、特点等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作者除了正面描写外,还从侧面作了烘托,不仅写了下定预约早,酬金高,还与名妓并提,以表现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和受人欢迎,生动传神。

柳敬亭说书 - 古代小品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柳敬亭说书

 南京柳麻子, 黧黑, 满面㿬癗, 悠悠忽忽, 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 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 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𠷺央声如巨钟, 说至筋节处, 叱咤叫喊, 汹汹崩屋; 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咕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欵欵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 不怕其𫝲舌死也。
 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陶庵梦忆》)


 关于明末清初卓越的说书艺人柳敬亭,在他的同时代人笔下屡有称述,或传其人,或叙其艺;各就所知,各运所思。张岱这一篇,乃是小品; 篇幅既小,格局自然不宜放大。他写柳敬亭的说书艺术,不作面面俱到的铺叙,而是着重写他善于运用说书艺术引人入胜的本领。
 第一层,从柳敬亭面貌之丑写到他说书取值之昂、听众之多,竟被目为南京“两行情人”之一,这位老丑的说书艺人与色艺双绝的名妓王月生分别成为两个行当中被眷念的人物。
 第二层,以自己亲聆的一回书为例,盛赞柳敬亭的说书艺术。所说的“武松打虎”与本传 (所依据的原书 《水浒传》) 如果一模一样,那只是背书而不成其为说书了。“大异”就异在说书时刻画细微,一是叙事细微,丰富了故事的细节, 可又用语简洁而不噜; 二是摹声细微, 这更是发挥了说书的长处。
 第三层,补明柳敬亭不是一味用他“声如巨钟”的好嗓子来说书,而是掌握听众心理,有时用停顿来集中听众的注意力; 还掌握叙事节奏,根据书情调整语言的快慢高低,如果一味卖弄好嗓音反而显得平直,吸引不了人。
 第四层,归结到柳敬亭貌丑而艺美。他的美就在语言上,眼神上,也在衣服上 (衣服恬静指他不乱动身驱而分散人们的注意) 。这样,他的面麻、黧黑不成为说书之累,台下“土木形骸”到了台上就动静得宜,不再僵硬了。张岱着重写他的口角生风,扩及眼目、衣服,而后两者正是前者的辅助,显示了他书艺之精。
 这篇小品,用柳敬亭形貌之丑反跌下文,以明其书艺之美; 用听客反应倒映上文,以见其艺事之精; 首尾两用王月生作陪衬,以示其声名之险。而这一切,又是组织在亲切、自然的漫谈中娓娓叙出,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至于作者将说书艺术家与名妓并论,在今天看来不足以褒,适足以贬,但在当时把艺人归入方伎,与曲妓同列而贱视之,乃是士大夫的通病,我们不能专责张岱。

《柳敬亭说书》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柳敬亭说书》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余听其说景阳岗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而找截干净,并不唠叼。哱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洶洶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哗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11)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齰舌死也(12)

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13),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14),故其行情正等。

(《陶庵梦忆》)

注释①黧(li)黑——面色黄黑。黧,黑黄色。②癗(lei)——,同“疤”。癗,疙瘩。③悠悠忽忽二句——形容柳为人行事的作风随便放荡,不肯修饰。④书帕——请柬和定金。⑤行情人——即非常行时的人。⑥王月生——当时南京名妓。⑦夬(boguai)——大而刚健洪亮的声音。⑧謈(pao)——大声呼叫。⑨甓(pi)——本意是砖,这里作瓦器解。⑩掉舌——动舌,出词发言。(11)素——素,白色。,同“瓷”。这里指茶碗。(12)齰(zha)舌——咬舌。这里是羞愧欲死的意思。(13)波俏——流利有风致,这儿指柳敬亭说书口齿伶俐。(14)婉娈——美好。

赏析作者原是要介绍柳敬亭的说书艺术,但一起笔却描其外貌,述其作风。他皮肤黑黄色,满面瘢疤,长相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何况又不修边幅,行为举止肆意放荡。作者也许正是要以此表明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吧!因为正是这样一个人却身怀绝技,“善说书”,且架子还不小,决不轻意多说,“一日说书一回”;要价还甚高,一回书一两。然而就是这样,十日前预送请柬定金,也还经常邀请不到。作者轻描淡写,如实叙述,就突出了柳敬亭说书技艺的高超和他在听众中的威望。

作者听他说过景阳岗武松打虎。作者没有从故事的曲折、描绘的生动入手表现他的说书技巧。只是突出其善于“闲中著色”,在人们不太经意处,着力渲染的特色。武松打虎,精彩绝伦之处,当然是武松大病初愈,酒醉之后,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大虫,然而柳敬亭却于武松“到店沽酒”处添彩作色:“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仅此一笔,武松粗犷、豪放、气度不凡的英雄气概,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说书人声情并茂的“绝活”,也不能不令人倾服。

作者不仅记叙其技艺的超群,还注意赞美这位民间艺人的人格精神。他对听众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众人“屏息静坐,倾耳听之”,他才开始讲说;如果有人“呫哗耳语”,或者“欠伸有倦色”,他就不讲了;然而他对自己也同样严格,即是深夜,他仍然一丝不苟:“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这正表现了柳敬亭对自己的事业十分赤诚,严肃认真又自尊自重的可贵性格。

全文结束时,作者又一次强调“柳麻子貌奇丑”,不过已不是开始时描绘的“悠悠忽忽,土木形骸”的外部特征,而是既赞赏其“口角波俏”,更突出其“眼目流利”的内在精神的外现,从而使人物的外形得到升华,一个个性独特,说书超神入化,鲜明感人的柳敬亭便立于读者面前。


《柳敬亭说书》全文和鉴赏 - 古代微型小说 - 可可诗词网

柳敬亭说书

 

·张岱·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㿬瘤。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𠷺尖。声如洪钟,皆瓮瓮有声。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着色,细微至此。至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磁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齰舌死也。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选自《陶庵梦录》]

●●
 柳敬亭是明时驰名江南的说书艺人。记载他书艺的文章较多,张岱这篇别具一格。
 其一,本文使用了比喻、对比、举例、夸张等说明方法,将柳敬亭的书艺刻划得细致,传神,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柳的书艺自成一家,不为本传所囿。本传烂熟于胸,表演时任其删削增减,挥洒自如,这正是书艺精湛所致。“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𠷺尖。”柳说书,既具体细腻,又脉络清楚,干净利落,没有一般说书人常爱犯的啰嗦絮烦的毛病。作者在这里使用了“声如洪钟”的比喻句,“叱咤叫喊,汹汹崩屋”的夸张句极写柳嗓门之豁亮,气魄之宏大。“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只这一“吼”,武松这个英雄人物便形神兼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柳敬亭书艺之高由此可见一斑。据传京剧名净金少山就有一条声震屋瓦的好嗓子,一嗓子能吼破窗户纸。看来柳、金颇能媲美。
 柳是个个性很强的人。他说书时,只有当听众“屏息静坐,倾耳听之”时,“彼方掉舌”。座下稍有骚乱,“辄不言”。柳对自己的艺术事业是非常敬重并引以为自豪的。
 作者对柳的书艺倍加颂扬,“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齰舌死也。”齰,咬也。就是说,倘若其他说书人听完柳说书,会羞惭得咬掉自己舌头的。其实,书艺也和其他技艺一样,互有短长,各领风骚,不宜如此简单褒贬的。
 其二,作者将柳敬亭的“貌奇丑”与其过人的口才对比,使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㿬瘤。”人是够丑陋的,“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这就形成鲜明的对照。貌丑不能掩其慧,反倒相反相成,成就了一代艺术大师。作者写人物瑕瑜互见的求实态度值得赞许。
 其三,文章前后两次写“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
 王月生是出身于南京低级妓院的“朱市妓”。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对其出众的品格容貌作过细致描写。王月生“矜贵寡言笑”,无论姐妹,帮闲们怎样费尽心思也无法使之一笑。有一位公子缠了她半月之久,“不得其一言。一日口嗫嚅动,闲客惊喜,走报公子曰:‘月生开言矣’哄然以为祥瑞。急走伺之。面頳,寻又止。公子力请再三,噻涩出二字曰:‘家去。’”她终于开了口,但只说了“家去”两个字,其中包含多少酸楚!
 作者张岱是秦淮河上的常客,他对这种生活是非常熟习的。他凭着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能从热闹中看出冷静,喧笑中发现眼泪。他将柳、王并称,称他们“同其婉娈”,赞美中饱含深切的同情。因为在那个时代,即使像柳敬亭这样杰出的艺术大师,其社会地位也同王月生一样,是十分卑微的。
柳敬亭说书

《柳敬亭说书》

明张岱撰。柳敬亭是明末著名的说书艺人。张岱的这篇散文,意在表现柳敬亭人品和他的说书艺术之间的联系。作者先以介绍柳麻子的面貌入手,突出其奇丑的特征,欲扬先抑。再交代其说书的“行情”,为下文描写其说书时的情态作铺垫。写柳敬亭说书,先概述其特色,随后便绘声绘色地渲染其声势和神采,把柳敬亭进入角色时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活龙活现地再现出来,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接下来补叙其说书时对听众和环境的严格要求。非其人不说,表现了柳敬亭狷介孤傲的个性,洁净的环境,映衬出柳敬亭雅洁聪慧的内心。最后作者把柳敬亭和当时著名歌妓王月生作了对比,赞美其口齿、风姿、神采直和王月生“同其婉娈”。这篇短文,形象生动,寓意深厚,文字简洁,节奏感强,有较明显的口语倾向。

☚ 湘湖   金山竞渡 ☛
000069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