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锥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锥蝽reduviid

属于半翅目的吸血昆虫。成虫体大,长约25mm,褐色,通常具有红色或黄褐色斑纹。稚虫及其雌雄成虫场于夜间刺吸人或其他脊椎动物血液。传播美洲锥虫病的媒介主要是骚扰锥蝽、大锥蝽和长红猎蝽。

锥蝽

锥蝽

锥蝽属于半翅目,异翅亚目,猎蝽科(Reduviidae),锥蝽亚科(Triatominae)。成虫体大,长约25mm;色褐,通常具红色或黄褐色斑纹。头呈锥状,有复眼和单眼各1对;喙分3节,向头的腹面弯曲,内含刺吸式口器。触角细长,分4节。前胸背板大,前端窄而后部渐宽。小盾片呈三角形。翅2对,前翅基部革质,端部膜质,后翅全部膜质。足长,跗节分3节。腹部背面扁,腹面呈半圆形隆起,侧面扁平。雌虫产卵于墙缝、砖瓦下或动物巢穴中。卵椭圆形,长约2mm,一端有盖。稚虫由卵盖处孵出,通常分5期,外形似成虫,但较小,且无单眼,跗节只有2节。稚虫初孵出时无翅,色淡,后渐变深;后期稚虫具有发育不全的瓣状翅。从卵发育到成虫一般为1~2年。稚虫及雌、雄成虫都于夜间刺吸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血液、刺吸部位多在面部。锥蝽白天隐匿于墙缝、鼠洞及其它黑暗处。
锥蝽能传播枯氏锥虫而引起美洲锥虫病,即恰加斯病。锥蝽中查出有锥虫自然感染的有30余种,但传播本病的以骚扰锥蝽(Triatoma infestans)、大锥蝽(T. megas-ta)和长红猎蝽(Rhodnius prolixus)为重要。
我国发现的有红带锥蝽(T. rubrofa-sciata)。成虫长约22mm,宽约8mm,黑棕色。头较胸短,头及前胸背面作颗粒状。喙的基节长于末节数倍,但只有中间一节的1/2长。触角着生于头端与复眼间的中点。翅短于腹部。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在亚洲很普遍,我国福州、厦门、柳州、广州、海南岛等地均有发现。在国外曾查见枯氏锥虫自然感染,但在国内的传病作用尚未证实。

红带锥蝽


此外,在吸血锥蝽(T. sanguisuga)体内曾查出有枯氏锥虫和西方马脑炎病毒的感染。
☚ 臭虫   蜚蠊 ☛
000075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