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巴罗,R.J.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巴罗,R.J. 1944~ )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944年生于美国纽约州。1965年获得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6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他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和罗切斯特大学,现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他还曾担任《政治经济杂志》的编委、《货币经济学杂志》的主编、《经济计量学》的副主编等职。 巴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领域,涉及到就业、货币和经济周期等方面,尤其是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影响。他先后出版了《货币,就业和通货膨胀》(与格罗斯曼,H.合著,1976)、《货币、预期与经济周期》(1981)和《宏观经济学》(1984)等著作,发表了《收入和就业的一般非均衡模型》(与格罗斯曼合著,1971)、《理性预期与货币政策的作用》(1976)、《美国的非预期货币增长与失业》(与格罗斯曼,H.合作,1977)和《非预料到的货币与经济行为》(与拉什合作,1980)等论文。巴罗(与格罗斯曼一起)首先从理论上建立了一般非均衡模型。他继承了关于凯恩斯模型是关于非市场出清理论的思想;认为市场机制调节失败的原因在于经济主体在买卖数量上的障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种市场(劳动和商品)的非均衡模型,证明了数量约束下均衡存在的可能性,从而提出均衡可以在实际工资率的均衡水平上达到的结论。 这一模型的分析为凯恩斯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在发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方面,他强调预期的作用,以不完全信息下的理性预期解释经济周期并分析经济政策的作用。他以实证的方式区分了估计到和非估计到的货币运动,并把产出偏离自然率水平解释为非估计到的政策变量的作用,从而指出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