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锡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锡金Sikkin国名。又译息琴。中国史籍称哲孟雄。在今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其名源于尼泊尔语,意为新地方。世袭君主国。首都甘托克。公元19世纪起,英国殖民者侵入锡金,1890年锡金被英国保护监理。1950年成为印度的保护国。1973年印度接管锡金政府一切权力。1974年成为印度的联系邦。1975年被并入印度。 锡金我是武汉成长的 锡 金 长江日报1985年8月17日 锡金xī jīn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国家。[英] Sikhim。1902年樋田保熙译《世界地理志》部甲:“锡金,Sikkim。” 锡金在喜马拉雅山南麓,17世纪建锡金王国。1975年4月为印度的一个邦。面积7100km2,人口405505人(1991),首府甘托克。全境海拔几乎都在1500m以上。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每年6~10月为雨季,年降水量约3000~4000mm。经济以农业为主。年产小豆蔻约2000t,是世界小豆蔻主要出口地之一。自然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国土的36%。林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盛产名贵药材,如麝香、鹿茸、天麻和贝母等。水力资源丰富,共有大、小水电站15个。现有公路20余条,约1500km,其中柏油路500km。 锡金Sikkim南亚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面积7100平方公里。人口33万(1985年),以尼泊尔族为主,信喇嘛教和印度教。首都甘托克。境内多为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区。亚热带山地气候。世袭君主国。1950年成为印度的“保护国”。1973年4月印度接管锡金政府一切权力。1974年9月成为印度的联系邦。1975年被印度吞并。居民多从事农牧业。 锡金南亚内陆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东、北与中国为邻,西与尼泊尔接壤,南与印度相连,东南角与不丹交界。地处亚洲心脏地带, 自古以来是南亚和中国西藏间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面积7 100平方千米。人口40.5万(1991年)。首都甘托克,又为东锡金县首府,位于国土东南部,蒂斯塔河东岸山坡上,东北距乃堆拉山口21千米,至中国亚东约40千米,西南距印度大吉岭约45千米,是印度至中国西藏公路的要站。主要城镇还有其他3个县的首府:纳姆吉、门根和盖津。1975年锡金被印度兼并为其一个邦。 锡金 锡金亚洲王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处在中国、不丹、尼泊尔、印度中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境几乎都在海拔1500米以上。北部为山区,南部为肥沃的谷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山地气候严寒,南部谷地气候温和。年降水量一般在3000—4000毫米之间。多森林和高山草地。人口32万 (1981年),75%为尼泊尔族,其余为锡金族、雷布查族等。通用锡金语和尼泊尔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信奉喇嘛教和印度教。首都甘托克。 ☚ 路易港 詹姆斯敦 ☛ 锡金 锡金Sikkim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面积7298平方公里。人口31.57万人(1981年)。首都甘托克。19世纪末锡金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印度独立后,对锡金实行控制和吞并。1968年6月甘托克爆发反印示威,锡金国王纳姆加尔提出“锡金要锡金化”,要求修改1950年的印锡条约。1973年4月印度政府对锡金实行军事占领。1975年4月废黜国王,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对印度并吞锡金的行径,锡金周围国家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反对。锡金经济以农业为主,产大米和青稞,森林占全国面积36%,水力资源丰富,建有5个水电站,工业以手工业为主,能生产肥皂、皮革、火柴等产品。全国建有碎石路1500公里。 ☚ 沙特旅行支票公司 新加坡共和国 ☛ 锡金Sikkim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