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错误矫正机制假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错误矫正机制假定 错误矫正机制假定Error Correction Mechanisms Hypothesis(ECM)一种认为当消费偏离了长期均衡的消费—收入比率时,可以通过短期动态过程进行部分调整 (Partial Adjustment) 以矫正偏离的收入假定。由戴维森 (J. E. H. Davison)、亨德里 (D. F. Hendry)、斯尔伯 (S. Srba) 和约 (S. Yeo) 在 《英国的消费者支出和收入之间的总量时间序列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1978年) 一文中提出。他们假定在经济的长期稳定状态 (Steady-State) 中,消费是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即 Ct=KYt 在考察的开始时期,消费-收入比率可能偏离这个固定比例 (K)。按最优控制论中的反馈理论,消费者一年中每一季度的消费支出由上一年同一季度的消费支出加上收入的一年变化的一定比例 (导数控制机制) 及收入的一年变化与上一年变化之间的增加量或减少量的一定比例 (二阶导数控制机制) 构成。通过这样的逐渐调整可以使消费—收入比率( C/Y) 实现长期目标,即C/Y=K。 亨德里和冯·翁格恩-施特恩伯格 (T.Von Ungern-Sternberg) 在《流动性与消费支出的通货膨胀效应》 (1981年) 一文中进一步将两个额外因素加进了上述模型。首先加进了第三个矫正机制 (积分控制机制),这样就可以在模型中考虑财富-收入比率对长期或稳定状态水平的偏离效应。其次是对按传统定义的可直接观察的收入概念的调整,以便可以考虑财富的通货膨胀效应。博勒斯莱夫 (T.Bollerslev) 和海勒伯格 (S. Hyllerberg) 也修正了错误,矫正机制模型。他们认为假定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之间在稳定状态保持常数比例关系是不合理的,比例数 (K) 本身就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有: Ct=K(t)Yt 与理性预期-持久收入模型的前瞻性和对新信息及过去错误的即时调整假定不同,错误矫正机制模型很大程度上是后顾的,而且强调对消费偏离的动态的、部分的调整。因此其部分调整公式附加上时滞,再加上经常出现的或多或少 “外来” 的回归自变量,诸如财富、利率、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量以及各种针对所观察 “问题” 的虚拟变量,就成为一个在消费旺盛时期 (即从60年代初起延续了15年左右) 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标准形式。错误矫正机制模型与经验数据吻合得很好,考虑到消费相对于收入的平滑性,它大体上至少和生命周期与持久收入模型的主要特点相一致 (除去上面提到的一些差别)。 ☚ 随机行走假定 极端理性假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