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泰山的传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泰山的传说

泰山的传说

汉族民间传说。流传在山东省泰山一带。本篇整理者收集了八则来自各不同侧面的传说。《碧霞元君的来历》是一个农民的女儿,勤劳又善良,观音菩萨向天庭推荐她做了泰山之主,玉帝赐封号“碧霞元君”。《岱宗坊》一则是写关于“碧霞元君”的不同传说。在这则故事里,碧霞元君是玉帝之女,野心很大,对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满足。掌管“封神榜”的姜子牙,只得叫她抛绣鞋确定疆界,结果还没有原来的范围大,她只好默认了。后人在她抛过绣鞋的地方建了一座坊门,取名岱宗坊。《泰山腰玉》是写农民刘栓从乌鸦嘴里救活了一个蚕宝宝,精心喂养到秋,结了一个大茧。他夜夜缫丝不尽,把用丝换回的绸缎分给穷人。天长日久,绸店老板发现了这个秘密,偷走了蚕茧,又火烧刘栓的住房。这个神奇的茧儿惩罚了老板。刘栓在火光中被白衣女郎救走,他坐在自云上仍然在缫丝,长长的丝向腰带一样环绕山腰,人们把它叫“泰山腰玉”。《舍身崖易名的传说》是写孝子何孝梓为母准备到“舍身崖”舍身还愿,但又想自己舍身后,老母无人敬养,思之再三,决定让三岁的儿子起鸣带父还愿。携子到泰山后,住在朋友徐大用的客店里。他说明来意后,大用见他心意已决,为救孩子,表明自己愿带孩子去舍身崖。大用把孩子送到母亲处便回了客店。十七年后,此子起鸣考中了状元,衣锦还乡。大用又请老友何孝梓前来,说明了真相。父子相认,感慨万端。起鸣立碑亲书“爱身崖”,代替了舍身崖,告戒后人不要再误迷滓,要爱身。《白氏郎的故事》写吕洞宾在泰山修仙时,勾引修仙女子白牡丹,并生一子,起名白氏郎,母子二人远离泰山。氏郎常被人欺骂是无父之子。没有男人,日子格外艰辛,白牡丹心里气恼,便打了灶王爷像。灶王爷不但不同情这孤苦的母子,反而到玉帝那里告状,致使玉帝派天将抽了白氏郎的龙筋。氏郎愤愤不平,要将天下众神都装到他的葫芦里,省得去告御状。但这孩子上了泰山奶奶的当,过河去找没见过面的爹,然而吕洞宾全不念父子之情,为了增长道业,将儿子吃掉。后世之人把氏郎母子住过的破庙叫氏郎庙,这个村子就是现在的白庙村。《三笑处的传说》三则。泰山普照寺山门南面不远处有块大石头,上刻“三笑处”。关于这“三笑处”的来历,流传着三种传说。一、《三奇人》是写泰安知府、普照寺住持僧玉梅和尚、本地名画家陈云三人结为诗画密友,经常聚到寺中吟诗、作画、唱和、酬答。一天玉梅和尚送二人到山下,忽然陈云说“师父过界了”。玉梅和尚一愣,想到佛家送客只到山门的规矩,不禁一笑,二友也大笑,于是便根据典故,杜撰“三笑处”刻在石上以示纪念。二、 《三笑石》是写一个县官在路上劫持一民女。一老妇前来认孙女,县官不允。于是老妇便与县官打赌,说:“如果我笑三声,不能使前面这块石头抖三抖,孙女归你。”于是大笑三声,石头向不倒翁一样前后抖动。县官知道自己遇到了奇人,便吓得连忙逃走。后人便在这石头上刻了“三笑处”。三、《三翁谈寿》写三个老翁坐在大石头上谈论长寿。其中一百岁翁诙谐地说: “老汉活到九十九,只因媳妇长得丑。”三人互相示意,击掌捶胸,哈哈大笑。后人就在这块石头上刻了“三笑处”。《九女寨》写西汉末年赤眉军的女将率领将士家属,坚守在泰山九女寨。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作战,巧与官兵周旋,终于冲破重围,与主力会合的故事。见《中国地方风物传说选》之二。

☚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传说   桂花岭的传说 ☛
泰山的传说

泰山的传说

童话诗。陶阳作。1955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暴露了贪心人的可耻下场,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善良的美德。

☚ 蚕豆花   泰安地区文联 ☛
000015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