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揆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揆一 【生卒】:1878-1950 【介绍】: 派名谦唐,字霖生,号培英,湖南湘潭人。 早年肄业长沙岳麓书院。结交会党,与哥老会首领马福益尤善。 1903年春自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与黄兴结成莫逆交。参加拒俄义勇队(后改名为军国民教育会)。 11月返国,与黄等在长沙创建华兴会,任副会长,又别设同仇会以联络会党。1904年春与黄、马商定11月16日在长沙发动起义。事泄失败,逃亡日本。1905年7月酝酿成立同盟会时,因对孙中山缺乏了解,“主张不入孙会之说”。1907年1月加入同盟会。3月代理同盟会执行部庶务。此后长期主持同盟会东京本部工作。在职期间,极力维护孙、黄的威信和同盟会内部的团结。 1907年春在孙、黄因旗式问题发生争吵时,力为调解。6月在章炳麟、张继等就孙接受日人赠款事抨击孙,欲召开特别会议罢免孙,改选黄任总理时,严正表示反对,并致函黄,坚持孙、黄合作原则。 1909年陶成章等再次掀起倒孙风潮时与黄等耐心说服劝告,并联合致函南洋李燮和等,为孙辩护。1911年春在东京发行《汉满蒙回藏民党联络意见书》,主张各民族团结,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家。武昌起义后由日本回国,奔赴武汉前线,任督战员。寻归湖南,促湘军援鄂。 1912年1月被湖南举为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主张“化除畛域,共建新猷”。3月被推为同盟会十干事之一。 8月与黄等筹商后出任北京临时政府工商总长,同时登报声明脱离同盟会。1913年3月宋教仁案发生后,从北京抵上海与黄面商对策,回京后以工商部名义举借外债,作反袁费用。7月被迫辞工商总长职,避居天津日租界。组织相友会,调和党争。 1915年杨度以5万元为引诱请盖章拥袁称帝,坚拒不允。不久与张静庐等在天津创办《公民报》,揭露袁的帝制阴谋,并披露袁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卖国秘约副本,报馆被查封。 1916年4月在《滇声报》上发表《劝袁世凯辞职书》。 袁死后至北京任国会议员。国会解散后回籍。北伐战争前夕赴广州,支持北伐。 大革命失败后寓居北京,闭门著述。1929年出版《黄兴传记》。 1933年被聘为国民政府行政院顾问。次年发表《救国方略之我见》,主张恢复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被解除顾问职务。 此后隐居湘西洪江。1950年11月1日在湘潭病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