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属链霉菌科。气生菌丝顶端产生链状分生孢子的放线菌,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分解复杂的醣类如淀粉、纤维素等。一些种产生抗生素,是抗生素重要的生产菌。少数种也引起植物病害。 菌落表面有致密的气生菌丝体,气生菌丝顶端形成的分生孢子呈链状。基内菌丝纤细0.5~0.8μm,无横隔,多分枝。气生菌丝稍粗。孢子丝呈直形、波曲、螺旋和轮生,孢子呈球形、椭圆形、柱形等。孢子表面结构有光滑、刺状、毛发和鳞片状等类型。 G+Cmol%为69~73。 链霉菌属包括很多种,为便于识别和鉴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放线菌分类组,根据链霉菌的形态、培养特征将链霉菌属划分为14个类群:白孢类群、黄孢类群、球孢类群、粉红孢类群、淡紫灰类群、青色类群、烬灰类群、绿色类群、蓝色类群、灰红紫类群、灰褐类群、金色类群、吸水类群和轮生类群。 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气生菌丝顶端产生链状分生孢子的放线菌。约占放线菌总数的70%~90%。链霉菌菌丝纤细、多核,直径0.5~2.0μm,菌丝分枝频繁形成菌丝体。菌丝有基质菌丝(即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成熟的气生菌丝在其顶端形成直径为1~2μm的3个至更多分生孢子的孢子丝。孢子丝直形、波状或螺旋形。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常呈各不相同的颜色,有些种类营养菌丝能产生可溶性色素,使培养基变色。孢子丝的形状、颜色及菌丝体的颜色和色素的产生与否常为进一步分种的依据。该属细胞壁含L-二氨基庚二酸和阿拉伯糖,革兰氏阳性。化能异养型,高度氧化的需氧菌,最适温度25~35℃,生长最适pH范围6.5~8.0。DNA中G+C的mol数为0.69~0.73。根据链霉菌形态、培养特征将链霉菌属划分为14个类群。其中一些种是抗生素重要的产生菌,也是医药生产上重要的微生物种类之一。另有少数种也能引起植物病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