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前后七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前后七子 前后七子Qianhou qizi明代文学流派。前七子指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徐祯卿、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七人。后七子指嘉靖、隆庆年间以李攀龙、王世祯为首的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和徐中行七人。前后七子虽然在一些具体的文学见解上存在着一些分歧,文学实践成就也不尽相同,但具有共同的文学复古观念,那就是文章要学习秦汉,古诗要推崇汉魏,近体则宗法盛唐。他们认为“西京之文实,东京之文弱,犹未离实也。六朝之文浮,离实矣。唐之文庸,犹未离浮也。宋之文陋,离浮矣,愈下矣。元无文”(王世祯《艺苑卮言》)。“盛唐之于诗也,其气完,其声铿以平,其色丽以雅,其力沉而雄,其意融而无迹,故曰盛唐其则也”(王世祯《徐汝思诗集序》)。“建安之作,率多平仄稳帖,此声律之渐,而后流于六朝,千变万化,至盛唐极矣”(谢榛《四溟诗话》)。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主张厚古薄今,反对文学的创造性,否定文学创作的根本源泉是社会生活,而主张模拟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嘉靖时诗人薛蕙与杨慎论诗,就谈到在前后七子的影响下,“近日作者,模拟蹈袭,致有拆洗少陵,生吞子美之谑”(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但前后七子的出现也有其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明代盛行八股,许多读书人只知四书五经,时文范本,而前后七子首倡复古,使天下人复知有古书,号召人们学习情文并茂的汉魏盛唐诗歌,有功不可没之处。而且由于前后七子多是政治上敢于同权臣、宦官斗争的人物,因此历来在士大夫中威信很高,左右了明代文学复古运动达百年之久。 ☚ 萨都剌 董解元西厢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