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银本位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银本位制yín běn wèi zhì

(见银本位)

银本位制

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主要特点与金本位制下金的流通相似,即银币作为本位币; 可自由铸造,使银币币值与其所含白银的价值相等; 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 白银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以保证外汇行市的稳定。白银是封建社会的主要币材。现较少国家采用。

银本位制

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特点是银币作为本位币可自由铸造,使银币币值与一定量白银的价值相等;白银可自由输出入;银行券可兑换银币或白银。墨西哥、日本及旧中国政府都曾采用过。

银本位制Silver Standard

以一定重量与成色的白银作为法定价格标准和最终支付手段,并规定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均按其面额与所代表的白银等值兑换的一种货币制度。它是世界货币史上长期占优势地位的古老货币制度。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即以银作为其本位币,一直绵延2000余年。到18世纪初期,各国竞相实行银本位制,1850年由于黄金大量开采才出现白银与黄金并用的复本位制。西方工业国家相继实行金本位制之后,有些不发达国家,如印度、墨西哥、巴拿马、菲律宾和中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继续实行银本位制,中国到1935年才废止。银本位制在世界货币领域统治时间那么长久,不仅由于银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属性,而且由于其产量比金多而价值比金低,适合于商品经济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发展的需求。其衰落的原因在于银产量剧增,其价值大跌以及信用货币的蓬勃发展。银本位虽已泯灭了50余年,但白银与黄金迄今仍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各国储备中仍保持许多白银。

银本位制Silver Standard System

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两种类型。前者是以白银重量“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后者是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白银;银币和白银可自由输出和输入以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银。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到19世纪20年代后又完全被金本位制所取代。中国在1910—1935年间实行银本位制。到20世纪30年代后世界上就没有国家再采用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

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分为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两种类型。银两本位是以白银重量“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银币本位则由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白银。银币和白银可自由输出或输入,以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在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后又为金本位制所取代。中国在汉代就已将银作为货币金属。确定采用银元本位制是在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辛亥革命后,先后两次发行银元。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开始实行银币本位制。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废止了银本位制,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发行的钞票为法币。

银本位制

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是: 法定本位货币与一定量的白银的价值相等;人们可以持银行券向发行银行兑换银币或等量的白银;可以自己铸造银币,自由输出输入白银等。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成为货币商品。在中世纪,有些国家曾以白银为主要货币。十九世纪以前,不少资本主义国家采用金银复本位制,以后才改行金本位制,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少数国家用银本位制。中国在宣统二年(1910年)颁行《币制则例》,采用银本位制,旋因辛亥革命爆发,未能实行;在市面上,银元和银两仍旧并用。1933年4月,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发行全国统一的银币,直到1935年实行所谓币制改革,宣布废止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

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主要特点与金本位制下金的流通相似,即: 银币作为本位币; 可以自由铸造,借以使银币币值与其所含白银的价值相等,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等量的白银;白银可以自由输出入,以保证外汇行市稳定。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并一直作为流通手段。但以白银为本位币的银本位制,通常也是在商品生产不够发达和黄金供应较少情况下采用的币制。由于格雷欣法则的作用,从19世纪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过渡到金本位制,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少数国家还保持银本位制。中国春秋中晚期白银已具有货币性,汉武帝时曾铸行银锡合金币,即白金币。宋以后白银的流通日益加强。到了明中叶,白银已成为主要货币。清宣统二年 (1910年) 颁布 《币制则例》,宣布采用银本位制,但未实行。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 《国币条例》,仍未实行。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 《银本位币铸造条例》,实行 “废两改元”,发行全国统一的银币,规定银本位币单位为元,含金量为23. 493448克,可以自由铸造,具有无限法偿效力。中国正式进入了银本位时期。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发行不兑现纸币,废止了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silver standard

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两种类型。银两本位是以白银重量“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银币本位则是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白银;银币和白银可自由输出或输入,以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银。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后又为金本位制所取代。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还保留银本位制。中国在汉代时就已将银作为货币金属,确定采用银元本位制是在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辛亥革命后,先后两次发行银元,1933年正式实行“废两改元”;1935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废止了银本位制。

☚ 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
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

亦称“银单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银本位制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两种类型。银两本位是实行银块流通的货币制度,以白银的重量单位——两作为价格标准;银币本位是实行银币流通的货币制度,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白银,铸成一定形状的本位币来流通。在银本位制下,银币可以自由铸造与熔化,具有无限法偿的效力,白银及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银本位制实行的时间较早、持续的时间较长。在纪元前及纪元初期,欧溯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均曾有银币流通。中国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颁布币制条例,实行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通常也是商品生产不够发达和黄金供应较长情况下采用的币制,其最主要的问题是白银价格不稳定,白银产量不适于巨额支付。自19世纪后期,世界白银产量激增,白银的市场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呈现长期下跌趋势,使实行银本位制国家的对外贸易、国内生产、物价水平等都受到强烈影响,从而导致了实行银本位制的国家改行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以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用了金本位制,但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如墨西哥、印度和日本仍采用银本位制。旧中国直到1935年才宣布废除银本位制。白银丧失本位币资格后,则作为辅币流通,直到纸币和更贱的金属辅币代替它流通时为止。

☚ 跛行本位制   金本位制 ☛
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Silver Standard System

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其特点有:(1)法定本位货币同一定量白银的价值相等;(2)银行券可以兑换银币或银块;(3)可以自由铸造银币;(4)白银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墨西哥、日本、印度、中国等国家曾采用银本位制。

☚ 金币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
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

以白银铸为本位币的制度。银币是封建社会的主要货币,因价值低,体积大,价格不稳定,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各国纷纷放弃银本位制,改行其他货币本位制。

☚ 通货膨胀   德国马克 ☛
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

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 (1) 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2) 银币可自由铸造或持生银到国家铸币局请求代铸。(3)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白银。(4) 银币或白银可自由输出或输入,以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在中世纪,不少国家就把白银作为本位货币了。资本主义形成初期,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相继采用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金银复本位制让位于金单本位制,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少数国家采用银本位制。在我国汉代,白银已成为货币金属,但正式采用银本位制是在清代宣统二年 (1910年)。按《币制则例》规定,我国开始发行大清银币,以圆为单位,规定每枚银元的重量为七钱二分,成色90%。但此时仍是银圆与银两并用。1933年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单位为“元”,含银量为23.493448克。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遂宣布废止银本位制。

☚ 复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 ☛

银本位制

silver standard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