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铭读音m·ing(ˊ),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莫经切,平,青韵。 上一条: 洺 下一条: 銘 ![]() ![]() 铭ming❶铭文,铸刻在器物上以称述功德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后汉书·巴肃传》:“刺史贾琮刊石立~以记之。”(刊:刻。)陆游《夜泊水村》诗:“太息燕然未勒~。”(太息:叹息。燕然:山名。勒:刻。) 铭銘míng❶在器物、碑碣上铸或刻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比喻深深记住 铭❶古代一种文体,常刻在器物上,用来记载事实或表示警戒:座右~︱墓志~。 铭míng❶ 在器物上刻字:铭功│铭戒。 铭ming铭感 铭功 铭记 铭旌1 铭刻 铭牌2 铭文 铭心 碑铭鼎铭 陋室铭 墓志铭 座右铭 铭感终身 铭肌镂骨 铭记不忘 铭刻在心 铭诸肺腑 刻骨铭心 镂骨铭心 铭míng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殯器 > 銘 銘 míng 亦稱“銘旌”、“明旌”、“旌銘”。舊時竪於靈堂前或靈柩旁的旗旛,上書死者名姓官銜等。源於先秦,達於近現代。先秦以爵等爲别,而所書之辭則同;庶人無爵,故不用銘。用生前所建之旗或緇一尺,綴以紅帛二尺,合之三尺,與竹杠長度相等。唐代以後,銘旗上下通用一帛,以紅、緑、黄等色布爲質,上書白粉字。明清時有請名士題寫之俗,題者用另紙署名,粘於旌下,出殯時去杠及題者署名之紙,將銘旌覆蓋在棺柩之上,隨同入壙。近世平民亦有用銘旌者,或書“某公之柩”於紙,貼在柩端。《周禮·春官·小祝》:“大喪,贊渳,設熬,置銘。”鄭玄注引鄭司農云:“銘,書死者名於旌。”《儀禮·士喪禮》:“爲銘,各以其物;亡,則以緇。長半幅,䞓末,長終幅,廣三寸。書銘於末,曰某氏某之柩。竹杠長三尺,置於宇西階上。”鄭玄注:“銘,明旌也。雜帛爲物,大夫、士之所建也。以死者爲不可别,故以其旗幟識之,愛之斯録之矣。亡,無也。無旌,不命之士也。半幅,一尺;終幅,二尺。”《禮記·喪服小記》:“復與書銘,自天子達於士,其辭一也。男子稱名,婦人書姓與伯仲,如不知姓,則書氏。”《禮記·檀弓下》:“銘,明旌也。以死者爲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識之。”《通典·喪制二》:“《大唐元陵儀注》:“大殮訖……又設銘旌,以絳,廣充幅,長二丈九尺,題曰:‘某尊號皇帝之柩’,立於殿下。其三品以上長九尺,五品以上長八尺,六品以下七尺,皆書某官封姓君之柩。”參閱清·吳榮光《吾學録初編·品官喪》。 铭 铭文体名。铭,铭刻。铭刻下来用以自警的文体就叫铭文。一般有韵。铭文可分为四类: ☚ 戒 碑文 ☛ 铭míng〖名词〗 铭míng〖动词〗 铭míng❶ 记载,镂刻。《周礼·夏官·司勋》:“凡有功者,~书于王之大常。”《吕氏春秋·求人》:“故功绩~乎金石,著于盘盂。” 铭*銘mingC3FA 记载2 记载2言 录(著录;叙录) 注(注记)注 识 铭 志(日~;杂~) 登 ☚ 记录2 传记 ☛ 文体 文体体类 制裁 另见:题材 写作 文章 ☚ 文体 各种文体 ☛ 雕刻 雕刻雕(雕镂;雕镌;雕锼;雕砻;蜡~;深~) 刻(刻雕;刻雕;刻画;~字;瑑刻;锲刻) 镂(镂刻;镂篆;镂雕;刻镂;雕镂;镞镂;疏镂;切镂) 镌(镌雕;镌铭;镌磨;镌刻;镌鑱;镌镂;镌琢;镌凿) 锓 铭(铭勒) 锼(锼镂;锼刻;锼鑱;雕锼) 鑱(鑱刻) 勒(磨勒;刻勒) 泐(泐蚀) 刊(刊琢) 篆 黥 雕(雕镂;雕镌;雕刻) 瑑削 琢克 另见:工具 刊刻 形象 ☚ 雕刻 雕刻什么 ☛ 铭文 铭文铭(铭记;铭词;铭章;铭款;铭识;铭刻;铭辞;铭镌;铭语) 铸辞 ☚ 碑文 告词 ☛ 铭古代文体之一种。最初刻铭于碑版或器物,或以称功德,或以申鉴戒,后成为一种文体。唐代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之一,列入“杂文”之内。参见“杂文”。 铭 铭文体名。以用劝勉或褒赞的韵文,镌刻在碑版或器物上。一种是给名山大川立的石勒铭,重在歌功颂德,如西晋张载有《剑阁铭》,一种是给器物作铭,借物寓意,表示劝勉儆戒,如北宋苏轼有《莲花漏铭》。还有一种座右铭,作者置于身旁,随时自儆,如汉崔瑗有《座右铭》。后二种作用与箴相近,故后世铭与箴连称。铭文文句简约,押韵,用语温和圆润。 ☚ 规 座右铭 ☛ 铭(銘)mínɡⅠ (在器物上的刻印文字) inscription: 砚 ~ inscription on inkstones [inkslab]; 墓志 ~ inscription on the back of a memorial tablet; 座右 ~ motto Ⅱ (在器物上刻字纪念) engrave; inscribe: 刻骨 ~ 心 always remember in heart as if inscribed on one's bones 铭minginscription 铭míng❶ 铭*銘míng(11画) *铭(銘)míng11画 金部 铭銘míng古代本作“名”。汉代郑玄注《仪礼》《周礼》都说今文经铭作名。战国以来造形声字。从钅(金),从名,名亦声。记载镂刻义。作名词时特指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醒自己的文字。如:墓志铭|座右铭。转为动词,指在器物上刻字。如:铭诸肺腑(比喻永远记住)。 铭銘★繁◎常★常mínɡ銘,形声,从金,名声,本义为铸或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引申为在器物上刻写文字,永记不忘。《简化字表》类推简作“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